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投桃报李
这一番话,让几位见多识广的族老都听得兴奋起来!
他们原本最大的期望,不过是靠着秦浩然的秀才功名,未来能免除部分田赋,在乡间事务中获得更多话语权,何曾想过,这功名还能牵引出如此一条环环相扣的财路?这已远超他们固有的农耕思维范畴!
更难得的是,秦浩然并非空谈,他连具体的执行和利益分配都已有了初步构想。
秦浩然继续补充道:“此事关乎全族,需得从长计议,缓缓图之。我的想法是,先将这规划告知全族,愿意参与养鸭、制鸭、学艺的,自愿报名。
初期人手不宜过多,需通过族里考核其责任心与能力。若报名者众,便以抽签为主,以示公允。产业初期,以供应本镇、本县为主,稳扎稳打。”
“不过,有件事必须向族人讲清楚其中利害。一旦我们大规模养鸭制鸭,并外出售卖,在官府户籍登记上,便可能被划为商户或匠户,社会地位与纯粹的农户有所不同,甚至可能影响部分族人的子弟未来科举。此中得失,需族人自行权衡,自愿选择。”
最后,秦浩然抛出了核心的利益分配方案:
“产业初期,可由族中公田收入出一部分作为本钱,盈利之后,所得利润,三成归入族里公账,用于族学、祠堂修缮、救济孤寡、以及日后支持其他子弟读书等公共开支。
剩下的七成,则按劳分配给出力养鸭、制鸭、或从事相关劳作的族人,多劳多得,以激发大家的干劲。”
秦德昌霍然站起,脸上因兴奋而泛起红光:“浩然,你真是我秦氏之麒麟儿!就按你说的办,我明日一早便召集全族,将这养鸭大计,详详细细地告知大家,共同商议!”
其他族老也纷纷激动地表示赞同,看向秦浩然的目光,已不仅仅是看待一个有功名的晚辈,更像是在看一位能够带领整个家族走向未知繁荣的掌舵人。
祠堂偏厅议事的第二日,秦浩然并未像往常一样早起晨读,而是在木桌上,铺开一张质地普通的纸,研墨润笔,神情专注。
将昨夜与族老们商议的养鸭大计,结合自己前世所知的商业逻辑与管理经验,细细梳理,写成了一篇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的策论。
文中,他不仅详述了从鸭苗孵化、集中饲养、疫病防治,到烤鸭制作、蛋品加工、鸭绒利用的全产业链构想,还初步拟定了人员组织架构、成本核算方法、利润分配细则,甚至预想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市场波动、同行竞争、疾病风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字迹工整,逻辑严密,无华丽辞藻,处处透着务实与远见。
写完最后一笔,轻轻吹干墨迹,仔细卷好,起身去找里正秦德昌。
秦德昌接过策论,看着那工整的字迹,连声道:“好,有了这个,跟族人们说道起来,就有凭有据了!”
想立刻拉着秦浩然一起去祠堂前的高台,亲自向全族宣讲这份宏伟蓝图。
秦浩然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轻轻将策论推回到秦德昌手中,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秦守业,秦德昌的大儿子,一位年近三十、为人踏实却稍欠魄力的汉子。
“叔爷,这份计划,关乎全族未来,由您这位族长亲自主持,再合适不过。而具体宣讲、解释、动员之事,何不让守业叔来试试?”
秦守业闻言一愣,有些手足无措地看向秦浩然,又看向自己父亲,脸上写满了意外与不自信。他平日里多在田里操持,偶尔在族中帮忙跑腿,从未在如此重大的场合担当过主角。
秦浩然看向秦守业,眼神充满鼓励:
“守业叔为人稳重,做事踏实,族中事务也熟悉。这份策论我已写得尽量详尽易懂,守业叔可以先熟悉几遍,若有不明之处,随时可来问我。
由守业叔来向族亲们宣讲此计划,正是锻炼的好机会。将来这养鸭之事具体操持,也需要像守业叔这样可靠的人来牵头管理。守业叔今日站出去,便是向全族展示能力,将来管事,也更能服众。”
这番话,既是给秦守业机会,更是对族长秦德昌一脉的尊重与回报。秦德昌为了培养自己,耗费了无数心血,如今投桃报李,助其子树立威信,参与族中核心产业管理,无疑是比任何言语都更实在的报答。
秦德昌立刻明白了秦浩然的深意,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既有期盼,也有担忧,最终化为决断:
“浩然说得对!守业,这事你来!好好看,好好讲,别辜负了浩然给你挣来的这个机会!”
秦守业感受到父亲的目光,点点头,双手接过了那卷策论。
半个时辰后,柳塘村祠堂前的空地上,再次聚满了族人。不同于昨日的宴饮欢庆,今日人人脸上都带着好奇与期盼,议论着族里紧急召集所为何事。
秦德昌简单开场后,便将主场交给了儿子。秦守业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族人,初始难免紧张,声音有些发紧,讲解策论时也偶有磕巴。
但手中的策论条理清晰,随着讲解深入,秦守业渐渐沉浸其中,越说越顺。
从柳塘村的水土优势,讲到集中养鸭的便利。
从烤鸭美食的诱惑,讲到县城酒楼可能带来的丰厚利润。从咸鸭蛋、皮蛋的保存与增值,讲到鸭绒制品可能带来的惊人收益。
更重点解释了,三成归公,七成按劳分配的原则,以及自愿参与、抽签选拔的公平方式。
族人们听着这闻所未闻却又仿佛触手可及的财富蓝图,眼睛越来越亮,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当听到那“七成按劳分配”时,许多精壮劳力和手巧的妇人更是激动得摩拳擦掌。虽然秦守业转述的关于“商户”身份,可能带来的影响。
也让部分一心盼着子弟读书的人家略有迟疑,但在那实在的利益前景面前,这丝迟疑很快被淹没。
秦浩然站在人群后方不起眼的角落,听着秦守业越来越自信的讲解,看着族人们脸上洋溢的兴奋与憧憬,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悄然转身,离开了喧闹的现场,将这份凝聚人心、点燃希望的高光时刻,彻底留给了台上的秦守业。产业的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需要的是族人们自己的耕耘与汗水。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89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