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出谋
张知节早得了张书的提醒,下车便露出适当的惊讶,忙快步迎上前道:“诸位怎会在此?莫非是来找我的吗?天寒地冻,何不进去稍坐?”
不待他们诉苦,他又恍然一拍额,歉然道:“瞧我这记性,寒舍如今唯有一名丫鬟在内,确实不便待客,真是失礼了。”
这话一出,在场几位学子原本就被寒风吹僵的脸,愈发青白僵硬。
他们候在门外的时间其实不长。
刚才在巷中巧遇了张知节的邻居,得知他是与女儿一同外出用晚膳去了,便未再去叩门确认院内是否有人,只打算等张知节回来时,先演一出“雪中伫立”的苦肉计,好教他不忍拒绝他们所求。
可张知节这话,将他们盘算好的话,全堵在了喉间。
就在此时,紧闭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门后的巧笑颇为做作地捂着嘴,惊呼道:“呀!门口怎么聚了这许多人?”
以巧笑如今的耳力,又怎会不知门外有人,只是他们故意不敲门,她便也当不知道。
刚才听到张知节下车时说的的话,就知道他的态度了,故而此时出来再解释一句,不然要真是家里的丫鬟没做好,那便是主家没教好,她可不能让张知节落下这样的话柄。
门外领头的一人见苦肉计是彻底没戏了,赶忙解释一句,“我们也是刚到,刚到。”
张知节便假装没察觉众人的窘迫,顺势将他们请进院子。
本不算宽敞的厅堂顿时被挤得满满当当,年长些的几位得了座位,余下的只能挤站在一旁。
好在屋里炭火烧得足,比外头暖和许多,巧笑与高青手脚利落地奉上热茶,几口温热的茶汤下肚,众人被寒风吹得青白的脸色才渐渐缓了过来。
待缓过气来,他们默契的忘掉了门口的插曲,不待张知节发问,为首几人便你一言我一语,急切地道明了来意,言明他们已经重新凑齐了“酬金”,只盼他能在同乡的面子上,代为牵线。
庄任一案,要害在于他滥用封驳之权,枉法徇私,至于这作保酬金,向来是官场默许的灰色收入,反倒无伤大雅。
只是庄任索价太过狠辣,寻常而言,二百两银子已是足够,这才被弹劾之人一并提及,只为坐实他贪得无厌之罪。
他们来找张知节,一是为张知节作为新举人,能迅速为自己找好了保官,怀疑他有其他的门路。二也是因为他最近在洛都文人圈子里较为出名,不论才学还是品貌,都得了不少赞誉。
人总是慕强的,便想着让他给大家拿个主意。
张知节耐心地听众人说完,面露难色:“不瞒诸位,我寻的保官乃是户部都给事中孟大人。孟大人清正,分文未取,只是···要我代为引荐,实在有些为难。”
众人脸色顿时一变,眼中尽是不信孟大人真的分文没取,他们相熟的一些学子也有人找了孟大人作保,他都是照常收费,便以为张知节此话是推脱之意。
不等他们质疑,张知节便接着解释道:“因我亦是受人引荐···”
待他说出是曾经的老家父母官、如今的平安侯卢世子将他引荐给孟大人时,满座皆是一静。
众人心下恍然,原来这张知节竟有这般机缘,卢世子竟然曾在他老家任过父母官!
既有卢世子亲自引荐,孟大人自然分文不取。
有人面色一喜,急言道:“张兄既然有卢世子作保,可否为我们···”
那人话未说尽,声音便在张知节似笑非笑的注视中低了下去,最终讷讷无言。
卢世子愿为张知节引荐,是念及他是自己任期内唯一的秀才案首,是为他政绩添过彩的学子。
可眼前这些人,与他卢世子有何渊源?
对卢正庭而言,替张知节引荐不过举手之劳。
若张知节不识分寸,真以为凭这点薄面就能一而再、三地去叨扰,那便是不知身份,不知进退。
卢正庭这条路既已走不通,难道要张知节径直带人去求孟大人?
孟大人是因卢世子的情面才分文不取,若换作这群素不相识的举子,他收还是不收?
眼下庄任案风波未平,保书酬金虽属灰色常例,可正值风口浪尖,谁愿在此时惹上一身腥臊?
这也正是他们真正走投无路的原因。
想通此节,当即有人浑身一软,瘫坐回椅中,方才被炭火烘出的一点血色,霎时褪得干干净净。
“这,这可如何是好···就剩三天了啊···”
“若是寻不到作保之人,那我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岂不是又再次功亏一篑。”
厅内顿时弥漫开一片愁云惨雾。
张知节轻抿一口茶水,见气氛差不多了,方缓声道:“诸位也不必过于绝望,此事,倒也并非全无转机。”
话音一落,所有灼灼目光齐刷刷聚在他身上。
张知节放下茶盏,有些犹豫:“只是这法子,终究有些失了读书人的体面。”
“这时候哪还顾得上体面!”一人急声道。
“正是!若错过此番会试,难道真要我们再苦等三年?”
“张兄但说无妨!只要能顺利应试,马某感激不尽!”
见众人情急,张知节不再卖关子:“庄任一案,牵扯的考生可不少,足有五十二人之多。”
说话间,他目光扫过厅内这十一人,其余人想必是另寻门路去了,并未完全把希望放在他身上。
“诸位皆是被庄任‘胁迫’的受害者,而非行贿之人。先前出具的保书在程序上并无不妥,只是保官自身出了差池。若是大家联名上书礼部,陈明实情,作保一事,或许尚有转机。”
众人的神情缓和不少,不少人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张知节最后着重强调,务必要团结一致,把握好尺度,万不可让人误解为胁迫朝廷。
否则莫说此次科举无望,只怕连功名都难保。
他故意将后果说的严重,就是不想让“陈情”变了味。
张知节眉头皱起,正色道:“若是诸位一时失了分寸,那朝廷问责下来,恐怕连我也···”
“张兄放心!我等绝非忘恩负义之人,定不会拖累于你!”
“是啊,若有差池,我们一力承担,绝无二话!”
听得众人纷纷保证,张知节像是信了,面上也露出些许放松之色,厅内凝滞的气氛也随之松快了几分。
当张知节将众人送出门时,大家神色虽仍难掩急切,但已明朗了许多,他们还要急着回去和其他人商量具体对策。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7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