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123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第123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眼见火候已到,这才转身,从容不迫地走回公案后,从书案上取过早已准备好的几样物品。

首先是两套厚厚的新书,蓝色封皮,纸质优良,封面赫然是《四书大全》和《五经大全》,这是朝廷官方钦定的科举经典范本,版本精良,校对严谨,远非市面流通的普通刻本可比,其象征意义非凡。

“此乃官定经籍,治学之根基,望你熟读精思,务求根基稳固,勿要好高骛远。”

接着,他又取过一个沉甸甸的青色布包,打开里面赫然是五锭摆放整齐的官银,每锭都是标准的十两足色,共计五十两。

“这五十两白银,予你安家求学之用。寓意‘笔锭如意’,望你潜心向学,院试再创佳绩,笔下生花,万事如意。”

五十两白银!足以支撑其数年安心求学,无需再为柴米油盐等生计琐事发愁。这份礼,既重且贴心。

秦浩然立刻反应过来,这不仅是资助,更是一种投资和绑定。

再次躬身行礼,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门生…拜谢老师厚赐!定不负老师期望!”

罗砚辰摆摆手,显得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对着侍立在门外的差役提高声音吩咐道:“浩然年幼,携带不便,这些书籍银两,你替他送回鹤鸣客栈,务必妥善交到其家人手中,不得有误。”  这话既是对差役的指令,也是说给秦浩然听的,彰显其关怀细致入微。

那差役连忙小跑进来,躬身应道:“是,大人!”  然后小心翼翼地抱起书和银两,态度比来时更加恭敬,甚至带着几分谄媚地看了秦浩然一眼。

召见至此,已近尾声,该给的给了,该说的说了,该画的饼也画得足够圆了。

罗砚辰坐回椅中,做出最后的叮嘱,语气恢复了官方的严肃:

“浩然,院试在即,切不可因府试佳绩而有丝毫松懈。按朝廷制度,发榜之后,府案首可特批入府学深造。本府会与教授打招呼,你近日便可持此份文牒,前往府学报到,安心进学。”

说着,从案上拿起一份盖有沔阳府学鲜红大印的准入文书,递了过去。

府学!秦浩然心中又是一阵抑制不住的喜悦。府学是沔阳府的最高学府,拥有最好的师资和教育资源,藏书丰富,能进入府学,意味着能接触到更多典籍,得到名师的指点,与府内优秀的生员交流,这对他的举业之路至关重要。

双手接过文书,如同接过一份沉甸甸的前程:“谢老师栽培!”

罗砚辰似乎不经意地补充道,却抛出了最后一个光环:“此外,三日后,本府将在府衙设宴,宴请本次府试上榜的诸位学子,届时会当众对你进行表彰。此乃沔阳士林一段佳话,亦是你积累声望、结交同窗之良机,你好生准备。”

一步,一步,又一步。从开始的审视、考较,传授规则,再到后来的赠书、赐银、解决入学、提供扬名平台。

罗砚辰这一系列组合拳,明确无误地向秦浩然,也向潜在的旁观者,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他沔阳知府罗砚辰,已将秦浩然这位少年才俊,正式纳入羽翼之下,视为自己的门生。

这在科举时代,是一种虽不宣之于口,却彼此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是座师对门生提携的重要方式。

带着罗知府这番恩威并施的大饼,离开了府衙。

走在回客栈的青石街道上,市井的喧嚣重新涌入耳中,但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罗砚辰那些直刺人心的话语,以及《史记》中那句千古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你若无足轻重,即便品行高洁如颜回,在权贵眼中,亦不过一介穷儒,难入法眼。

你若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能,即便有些许瑕疵,在君王眼中,亦是值得容忍的国之栋梁。

这便是现实,冰冷而真实。罗知府今日之举,便是看中了我这“十岁府案首”之名背后潜在的价值。他今日投下资本,他日便期待丰厚的回报。

秦浩然对自己说着:“今日这府案首之名,于你而言,便是提升了地位,展现了价值的开端。但切记,罗知府所言不虚,需善用此名,更需不断增厚自身价值…”

少年的身影融入人流,却步履坚定...

回到鹤鸣客栈时,叔爷秦德昌和大伯秦远山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见秦浩然安然归来,两人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随即秦远山询问起来:“浩然,我滴个乖乖,刚刚差役送来了两套书,和五十两白银,是怎么回事?”

秦浩然将罗知府的召见情形简要说了一遍,已足以让秦德昌和秦远山激动得满面红光,手足无措。

秦浩然看着桌上的银两,眼神恢复了清明。看向依旧沉浸在狂喜中的叔爷和大伯,沉声道:“叔爷,大伯,且先莫要太过欢喜。叔爷,把之前的礼单拿来与我看看。”

秦德昌闻言,连忙从贴身衣物里取出礼单,上面记着送礼之人与礼品名目。

秦浩然接过,仔细浏览。礼物五花八门,有文房四宝,有绫罗绸缎,甚至还有直接封了银票的,多则十两,少则一二两。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八九十两之数,对于一个农家,这已是难以想象的横财。

沉吟片刻,对秦德昌和秦远山道:“叔爷,大伯,将这些人的礼物,还有所有直接送银票的,都原样拣出来,一家不许漏。”

秦远山有些不解,面露难色道:“啊?…这都是人家好意送来祝贺的,退回去岂不是得罪人?”在他朴素的乡村认知里,送礼是情分,是结交,是看得起你。退礼,那简直就是撕破脸,是极大的羞辱和不近人情。

秦浩然心中暗叹一声,知道大伯的想法代表了最普遍的人情观念。必须把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讲给叔爷和大伯听。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89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