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
“你们容我想想……对了,我有个远房侄女,是农村的,今年二十八岁,你们不介意吧?”
“二十八啊……”
许父和许母都犹豫了。这年头,姑娘家十七八就嫁人了,能留到二十八,怕是有点问题。
“二十八了……还是农村的。”许大茂撇撇嘴,觉得这和之前相的娄晓娥差得有点远。
王大妈一听不乐意了:“农村的怎么啦?告诉你,她爸可是公社书记,家里条件不比城里差。而且人家说了,只要闺女能嫁进城里,一分彩礼不要,还陪嫁一辆二手自行车!”
“真的?”许家人眼睛一下子亮了。
不要彩礼,还送自行车,哪怕是二手的也是自行车啊!
“我今儿可把话撂这儿,我那侄女在十里八乡可找不出第二个,那是一等一的好。不过也有个小缺点,就是长得……高大一点。”
“高大点好,高大点好生养!”许母笑着点头。
许大茂问:“王大妈,那姑娘叫啥名儿?”
“王大拿。”
“哎呦,这名字好,听着就结实!”许母更满意了。
许父点了根烟:“王大妈,那您方便就带她来一趟,让咱们见见。”
“明儿一早我去趟乡下,下午就见面。”
“好好好!”
……
第二天一早,程蝶衣来了。
“程兄,有事?”
“嗯,有个交易会。”程蝶衣压低声音说。
交易会?
杨沐之愣了一下。这年头不允许买卖,交易是违法的,他说的“交易”,肯定是私下偷偷进行的那种。
“是哪方面的交易?”
“有人愿意拿收藏换粮食,是一些藏友私下组织的。”
“哦?”
杨沐之眉头一挑,来了兴趣。
困难时期已经持续了三年,还没听说有藏友肯拿宝贝换口粮的。现在正是最艰难的时候,到底还是有人撑不住了。
要知道,清朝灭亡才几十年,这四九城里,还住着不少过去的王公贵族、八旗后裔,还有些民国时期的老财主。真正的好东西,多半都在这些人手里。
四九城的藏友圈,来来去去也就这些人。
杨沐之虽然一直做收藏,但与真正的藏家主接触不多。他多在民间收货,到手也从不张扬,没进四九城的藏友圈子,倒也自然。
不过,杨沐之对京城里的几位收藏大家,却是摸得一清二楚。
四九城里最拔尖的藏家,不过两位:一位是九门提督关老爷子,另一位是破烂侯。
九门提督关老爷子,民国时做过典当行的掌柜,眼力、见识、天分,都属顶尖,堪称京城魁首。
破烂侯也不简单,祖上是前清的王爷,家境殷实,从小见多识广,对古物情有独钟,还受过名家点拨。后来家道中落,他扮成乞丐四处收古董,这才得了“破烂侯”的名号。行内人见了,都尊称一声“侯爷”。
这两人,都是《正阳门下》剧中的人物。九门提督关老爷子,是韩春明的师父;而破烂侯晚年,也和韩春明成了忘年交。
说起他俩,就不能不提韩春明。他本是前门一处普通四合院的住户,从小机灵,爱琢磨老物件,天赋过人,被关老爷子相中收作徒弟。
韩春明从六十年代末入行,摸爬滚打十几年,改开时已是收藏大家,眼力和关老爷子不相上下。不过他是晚辈,年纪和杨平顺相仿,如今还只是个几岁大的孩子,不值一提。
“程兄,这次是谁主持的交易会?”杨沐之问道。
“破烂侯。”
是他。
杨沐之眉头微皱——九门提督没来,有点可惜。
“你去不去?”程蝶衣问。
“时间,地点?”
“我就知道你有兴趣。今晚子时,西直门里,四合院。”
杨沐之问:“我需要带点什么?”
“有粮食最好带粮食,再带一件上得了台面的物件。”
“明白。”
杨沐之点头。交易会主要是用藏品换粮食,但既是京城顶尖藏友的场子,哪怕饿肚子,也得亮亮宝。谁拿的东西好,谁就有面子。自己是程蝶衣带去的,不拿件好东西压场,程蝶衣脸上也无光。
“晚上十点,西直门见。”
“好,告辞!”
……
程蝶衣前脚离开,隔壁就传来女儿杨平心的哭声。
“爸爸,爸爸快来呀,呜呜呜……”
“怎么了,宝贝?”
杨沐之连忙赶过去,一把将杨平心搂进怀里。
房间里除了杨平心,还有杨平意。
“爸爸,老四太坏了,他把家里的收音机给拆了!”
“这……”
杨沐之抬眼一看,顿感头疼。
只见杨平意一手握着螺丝刀,一手拿着收音机的线路板,正低头琢磨着什么。
好好一台收音机,已在他手中变成一堆零件。
“老四,你为什么要拆收音机?”杨沐之语气虽严厉,却并没动手。他知道这孩子从小就爱摆弄这些,既是兴趣,也是一种天赋。
他不想扼杀孩子的天赋。
杨平意委屈地说:“爸爸,我就是想看看,为什么收音机会出声。”
“哇——”
杨平心哭得更伤心了:“现在一点声音都没了,我还想听故事呢,呜呜呜……”
“好了好了,不哭了,不就是个戏匣子吗?过两天爸爸再给你弄一个。”
“真的吗?谢谢爸爸!”
杨平心立刻抹掉眼泪,笑了起来。
杨沐之看向杨平意,微微一笑:“这些零件你留着慢慢研究,等新收音机来了,可不许再拆了。”
“知道啦,爸爸!”杨平意吐了吐舌头,乖巧地点点头。
……
因为要等晚上的交易会,杨沐之一整天都待在家里。
午饭后,他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这时,王大妈领着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姑娘走了进来。
那姑娘脸庞宽大,肤色黝黑,眉毛上扬,自带一股威严。
远远地,一股逼人的气势扑面而来。
邻居们纷纷退开几步,不敢靠近。
杨沐之赶紧站直身子。他净身高一米八五,穿上鞋近一米九,而那姑娘竟和他差不多高。
“好家伙,”杨沐之心里暗叹,“这要是放在古代,准是一员猛将。”
姑娘跟着王大妈,走进了许大茂家。
“哟,这是谁啊?”
“听说是王大妈给许大茂介绍的对象。”
“许大茂的对象?这姑娘可真结实。”
“可不是嘛,胳膊比我大腿还粗。”
“最好别嫁到咱们院来,这身板,一般牲口都打不过她呀。”
邻居们低声议论着。
杨沐之听到消息,心里顿时轻松不少。
许大茂又去相亲了,这意味着他和娄晓娥之间已经结束了。剧情走向变了,他和娄晓娥再也不可能在一起。
“哎呀,这姑娘真是太好了!”
“不错,真不错!”
许父许母非常满意,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对这个儿媳妇特别中意。父母挑儿媳,往往都是看能不能生养。像王大拿这样的体格,将来生的孩子肯定健康强壮。
许大茂简直要崩溃了。王大妈说得没错,这姑娘确实出众,整个四九城怕是都找不出第二个。
“你们还满意吗?”王大妈笑着问。
许父连忙点头:“满意,满意!”
许母接着说:“王大妈,那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了。”
许大茂急了,刚想站起来说话,却被王大拿一个眼神吓得坐了回去。
“大拿,你觉得呢?”
“我听姑妈的。”
王大拿一开口,声音洪亮得仿佛能把屋顶震落灰。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你们去居委会把手续办了。现在年景不好,酒席就不办了,晚上准备点喜糖,给院里邻居分一分。”
“好,您安排就是。”
“大拿,我们先回去,明天再来。”
王大拿走后,许大茂哭了出来。这姑娘和娄晓娥一比,简直天差地别。她比娄晓娥更有气势,一瞪眼他就忍不住发抖。
傍晚,许父许母带着许大茂挨家挨户发喜糖。杨沐之家的四个孩子也一人分到了两颗糖。许父许母满脸喜气,许大茂却愁眉苦脸。
“东方红,太阳升……”
这时,隔壁房间传来了《东方红》的歌声。
“哇,收音机又响了!”
“老四真厉害!”
“老四,你是怎么修好的?”
杨沐之走进杨平心的房间,只见桌上的收音机完好如初。他愣住了,早上明明还是一堆零件,怎么现在又好了?难道是自己看错了?
杨平心激动地嚷着:“爸,是老四修好的收音机,他可真行!”
“真是你弄好的?”
“嗯。”杨平意语气平静。
杨沐之愣住了。
这么小的孩子,竟能把收音机拆开再装回去——这分明是搞科研的苗子啊。
未来科技当道,老四要是往这方向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杨沐之这才意识到,老四也有自己的天赋。
老大爱中医,老二迷画画,老三好古董,老四钻科技。
他忽然觉得,自己还挣什么钱?孩子们才是真正的财富。
等老了,直接躺平享受。
以前院里人说他靠媳妇,后来知道他回春堂少东家身份,又以为他靠家里。
等孩子长大,就靠孩子。
这人生,也太惬意了。
……
“雪茹,你看好孩子,我出去一趟。”
杨沐之走出四合院,找个没人的地方取出人力三轮,装了几百斤粮食,用黑布盖好。
晚上点,街上空无一人,就算遇到稽查也不怕——他有系统空间,随时能把粮食收进去。
十点多,他到了西直门。
程蝶衣已等在那边,推着自行车,怀里不知揣着什么。
看见杨沐之的三轮,程蝶衣眼神一亮:“这么多粮食?”
“去哪儿?”
“跟我来。”
程蝶衣带路,在西直门里绕了近一个小时,才到一处隐蔽的五进四合院。
这院子比杨沐之家气派得多。
穿过前四进,来到后院。正堂亮着灯,程蝶衣进去说了声,有人打开后门,让杨沐之把三轮骑进去。
院里已停着几辆自行车和两辆人力三轮,那两辆车用草席盖着,不知装的什么。
“呦,程老板来啦?”
程老板一进门,就有人热情地招呼:“程老板吉祥。”
也有人好奇地问:“程老板,今天带了什么来?”
屋里的人纷纷向他致意,但大家只认得程蝶衣,没人认识杨沐之,他被冷落在了一旁。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33/421983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