24K小说网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115章 颠覆性的成果!这下事又大了

第115章 颠覆性的成果!这下事又大了


……

    “这是一种可能具有高温超导特性的材料分子式?”

    “九成以上几率……”

    “是你通过计算推导出来的?”

    朱炳坤、薛坤以及陈帅,听到消息以后,马上飞奔到了理论研究办公室。

    三个人盯着分子式看了半天,表情满是惊奇和复杂。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也同样看到彼此眼中相同的情绪。

    现在听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夸张了,相比来说,比当初张明浩说研发出一种能让锡烯薄膜稳定生长的技术还要夸张。

    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发表意见。

    这件事情,不可置信的地方太多了。

    首先是研究本身。

    就像是彭金泉说的,他们从内心深处,根本无法相信张氏现象和高温超导现象存在机制上的关联。

    无法相信的原因就是完全不理解。

    两者为什么有关联?

    当然,他们还是选择相信,主要还是出于对张明浩的信任以及对张明浩的支持。

    第二点就是高温超导发展的现状。

    虽然不从事高温超导机制的研究,但也知道高温超导的研究,还处在以实验探索理论的初级阶段。

    一个物理现象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以实验发现,探索底层理论机制。

    第二个阶段才是以理论机制分析来指导实验、技术或者材料制造研究。

    高温超导有几十年历史了,但依旧处在第一个阶段,尤其是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理论机制对于材料研发几乎没有任何推动作用。

    现在说所谓铜基超导材料,铁基超导材料,可不是理论支持研究出来的。

    这些材料的研发,都像是碰运气的合成测定。

    简单来说,发现一种铜氧化物具有高温超导的特性,就不断合成或研究同类型的铜氧化物,挨个去测定其是否具有高温超导的特性。

    铁基超导材料也同样如此。

    过去几年所研发出的镍基超导材料,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发现La2NiO4单层结构具有高温超导特性,马上拓展研究La3Ni2O7双层结构,然后是La4Ni3O10三层结构材料。

    这样就有了三种镍基超导材料。

    总结来说,高温超导材料都是一个个进行测定发现的,从未出现过有理论支持计算出某种材料具备高温超导特性。

    高温超导机制的研究远没有到那个阶段。

    最后一个夸张的点就是分子组成了。

    “这很明显是一个铝基材料。”

    “铝基材料……”

    薛坤喃喃的说了半天,最后来了句,“如果真的是具备高温超导特性,也算开创了一个新类别吧?”

    “那就试试吧,制备看看!”

    朱炳坤和陈帅对视一眼,也都赞同的点了点头,研究能进行到现在,依靠的就是对张明浩的信任。

    张明浩说计算出了个分子式,也就只能试一下了。

    “万一呢?”朱炳坤想着,忽然眼前一亮。

    如果奇迹发生了,可真是一个震惊国际的大发现。

    他忽然有些期待了。

    ……

    计算出一个复杂的分子,想要制备出对应的材料,就牵扯到新材料合成领域。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做不了,非均值材料物理实验室的韩晓旭教授也做不了。

    韩晓旭还是起了作用,他在材料领域认识不少人,“去南华科技大学,找杨春雨,他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也是江州大学毕业的,我的学生!”

    韩晓旭说着还有些得意,一辈子从事材料相关研发工作,个人成果并不突出。

    但教育工作很用心,也能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

    几人商议一下以后,张明浩和薛坤就收拾东西一路去往了南华科技大学。

    一路奔波后,他们来到了南华科技大学新材料制备与成型实验室。

    这是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力量极为强大,研究的中心就是新材料制备。

    有韩晓旭的介绍,再加上张明浩和薛坤本来就很有名气,杨春雨的接待都很热情。

    杨春雨带着两人一路参观了实验室。

    等进入办公室以后,杨春雨就开始盯着分子式看,表情也变得有点怪异。

    他不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研究,但还是听过那个‘小道消息’,本来以为是谣传,再加上和自己无关,也没有在意。

    竟然是真的?

    杨春雨脸上都露出了惊奇,他还是赶紧收了回去,专业性的问道,“制备这种材料问题不大,但是你们有什么需求?”

    “我的意思是说是制备薄层,晶体还是块状材料?”

    张明浩顿时问道,“制备晶体材料需要多久?”

    “最低三个月,可能要六个月以上。”

    杨春雨说了个时间。

    张明浩顿时凝住了眉,三个月以上,甚至是六个月以上,时间太长了。

    杨春雨解释道,“稳定晶体生长都需要这么久,而且因为是新材料,还要研究如何去使其稳定生长。”

    “薄层结构也是一样,需要的时间稍微短一些。”

    “如果是块状材料,就比较快了,一个星期就够了。”

    最好的当然是晶体材料,晶体材料具有稳定而规则的原子排列,材料所具备的特性会表现的非常明确。

    薄层材料,测定上都会麻烦一些,在不同压力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般薄层材料是用于做理论机制实验的。

    块状材料相对粗糙一些,原子排列不是那么整齐有序,材料所具备的特性也并不显著。

    但是块状材料制备容易,成本低,只需要通过粉末压制、烧结等工艺就能制备。

    张明浩仔细考虑了一下,开口道,“晶体材料实在太麻烦了,先制造块状材料,我们先做简单的验证分析。”

    “如果没有结果,就再制备薄层材料。”

    “都可以!”

    杨春雨点了点头,笑道,“你们需求什么,我就做什么。”

    他对这个研究也很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小道消息’。

    好多学术圈的人都说,张明浩在研究铝基高温超导材料。

    这都成了凝聚态物理的‘冷笑话’了。

    现在冷笑话多了一项,对方的研究方法竟然是写了个分子式,然后专门来制备材料,做验证。

    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

    杨春雨相当不看好,但他还是对亲手做材料很感兴趣。

    在合作谈好以后,就是签订协议,上面涉及一些费用之类的问题,也包括附带的保密协议。

    签订协议的时候,张明浩也特别问了一句,“杨教授,我们后续还需要制备其他材料,是不是还可以找你?”

    “当然可以。”

    杨春雨一拍胸脯,“你们需要制备什么材料,直接给我发消息。以后都按照协议来就行。”

    这就是对他的肯定。

    对方可是大名鼎鼎的张明浩,天才博士生,完成了那么多重大的研究。

    对方有什么材料需求来找他做,不就证明他的水平高吗?

    在一切都谈好以后,张明浩和薛坤干脆留了下来。

    反正只是等几天时间。

    “我顺便学习一下怎么制备新材料。”张明浩对杨春雨笑道,“杨教授,不介意我来打个下手吧?”

    “当然,非常欢迎!”

    杨春雨说着就和其他人一起研究了材料的制备方案。

    他们在这方面是专业的。

    不同分子组成的材料,制备方法都是不一样的,而新材料的制备都可以说是一项新研究了。

    他们要研究如何让原子有序结合在一起,怎么去制备更匀质的材料,如何去降低杂质的含量,等等。

    张明浩就像是个小学徒一样,就一直跟着杨春雨学习。

    多看、多听,少说话……

    最后一点没有做到,张明浩开口提的意见还是比较多的。

    杨春雨最开始还不在意,对方再天才也只是个外行人。

    他很快就体会到了张明浩的天才程度。

    在新材料合成的领域上,张明浩绝对是个十足的菜鸟,但怪异的是,他总是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时候还非常的重要。

    在材料制备设计上是这样,在制备过程中也是这样。

    张明浩甚至还能指出一些可能会影响到材料质量的问题。

    杨春雨都感觉有了收获。

    这很荒谬。

    他感觉无法理解,后来忍不住拉着薛坤说道,“薛教授,张明浩去研究新材料制备技术,绝对是个天才!”

    薛坤的反应很平淡。

    他满不在意的耸了耸肩,淡定道,“好多人和我说过类似的话。”

    “我们团队的陈帅教授说,张明浩在计算物理领域很有天赋。”

    “学校的赵建阳院士,一直希望张明浩能从事数学,甚至是纯数学的研究。”

    “我感觉吧……”

    “他除了手动做实验没什么天赋,其他都很有天赋。”

    薛坤说的都有些悲哀。

    张明浩唯一没有天赋的领域正是他所擅长的。

    几天时间,杨春雨和张明浩接触,越发感觉到对方的天才。

    团队其他人也是如此,他们私下里都小声说着,“怪不得张明浩能完成这么多研究!”

    “稳定多层锡烯薄膜、张氏现象、隐形球,等等,每一项单独拿出来,都够吃一辈子了。”

    “真的是太天才了!感觉在这里再待一段时间,比我都强了。”

    “除了动手能力一般……”

    杨春雨对张明浩也有同样的看法,同时也对所制备出的材料有了些期待。

    “现在制备的真的是一种铝基高温超导材料?”他思考着马上摇头。

    不可能!

    别开玩笑了!

    那绝对是颠覆性的,将会引起高温超导领域震动的研究成果。

    如果去思考其背后的意义,比如说,怎么计算出的分子式?

    就更可怕了!

    ……

    杨春雨团队花了六天时间,终于完成了材料的制备。

    张明浩和薛坤带着材料回了江州大学。

    他们没有任何休息,直接就去应用电子学实验室做验证。

    那是晚上七点钟。

    朱炳坤、陈帅,再包括方慧敏一直没走,就一直等在实验室里。

    材料特性测定要去检测室。

    薛坤和方慧敏一起对材料进行基础测定,随后就是测定超导电性,后续还要进行各种详细测定分析。

    朱炳坤、陈帅以及张明浩一起等在外面。

    三人一起坐着等待。

    陈帅说道,“基础测定,应该是什么都测不到。”

    “块状材料的特性并不显著,远远比不上晶体,常规来说,比如一些铁基材料,块状测不到高温超导特性。”

    朱炳坤也道,“我们不做这个研究,但也有了解,即便是一些明确具有高温超导特性的材料,也需要制造多层薄膜或者是晶体……”

    他说完继续道,“但不用担心,后续还会做精确的检测。”

    “如果能制备出薄膜材料,可以进行高压测试,也可以进行同步辐射实验,等等。”

    朱炳坤连续说了一大堆,都是各种对于高温超导材料的检测方法。

    之所以说这些是为了安慰张明浩。

    他们都不看好材料具备高温超导特性,更不用说,只是制备出块状材料了。

    哪怕是具备特性,也很难检测出来。

    张明浩也只是听听,没有在意,他一直盯着对面的实验间。

    朱炳坤则是和陈帅说着高温超导材料的测定问题,两人进行了非常专业的讨论,正当讨论激烈的时候,就听实验间里忽然传出一声尖叫。

    “薛教授,来看看!”

    “电阻下降了!”方慧敏惊奇的喊了一声。

    “温度多少?”

    “93K!”

    实验间外,张明浩‘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朱炳坤惊的张大了嘴巴,嘴里似乎能塞进一个鸡蛋。

    陈帅的表情也差不多,他问道,“你刚才听到方慧敏里面说什么了吗?电阻下降了?”

    “好像是……”

    朱炳坤用力咽了咽口水,他有些发蒙的问道,“那代表什么?”

    “电阻降低,当然是代表可能测定到了高温超导特性!”

    陈帅激动的连续说了一大堆,“我们又没加压,又没做其他的,只是用液氮制冷而已,这还用说嘛?”

    “而且,91K,非常明确!”

    “我知道,都知道。”

    朱炳坤低声说了句,他的眼神动也不懂,喃喃继续道,“这下……”

    “事情好像又大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7/1111101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