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96章 县试报名

第96章 县试报名


爆竹声里辞旧岁,贴上新桃换旧符。柳塘村家家户户门楣上,还贴着秦浩然年前亲手书写,墨迹犹存的春联,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年夜饭的香气和鞭炮的硝烟味。

然而,热热闹闹的年节气氛还没完全散去,大年初六,清水镇崇文私塾那间属于甲班的学堂里,就已经重新亮起了昏黄而坚定的灯火。

要参加今年县试的学子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前返回了这方熟悉的天地。

出发前,秦浩然的行囊比往日沉了许多。里面除了那几本已被翻得起了毛边的《四书章句集注》和厚厚的习作文稿,就是大伯母陈氏塞得满满当当的吃食——煮熟的鸡蛋、烙得金黄的饼子、还有一小罐她亲手腌的咸鸭蛋。

行囊最底下,还叠放着一套用细布缝制的青色长衫和里衣,针脚细密而结实。这是大伯秦远山和大伯母觉得浩然要去县城参加县试,是件天大的事,咬牙为其做了一套体面衣服,指望着他穿着这身新衣,能博个好彩头。

到了私塾,安顿下来后,秦德昌和秦远山首先恭敬地拜见了李夫子。奉上的年礼依旧是自家产的鸭蛋、风干的野味和一坛醇厚的米酒,东西不多,却是一片赤诚。

然后,秦德昌小心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解开系扣,将里面串好的五贯铜钱,放在夫子的书案上,铜钱相撞,发出沉闷而实在的声响。

秦德昌躬身说道:“夫子,这是浩然新一年的束脩,还有…我们打听过,县试的报名、保结以及各项杂费,林林总总大概也需要近三贯钱。都在这里了,劳烦夫子多多费心,打点安排!”语气里带着全族的托付与期望,腰弯得很低。

李夫子目光微动,没有多说什么虚浮的客气话,只是点了点头,将钱收起,道:“里正放心,老夫自当尽力。浩然根基已稳,近来进益显著,心思沉静,文章也日渐老练。只要临场稳住,不起波澜,大有可为。”

秦浩然送走了千叮万嘱的秦德昌和秦远山后,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后的冲刺,正式开始了。

学堂里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了。往日的说笑打闹几乎绝迹,每个人案头都堆满了书本和写满字的稿纸。

李夫子教学的节奏也陡然加快,讲解经义更加精深,批改八股文也更加严苛,任何一个微小的瑕疵,无论是用典的不准确,还是语气的不妥帖,都会被朱笔圈出,要求重写。

每日的五禽戏和跑步依旧雷打不动。如今,再没人觉得这是有辱斯文,因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持续数月的锻炼,让他们的精力比以前旺盛了许多,即使熬夜苦读,第二天也不至于头昏脑涨,在模拟考那漫长的两个时辰里,也能更好地保持专注。

正月十五刚过,县衙礼房便贴出了告示,宣告本年度县试报名正式开始,截止至二月初一。这意味着,真正的实战流程启动了。

李夫子将甲班准备下场的五名学子——秦浩然、周文才,以及另外三位分别叫赵友松、钱益、孙茂的同窗叫到书房,开始详细布置报名事宜。

李夫子神色严肃,取出一张早已写好的清单道:“县试报考,非是儿戏,规矩繁多,一环出错,便前功尽弃。尔等听仔细,按步骤来,不得有误!”

李夫子发给每人一张印有格式的红纸,要求他们当场填写。

“首先,需写明姓名、年岁、籍贯、体型特征、面容肤色。须如实填写,不得虚假。”

“浩然,你便写:秦浩然,年十岁,湖广行省沔阳府景陵县属柳塘村民籍。

体型特征:身长三尺七寸,肩宽一拃有余,体态敦实,四肢无残疾,行动灵便。

面容肤色:面色微黄,额广眉秀,双目明润有神,鼻准端直,唇色淡红,无疤痕、黑痣等显著标记。”

秦浩然提起笔,沾了墨,在“亲供”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自己的基本信息。写到年十岁时,心中不禁感慨,自己这年纪,在前世还是小学生,如今却要踏入决定命运的考场了。

李夫子继续指导:“其次,需写明三代履历。即曾祖、祖父、父亲之名讳、职业,是否身家清白,有无从事倡、优、隶、卒等所谓‘贱业’。尔等皆农家子弟,只需如实填写‘业农’即可。若三代内有犯罪或从事贱业者,则无考试资格。”

这对于秦浩然他们来说倒是不难,祖上数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清清白白。依次写下曾祖秦耕云、祖父秦谷满、父亲秦大丰(已故)的名讳,均在名下注明的业农。

这是科举防弊的重要一环。

李夫子看着他们五人,语气凝重:“尔等五人,需互相担保。即立下文书,互相保证对方所填亲供内容属实,且身家清白。若其中一人有冒籍、匿丧(父母去世隐瞒不报)、身家不清等情况,其余四人连坐,一同取消考试资格,且数年內不得再考。此非儿戏,需慎之又慎!”

书房内的气氛顿时更加凝重。这意味着,他们五人的命运,在考试前就捆绑在了一起。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同伴负责。

秦浩然看向周文才,周文才也正好看过来,两人目光一触,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郑重。往日那点小小的不服气,在此刻显得微不足道。另外三人也是神色凛然。

在李夫子的见证下,五人各自在对方的口供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按上红彤彤的手印。

待互结完成,李夫子方捻须续道:“互结已成,然此尚不足。依朝廷法度,尔等还需请得一位本县廪生,为尔等出具保结。”

目光扫过眼前略带困惑的学生,详细解释,“廪生乃官给廪饩、进学多年的资深秀才,由他们作保,确认尔等身家清白,无冒籍、匿丧、替考等弊,方可踏入科场之门。”

“若无廪生肯出面作保,前面诸事俱全,亦是无用之功。”

谁人不知,廪生名额金贵,地位超然,请动他们,不仅需要不菲的“谢仪”(红包),更要看对方是否愿意担这天大的干系。不知多少寒门学子,十年苦读,最终就卡在了这觅保一步,抱憾终身。

就在忧虑悄然弥漫之际,却见李夫子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五份早已备好的文书,纸张挺括,上面赫然盖着鲜红的印章。

“此事尔等无需忧烦,老夫已打点妥当。我身为本县廪生,今日便为尔等五人作保。”此言一出,五人满是欢喜。

李夫子将保结文书一一分发至他们手中:“保结惯例费用,每份二两白银,你们家中此前均已付讫过。”

至此,亲供、互结、认保,三样关键文书齐备。李夫子不再多言,领着五人登上等候在外的牛车,一路往县城行去。

县衙礼房内,当值的衙役将他们的文书逐一仔细核验,比对着画像与真人相貌,反复确认,流程严谨。最后,衙役命五人当着官差之面,在所有的亲供、互结单、认保书上,再次签名、画押。

所有流程走完,走出县衙时,天色已近黄昏。冰冷的晚风吹在脸上,秦浩然却觉得手心有些汗湿,不是害怕,而是一种目标明确后,全力以赴的兴奋与凝重。

李夫子看着五个少年郎,语气缓和了些,但依旧带着叮嘱:“报名已成,回去后,更需静心攻读,查漏补缺。县试在即,望尔等好自为之,莫负父母之望,亦莫负自身寒窗之苦!”

五人齐声应道:“是!夫子!”声音在寒冷的暮色中显得格外响亮。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