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97章 赴考县试

第97章 赴考县试


从县衙报名归来后,崇文私塾甲班里的学习氛围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李夫子将最后这段冲刺时间安排得滴水不漏,模拟考的频率增加到了每五日一次,完全仿照县试的流程和时间,甚至刻意在模拟时制造一些轻微的干扰,以锻炼学子的定力。

每日里,不是讲解经义中容易出错的微言大义,就是分析最新的时文风向,或是进行高强度的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全篇限时写作。

五人的文章被反复锤炼,字句被反复推敲,直到李夫子微微颔首,才算是过了关。

在这般高压下,时间仿佛被加速,眨眼间便到了县试前的最后七天。

这一日,讲学完毕后,李夫子并没有立刻布置新的功课,而是将五人再次唤至身前。他的目光逐一扫过这些面容稚嫩的学生,沉声道:

“学问之道,贵在持之以恒,亦张弛有度。距县试尚有七日,尔等今日便收拾行装,归家静修数日。一来,与家人团聚,舒缓紧绷之心神;二来,尽早出发去县城租客栈适应,免得到时认床,导致睡眠不足,而心神不宁,影响发挥。”

“然,归家并非懈怠!每日需得按照我们模拟演练的流程,定时辰,静坐书写两个时辰,以保持手感与状态。经义需每日温习,不可一日荒废。尤其是考篮内物品之摆放、使用,更要烂熟于心,临场方能不慌不乱。切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最后目光扫过五人,最终落在秦浩然身上,“尔等数年苦功,皆系于此,望好自为之!”五人齐声应道,便开始收拾书籍。

秦德昌和秦远山早早便等在了私塾门口,秦浩然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和书本,刚走出私塾门口,就看到了早已等候在外的族叔秦德昌和大伯秦远山。

两人脸上都带着期盼的笑容,秦远山更是快步上前,一把接过秦浩然肩上的书箱,掂了掂分量,咋舌道:“好家伙,这么沉,浩然,这些日子可真是辛苦了!”

回到柳塘村那熟悉的农家小院,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大伯母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虽无山珍海味,但都是秦浩然平日爱吃的家常菜,清炒荠菜冒着热气,蒸腊肉片得极薄,金黄的蛋羹上洒着翠绿的葱花。热气腾腾,充满了家的味道,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祥和。

此后两日,秦浩然除了吃饭、睡觉和按照夫子要求进行模拟考试外,几乎不被允许做任何事。连挑水、劈柴这类他以前也会搭把手的活计,都被秦禾旺揽了。连小豆娘都被陈氏严厉告诫,不准去吵哥哥读书。

秦浩然只在家待了两天,秦德昌便决定提前出发前往县城。

夜里,秦德昌与秦远山坐在院中商议着:“县城不比镇上,人多眼杂。早点去,早点安顿下来,让浩然熟悉环境,免得临考慌乱。这次,就你我二人送浩然去,人多了反而添乱。”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辆牛车便驶出了柳塘村,朝着景陵县城的方向缓缓而行。车上坐着秦浩然、秦德昌和秦远山。牛车上除了三人的简单行李,更多的是为秦浩然准备的考试用品和吃食。

抵达景陵县城时已是午后。城门处车马络绎不绝,随处可见背着书箱的学子。秦德昌跳下车,理了理浆洗过的直裰道:“走,先找住处。”

他们沿着几条主要的街道寻找,问了多家客栈,却发现临近县试,县城里的客栈几乎都爆满了。丰越客栈还剩一间上房,要价二百文;状元楼更是夸张,普通房间都已客满,仅剩的雅间开价半两银子。

秦德昌皱着眉头,一家家地问过去,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秦浩然看着叔爷,低声道:“大伯,随便找个能住的地方就行,我不挑的。”

秦德昌却摇摇头,语气坚决:“不行!考试是天大的事,住的地方必须清净。”

指着不远处喧闹的大通铺,“那些地方人来人往,夜里鼾声如雷,若是染了风寒,那就前功尽弃了。”

终于,在一条相对安静的偏街上,找到了一家名为来宾酒楼的客栈。掌柜笑着说道:“客官,就剩一间上房,一百文一日,要先付定金。”

秦德昌没有犹豫,便掏出钱袋数出五百文:“先定五天。”

房间在二楼转角,窗外可见一树初绽的海棠。秦浩然放下书箱,见两位长辈站着不动,急忙道:“这房间不小,我们三人挤挤也能住下......”

秦德昌打断道:“胡闹。你当是来游山玩水?我和你大伯打呼噜像打雷,要是吵得你一夜睡不着,还怎么进考场?”

说着便拉秦远山往外走,“我们去后院的大通铺,十个铜板一晚,划算得很。”

安顿好住处,三人直奔城西的书斋。时近黄昏,书斋里却依然热闹,尽是前来购置考具的学子。秦德昌目标明确,直奔摆放考篮的柜台,让伙计取出几种不同规格的仔细比较。

相中一个双层竹篾考篮,手指沿着编织纹路仔细摸索道:“这个好。结构坚固,不容易散架。”

又打开翻看里面的青布隔层,点头道:“笔墨不会互相碰撞。”

购置文房四宝时,这位素来节俭的里正展现出让伙计咋舌的阔绰:两管湖州狼毫笔,要笔锋锐利的。两块徽墨,挑松烟清冽的。一方端砚,每样都要最好的,讨价还价时却分文必争。

伙计不肯放过这位财神爷,继续取出一方青玉镇纸道:“考场风大,压纸最是稳妥。”

秦德昌接过来摩挲良久,终究轻轻放下:“用石块也是一样的。”

接下来的两天,秦浩然在客房里也严格遵循着李夫子制定的作息。卯时起床温书,辰时模拟考试,酉时复习经义。而秦德昌和秦远山,则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

每日天不亮,秦德昌就会轻手轻脚来到房外,隔着门板听听动静。待秦浩然起床后,才装作刚来的样子敲门。

三餐都亲自去厨房盯着,特意多付几个铜钱,让伙计单独做清蒸鱼、炖鸡汤。等秦浩然用完膳,他们才去前堂要两碗素面,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吃得津津有味。

有次秦浩然提前完成功课,想去大通铺看看,却在楼梯口听见叔爷爽朗的笑声:“我家侄孙是个读书种子,这次定要中的......”推门却见两人正啃着冷馒头,秦德昌慌忙把馒头藏到身后,脸上讪讪的。

更让秦浩然动容的是,秦德昌每日下午都会去县衙附近的茶馆坐半天。

要一壶最便宜的粗茶,却能从天亮坐到天黑。起初不解,直到某夜叔爷兴冲冲回来,压低声音说:“打听到了,今年县尊格外重视《孟子》‘尽心章’......”

原来那些道听途说的消息,都是这样一点一点收集来的。秦远山也不闲着,把客栈周边摸得门清:东街第三家药铺的坐堂大夫最是灵验,南门车行有熟识的老乡,万一有事能帮衬......

考前最后一夜,秦浩然整理考篮到很晚。将笔墨纸砚依次放入,油纸包好的点心放在隔层,铜水壶灌满清水。每放入一样东西,秦德昌都要仔细端详,生怕遗漏。

最后,秦德昌还细心地买了一包用油纸包好的点心,让秦浩然带入考场,以备中途饥饿。

接下来的县试,秦浩然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负这倾其所有的守护与期望。夜色渐深,县城渐渐安静下来,而少年心中的斗志,却如星火般,愈发明亮。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