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意外
就在张知节收到家书后没几日,一封指名给巧笑,来自关寡妇的信,也送到了小院。
巧笑迅速看完并回了信,她的回信与张知节的回信一并交由府城卢家的人带回。
至于张知节寄往老家的那封,则会随卢家先至府城,再托请顺路的商队或镖局送往三源村。
接下来的日子,张知节又参加了两次文会,其余时间一直在住所与书坞两点之间往复,心无旁骛,专心备考。
直至考前十五日,万众瞩目的主考官人选终于尘埃落定。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竟是翰林出身、官居二品的工部尚书程方海出任正主考,从二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牧鹤为副主考。
诏命依旧下达得极为突然。
据说两位大员皆是在下朝上衙途中,被玄鹰卫“请”下马车,一路紧急护送至礼部衙署。
与此同时,另外十八名同考官大多也是在家中被临时传召,许多人连行囊都来不及收拾,便被一同护送入院,旋即“锁院”,与外界彻底隔绝。
考官人选一经公布,立即在备考学子间引发一片哗然。
只因这最终人选,与民间流传的三大热门人选毫不相干,其文章喜好更是南辕北辙。
程方海为人素以严谨古板著称,向来厌恶华而不实的辞藻,一切浮艳绮丽的文风在他面前皆不受待见。
一时间,京城内外所有关乎程方海的著述被抢购一空。
漱石书坞内,凡与此相关的书册,自开门至打烊,始终被人争相借阅,其间,更因有学子长时间霸占书册不肯放手,接连引发了数次争执与冲突。
张知节在一次险些被学子间抢书冲突波及后,便不再前往书楼了。
反正,楼里那几本程方海的著作,他早已经研读过了。
在考官人选公布后,双喜奉命给张知节送了成套的程方海文集,张知节感激收下,真心实意地道了谢。
近一月来,洛都街巷间衙役与玄鹰卫巡逻的频次更加密集。
眼下正是会试之期,半点差池也容不得。
衙役盯着市井百姓,维持明面秩序,玄鹰卫的目标,则是那些身怀内力的江湖人士,防的就是有人以武乱禁,在这紧要关头横生枝节。
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时间很快就到了一月廿九,距离会试还有十日。
这日傍晚,张知节与张书忽然起了兴致,决定一起去流水桥街的肖二哥炙子铺去吃烤肉。
烤肉这种食物,非得守着炉子,现烤现吃才够味,若打包带回,难免差些滋味。
两人从马车上下来,就吩咐高青自去附近自行用饭,一个时辰后再来接他们。
进门刚点好肉,邻桌的议论声便混着烤肉店香气飘了过来,其中“刑部给事中庄任”这几个字,一下子抓住了张知节的耳朵。
“你可听说了?那位庄大人被参了受贿渎职,家宅都给封了,人也被刑部拿下。”
“这怎么能没听说,外头都传遍了···”
张知节与张书不约而同地放缓了手里的动作,无声对视一眼。
怎么吃个烤肉,还能吃上“意外之瓜”?
冬日严寒,他俩足有两日未曾出门,竟不知此事在外头早已成了旧闻。
两日前的朝会上,刑部给事中庄任突遭弹劾,罪名有二:其一,私下胁迫文州举子为他们的应试保书缴纳酬金,一人索银五百两。
其二,他在复核一桩地方上报的死刑案时,竟收受犯人家属两万两银子贿赂,以案情有疑、证据不足为由,行使“封驳”之权,将复核奏章强行打回,导致这桩铁案悬而不决,凶徒迟迟未能伏法。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索要具结酬金虽属贪鄙,但尚可归为“以权谋私”,最多落个革职或贬官,可若在复核死刑一事上坐实了罪名,那便是无视朝廷法度、罔顾人命,是足够杀头的死罪。
弹劾者既敢在御前发声,自然是手握铁证。
于是天子震怒,当庭下令将庄任革职查办,庄府亦被查封,禁止任何人出入。
就在领座之人大骂狗官之时,张知节却蹙起了眉头。
庄任的确算是罪有应得,可对由他作保的文州举子而言,却是天降横祸,他们所有的保书顷刻间化作废纸。
正如张知节所想,此刻曾由庄任作保的五十二名举子正聚在一处,急得焦头烂额,如陷水火。
他们名义上是被胁迫的“受害者”,未受庄任案牵连,只要在礼部截止投文前,递交有效保书,依旧可以正常应考。
可是,距离投文截止只剩三日了,短短三日,叫他们去何处寻得一位有资格、又愿冒险为他们重新作保的同乡京官?
情急之下,有人忽然想起今年文州的解元张知节,他当初迅速给自己找好了保官,或许另有门路?
于是,当张知节与张书享用完烤肉返回小院时,远远便望见门外聚着十数道人影,在寒风中瑟缩张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7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