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五禽戏与晨跑
回到清水镇崇文私塾,秦浩然将归家期间发生的事,尤其是里正秦德昌在集市上断然拒绝酒楼掌柜题诗要求,并以此为契机在族中严申规矩、复述“伤仲永”故事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向李夫子禀告。
李夫子听罢,持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浓浓的赞赏与欣慰。
将茶盏放下,抚掌轻叹:“妙哉!秦里正此举,真乃大智慧!浮名如利刃,少年人心性未定,最易被其所伤。他能如此清醒,不惜暂时损利,也要为你摒除干扰,护你潜心向学,此等眼光与魄力,远胜许多读书人所谓的‘提携’与‘捧场’矣!你有此等族人守护,实乃大幸!”
看向秦浩然的目光更加温和:“浩然,你需铭记此节。科场之路,非惟才学,亦需定力。能拒眼前之小利,方能图长远之大业。里正与你族人,已为你扫清前行路上最初的一道迷障。”
赞赏之余,李夫子话锋一转,神色变得更为郑重:“然则,科场艰辛,非仅有才学与定力便可从容。身体,亦是承载学问之舟楫。多少才华横溢之士,因体弱多病,困于场屋,抱憾终身。从明日起,私塾作息,需稍作调整。”
翌日,天光尚未破晓,往常应是学子们伏案晨读之时,李夫子却将甲班所有学子,尤其是已确定或有望明年下场县试的秦浩然、周文才等五人,召集到私塾后院那片还算宽敞的空地上。
“自今日始,每日卯时正刻(凌晨六点),尔等需随我演练一套导引之术,名为‘五禽戏’。”李夫子言罢,便拉开架势,亲自示范。
只见他时而言“虎举”以增力,时而做“鹿奔”以舒筋,时而效“熊晃”以稳体,时而仿“猿摘”以灵巧,时而如“鸟飞”以扩胸。动作古朴自然,模仿禽兽神态,虽不剧烈,却要求呼吸配合,意念相随。
李夫子一边带领众人缓慢练习,一边讲解:“此戏法源自《遵生八笺》,能通和气血,柔韧筋骨,久习之,可令人耳目聪明,身轻体健。于尔等终日伏案之人,最是相宜。县试一连数场,每场需在狭窄号舍中枯坐整日,若无强健体魄,如何支撑?”
秦浩然认真跟着练习,起初觉得动作有些怪异,但几个回合下来,确实感到周身微微发热,气血流通,以往晨起读书时那点残留的困倦一扫而空,头脑反而格外清明。心中暗赞古人养生智慧之精深。
演练约一刻钟的五禽戏后,李夫子并未让大家回去,而是指着环绕私塾院墙的小路道:“现在,绕此院墙,缓跑两刻钟。无需追求速度,但需持之以恒,风雨无阻。”
学子们面面相觑,读书人讲究文质彬彬,跑步这等事,在他们看来近乎劳力者所为。周文才更是微微蹙眉,显然有些不情愿。
李夫子目光扫过众人,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沉声道:“可是觉得有辱斯文?哼,迂腐之见!跑步看似粗浅,实则最能锻炼人之耐力与意志。
县试之时,春寒料峭,号舍阴冷,若无足够阳气与耐力抵御,只怕文章未成,已先病倒。且考场之中,心浮气躁乃是大忌,跑步可令人沉淀心绪,涵养静气。
此非老夫一时兴起,乃是多年观察科场得失,为尔等精心筹划。谁若不愿,现在便可退出,日后场屋艰辛,休要怨天尤人!”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尤其是秦浩然,深知身体健康对于应对高压考试的重要性,立刻率先应道:“学生明白,定当遵夫子之命,持之以恒!”
说罢,便调整呼吸,率先沿着院墙慢跑起来。周文才等人见秦浩然带头,又听得夫子言语中的利害关系,也只好按下心中那点别扭,纷纷跟上。
自此,每日凌晨,崇文私塾后院便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群青衫学子,或在夫子带领下演练古朴的五禽戏,或排成长队,绕着院墙匀速奔跑,呼吸的白气在清冷的晨雾中氤氲。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身体的基础打牢之后,李夫子在教学上,也开始了下血本的投入。
一日,他将甲班学子召集到讲堂,郑重地搬出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打开箱盖,里面是厚厚几沓装订整齐的卷册,纸张新旧不一,但都保存得极为完好。
李夫子脸上闪过一丝肉痛道:“此乃老夫前日亲赴府城,耗费…唉,不提也罢,总之是花费不小,才辗转购得的近五年本府下辖各县县试、以及湖广布政使司近三届府试的‘程文’与考题汇编。”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程文,即是被考官认定为优秀、可作为范本的考生答卷!这等资料,对于备考的学子而言,无异于窥探科场奥秘的“武功秘籍”,极其珍贵难得,通常只在一些有底蕴的大家族或大型书院内部流传,市面上价格高昂且难以买到真品。
李夫子为了他们这一届,显然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财力。
李夫子肃容道:“尔等需知,闭门造车,难成大器。唯有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研读这些程文,非是让你们机械模仿,而是要你们明了,何种破题角度更为考官青睐,何种论述结构更显严谨,何种文风气韵更符合科场规范。同时,也要通过历年考题,揣摩出题趋势与范围。”
李夫子没有额外收取任何费用,便将这批珍贵资料发放给甲班学子轮流抄录、研读。并且宣布,从即日起,私塾将进入县试模拟阶段。
模拟完全仿照真实县试流程。每十日进行一次,黎明前点名入场,搜检,分发印有考题的试卷纸,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完整的八股文。李夫子亲自充当考官,严格计时,营造紧张氛围。
第一次模拟,许多学子,包括周文才,都因紧张和不适应而发挥失常,要么破题偏颇,要么时间不够,仓促收尾。
唯有秦浩然,因有前世应对考试的经验,加之心态沉稳,身体也因持续锻炼而精力充沛,虽也感到压力,却能迅速进入状态,审题、破题、构架、行文,一气呵成,在规定时间内交上了一篇结构完整、论述清晰的试卷。
李夫子批阅后,虽指出其中几处用典可再斟酌,气魄可再宏大些,但总体评价仍是“已得科场文章之三昧,雏凤清声,前途可期”。
高强度的模拟训练,配合五禽戏与跑步的体能强化,以及珍贵程文考题的参考,秦浩然感觉自己对八股文的理解和应试能力,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提升着。
如同一块被精心打磨的璞玉,在夫子不惜血本的投入与自身不懈的努力下,逐渐褪去青涩,显露出内敛而坚实的光华。
这一切的艰辛准备,都是为了明年春天,初次搏击的县试。时光在笔尖流淌,在奔跑的脚步中飞逝,目标,越来越近。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