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夏税
堂姐菱姑的婚事尚在媒妁往来的初步阶段,另一件关乎柳塘村,每家每户生计的大事便接踵而至,官府征收夏税的日子到了。
这夏税与秋税,并称为农家一年中最为至关紧要,也是最难熬的两个关头。
田里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一大半都要在此刻上交官府,剩下的才是自家糊口。
天刚蒙蒙亮,柳塘村的村民们便已起身,将早已准备好的粮食,仔细地装上一辆辆牛车、独轮车上。
在里正秦德昌的吆喝和组织下,一支浩浩荡荡的缴税队伍,向着今年的缴纳地行去。
秦浩然主动向秦德昌提出要一同前去。
里正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爽快答应:“好!有你在,咱们心里更踏实!”
旁边的秦禾旺也期盼地看着秦浩然和叔爷:“浩然,我也跟你和叔爷去见识见识,行不?还能帮着搭把手!”
秦浩然看着禾旺哥眼中纯粹的好奇,笑着点头:“当然行,禾旺哥一起去,也多个人照应。”
如今秦浩然有了秀才功名,亲自前去,并非要仗势欺人,而是存了一个以势慑人,以礼待人的心思。
只要露个面,与那负责的赵仓吏、税吏打个照面,双方有了这份面子上的往来,那些胥吏再想搞小动作,就得掂量掂量是否会得罪一位前途无量的秀才公。很多时候,事情难办,就差这一层脸面。
一行人抵达缴纳夏税地方时,这里早已人声鼎沸。
各村的缴税队伍排成了长龙,穿着皂隶服饰的胥吏们坐在临时搬来的条案后,大声吆喝着,神情倨傲。
算盘珠子被拨动得噼啪作响,每当胥吏高声报出核定的数目,往往伴随着农户低声下气的恳求或小心翼翼的争辩。
“大人,这米真是晒足了三日的,您再掌掌眼……”
“这斛…这斛是不是满得有些太尖了…”
“去年的损耗没这么多啊,今年怎地又加了半升?”
哀求声、算盘声、呵斥声、粮食倒入官斛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真实而令人心头发紧的民间疾苦图。
秦浩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但每次目睹,心头仍会感到一种沉重。
秦浩然今日特意穿上了那身象征身份的襕衫,头戴方巾。让秦德昌提前准备了美食,一只用油纸包好柳塘烤鸭,一篮子鸭蛋,外加几样下酒荤菜和一大壶村酿的米酒。
轮到柳塘村时,秦德昌没有像其他村里正那样直接去排队,而是整了整衣冠,带着秦浩然,径直走向坐在凉棚下监工的赵仓吏。
那赵仓吏(明代叫仓大使),是个四十多岁、面色白净的中年人,正端着茶杯,眯着眼看着喧闹的现场。
秦德昌上前,拱手行礼:“赵仓吏,打扰了。这位是我柳塘村新进的生员秦秀才,今日特来拜会。”
那赵仓吏本来神态慵懒,一听秀才二字,眼皮立刻抬了起来,目光落在秦浩然身上那身崭新的襕衫上,脸上瞬间露出笑容,放下茶杯站起身,也拱手还礼:
“原来是秦秀才,失敬失敬。前几日贵村的秀才宴,赵某俗务缠身,未能亲往道贺,还望海涵啊!” 显然听说过秦浩然的名字,甚至可能知道县尊大人对其颇为看重。
秦浩然执晚辈礼,微笑道:“赵仓吏公务繁忙,晚辈岂敢劳烦。今日随叔爷前来缴纳夏税,顺道拜会赵仓吏。备了些村里的土仪和自家弄的些许吃食,不成敬意,还请赵仓吏和几位辛苦的差爷尝尝鲜,解解乏。”
说着,示意身后的大伯秦远山和堂哥秦禾旺将准备好的酒菜奉上。
那烤鸭的浓郁香气,立刻吸引了附近几位胥吏的目光。赵仓吏脸上笑容更盛,连声道:“秦秀才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 嘴上推辞,眼神却已示意手下接过。
秦浩然顺势道:“赵仓吏且忙,晚辈不敢多扰。只是我村税粮,还望赵仓吏和各位差爷依律公允核收。”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赵仓吏满口答应,但礼节不可少,亲自引着秦浩然和秦德昌到了一处相对僻静通风的树荫下,让人搬来桌椅,俨然一副招待贵客的架势。
摆放好秦浩然带来的美食美酒,便开始了酒桌礼仪。
秦浩然以茶代酒,敬了赵仓吏和几位凑过来的小头目几杯,言辞得体,既维护了读书人的清贵,又不失人情练达。
这边相谈甚欢,那边柳塘村的缴税过程自然顺畅无比。
负责核验、过斛的胥吏们态度和善了许多,量斗时手脚规矩,不再有那些踢斛淋尖的小动作,核算数目也清晰快速,甚至对柳塘村粮食的成色夸赞了几句。
原本可能需要大半天甚至更久,还可能生出些许波折的过程,竟在不到半个时辰内就全部办妥,拿到了盖有官印的完税凭证。
周围其他村子还在苦苦排队,与胥吏软磨硬泡的里正们,看着柳塘村这特殊待遇,眼中无不流露羡慕嫉妒。他们低声议论着:
“看,那就是柳塘村的秀才公!”
“有秀才出面就是不一样啊……”
“唉,咱村啥时候也能出个秀才就好了……”
秦浩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反而更加清醒。
告诉自己,不能再像前世那个愣头青一样,只凭一腔热血和所谓的正义感硬碰硬。
在这个时代,要做事,要保护想保护的人,就必须学会和光同尘,在自身所处的规则和位置上,运用智慧,做最正确、最有效的事情。
适当的妥协与交际,并非同流合污,而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公平与守护。
回村的路上,轻松而愉快。族人们看着牛车上多余的粮食,议论纷纷,都对秦浩然更是敬佩有加。
秦远山率先开口:“今天可真快!往年哪次不是磨到天黑?”
其余族人,纷纷开口:“是啊,那些胥吏今天脸都好看了不少!”
“全亏了浩然!还有族长的眼光...”
秦德昌拍着秦浩然的肩膀,感慨不已。
秦禾旺跟在旁边,看着带回的粮食。凑到秦浩然身边:“浩然,你现在是秀才老爷了,啥时候去府城上学啊?听说府学可气派了!”
秦浩然望着眼前熟悉的乡村道路,看着远处的柳塘村道:“族中诸事初定,三日后,我便动身前往府城,继续求学。”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89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