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种杂交稻
人生迷茫,岁月苦熬,吴灵举和媳妇月月来到五里铺快二十年了。大巧参军两年进入了军校,二巧三巧也考上大学,她们各有了自己的前程。吴灵举和月月知道她们所学的是国家需要的就放心了。其余的几个高中、初中、小学,各上各的学。父亲时常告诫他们,要向大巧二巧三巧学,不然你们回来跟我种地,说得几个小家伙鸦雀无声。时节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四季轮回,庄稼也静悄悄地发芽、生长、成熟、收割、晒干入仓,交完公粮,留下储备粮,然后把剩下的由会计算出账目公布给大家,无异议后就按每个人该分多少斤,该分多少钱,统统分配给大家。现在的生活一切按部就班,不是很富足富有,大家都一样。每天有活干,每天有饭吃,生活显得有点沉闷枯燥。人们就是有条不紊地忙活着。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泽东主席逝世。时代很快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九七八年开始分田到户,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这些年的集体模式冲击了人们的思维。五里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反复学习并贯彻执行。吴灵举对这件事积极参与,认真执行,把队上四百多亩田按等级和亩产量计算出来后,按大田搭小田,瘦田搭配肥田的方式,每个人平均分到了一亩三分田。剩余二十多亩留作队上的机动田没有分。以后自己的田地自己种,公粮自己交。总之自己种自己收,交够国家的,剩下的是自己的。既然是国家政策,大家执行即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生产队已无多少事,吴灵举便辞去了生产队长职务。多年的队长也让他深感身心疲惫,现在只要种好自家的田,喂好自家的鸡鸭猪狗,这不是很好的事吗,况且孩子逐渐都长大了。分的十多亩田地,有孩子们帮衬,也够他和月月忙乎。以他农二哥的地位,他的一家今后应该是吃喝有余,说不定过几年还草房换瓦房哩。
一九八〇年春天,春分刚过,村委通知各组各家各户,要推广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协优二号,愿意种的要到村上领取学习资料,并购买杂交水稻种子,一包二斤两块钱。当时人们对杂交水稻没有见过,更没种过,现在是田分到自己名下,是自己种,自己收,好坏都是自己的,自己给自己负责。社员们来看的多,买的少,生怕这种没见过的杂交水稻会让自己的田地减产,所以守着自家以前的老品种,也不愿去冒险种这种推广的杂交水稻。
吴灵举在自己听了农技员赵至阳关于杂交水稻的产品介绍和种植技术后,看见大家都只听听,不见行动,他深知人心是趋利避害的,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角落里把那本“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资料,用他所能读懂的字面反复看了几遍,但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他看社员大部分都走了,便叫农技员给他讲如何浸种,水温是多少度,时间多长,怎么催芽,怎么播种再给他详细讲两遍,因为资料上许多字他都不认识,在心里有数后,他掏了十元钱,买了5包杂交水稻种子。农技员赵至阳因常到各村去查看庄稼长势与病虫害,和吴灵举认识,并对他说:如果还有什么疑问,他可以在浸种催芽当天来现场指导,你一定要有信心,国家推广的一定不会骗人。这句在当时国人心目中是一句定心丸。但现在不少人却在利用这句话吸食老百姓。吴灵举知道大多数人有一种狭隘心理眼见为实,不见兔子不放鹰就是这种心理的真实写照。吴灵举用袋子把稻种拿回了家,他想如果真的亩产900斤至1000斤,那他十亩田就可收近万斤粮食,那将是一种什么场景?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86/111110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