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截胡娄家,坐拥半城姨太 > 161.秦家村的杀猪宴

161.秦家村的杀猪宴


只见一个年约七十、头发全白、拄着拐杖的老者,在几个精壮年轻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身后还有四个小伙哼哧哼哧地抬着一头被捆得结结实实、嗷嗷直叫的大肥猪。

那老者走到近前,对着秦明和秦父就深深作了个揖,声音洪亮却带着恳切:“哎呀!这位就是秦老哥吧?我是李家村的村长李满仓!

听说秦家姑爷悬壶济世,医术通神,我们特来拜会!

秦明老弟,秦老哥,以往抢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是我们李家村不对!今天,我们就用这头猪赔礼了!”

他回身指着队伍里几个被搀扶着的、面色痛苦的老头老太太,语气带着哀求:

“我们村这几个老伙计,被病痛折磨得快熬不过这个年了……拜托秦家村各位族老,看在同是昌平乡亲,又赶上这大过年的份上,帮帮忙,行不行?就让许大夫给瞧瞧吧!”

秦父脸色依旧不好看,梗着脖子:“不行!说了不行就是不行!我家姑爷……”

“岳父。”许伍佰起身走了过来,打断了秦父的话。

他刚才已经大致扫了一眼被抬过来的那几个老人,多是慢性顽疾,但症状在《赤脚医生手册》上都有典型对应,并非疑难杂症。

他看着李满仓村长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的焦急,再看看那几个老人痛苦的神情,心里一软。

李满仓一见许伍佰,眼睛顿时亮了,作势就要跪下:“您就是许大夫?好年轻的神医啊!求您行个方便……”

许伍佰赶紧上前一步搀住他:“老村长,使不得!快起来。”

他叹了口气,看向秦父和秦明,“岳父,明叔,都是乡里乡亲,病痛不等人。这样吧,我把这几个症状重的老人看了。

李家村的兄弟们,麻烦你们把这猪处理一下,我看乡亲们今天来了不少,晌午都过了,估计都没吃饭,咱们干脆一起搭伙,吃顿杀猪菜!”

“哎呦!谢谢许大夫!谢谢!!”李满仓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道谢。他身后的李家村子弟更是呼啦啦又要跪下磕头,被许伍佰连忙拦住。

有了许伍佰发话,秦父也不好再坚持,只是心疼地嘟囔:“你这孩子,心也太软了……”

许伍佰笑了笑,没说什么。

他上一世便是从穷乡僻壤走出来,太知道农村的疾苦。

很多时候,一场大病就能拖垮一个家庭,几十里的山路就能耽搁掉一条性命。

尤其是这些老人和孩子,最是艰难。

他转身回到桌旁,示意张扁鹊和向华拓准备好手册:“扁鹊,华拓,注意看,接下来这几个病例都很典型,我们对照手册走一遍流程。”

许伍佰这边重新开始看诊,那边,李家村的小伙子们已经麻利地开始杀猪褪毛。

热闹仿佛会传染,紧接着,刘家村的人竟也扛来了半扇羊肉,

王家村送来了几大袋自家磨的粉条和冻豆腐……原本只是一场给秦家村的义诊,

硬生生被淳朴热情的乡民们干成了几个村子的和解宴、团圆饭!

秦家村的媳妇、姑娘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烧火的烧火,切菜的切菜,

大铁锅支起来,肥瘦相间的猪肉下锅煸炒出香,

加入酸菜、粉条、冻豆腐,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村庄,

年味混着菜香,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也融化了往日村落间因争水抢地结下的些许冰霜。

许伍佰穿梭于病患和“教学现场”之间,

抽空望了一眼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闻着那久违的、带着乡土气息的杀猪菜香味,嘴角不由得上扬。

另一边,秦淮茹在屋里,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村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耳边尽是亲戚乡邻们对自家男人不绝于口的夸赞,

脸上臊得通红,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又是骄傲又是害羞。

她没想到自己的男人居然这么厉害!

简直就是百变金刚,啥都行!

只是略微出手,十里八乡的人都像是被磁石吸了过来。

果然,真男人天生就会“打仗”,无论是在炕上,还是在治病救人的“战场”上!

眼见着外头堆起来的土特产都快成小山了,秦淮茹心里一个激灵,赶紧把忙得脚不沾地的秦父喊了进来。

“爸,”她拉着父亲到角落,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当家的他现在是厂里的干部,身份不一样了。往后要是有人给咱们家送东西,千万不能收。”

秦父正乐呵呵地看着满院“战利品”,闻言很是不理解,指着窗外道:

“给人看病,治病救人,收点乡亲们的心意,这不过分吧?

再说了,你看这架势,咱们家不收,你架不住他们硬往门口堆不是?”

秦淮茹摇摇头,语气笃定:“爸,您听我的,往后我们家,不差这些东西。您这样……”

她想起许伍佰偶尔跟她提过,对于他们这样的干部家庭,有些东西比实物更珍贵,也更安全。

那就是名声,是精神上的认可。

那些吃的用的,收了反而是授人以柄,关键时刻容易被人做文章。

于是她继续耐心解释:“爸,要是乡亲们实在架不住热情,您就告诉他们实话。往后要送,就别送这些了,派个代表,送锦旗,送感谢信!这个好!”

秦淮茹是看过《孙子兵法》的人,知道“上兵伐谋”的道理,立马找来纸笔,

凭着印象和琢磨,写下了一些诸如“妙手回春”、“华佗再世”、“救死扶伤,恩重如山”之类的词句。

她觉得自己没啥文化,但绝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害了当家的。

干部家庭,就得有干部家庭的觉悟和警惕性,对吧?

秦父秦母、大哥秦淮河和嫂子张氏听了,也觉得在理,一家人赶紧商量起来。

他们吩咐二叔三叔,按照之前登记送礼的册子,一家人齐上阵,忙活开来,将清单上对应的礼物一一归类整理。

秦父这人做事向来爽利,雷厉风行,他叫来几个本家年轻人,指挥着他们把堆成小山的礼品全都搬到了村口,然后按照名单,一家一家地开始归还。

秦父站在村口的大石碾上,嗓门洪亮:

“乡亲们!静一静!听我说!许大夫是城里来的干部,是咱秦家的姑爷不假,但他更是组织上的人!咱们的心意他领了,但这些东西,真不能收!

收了,就是害他,违反纪律!大家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实在要送,就送点锦旗,送封感谢信!那比啥都强,他都高兴!”

……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年初二,谭雅丽和陈雪茹就要到秦家村接许伍佰和秦淮茹的。

这个时候,谭雅丽开着车,载着陈雪茹从附近的建材厂考察回来。

车子越靠近秦家村,她们发现路上的人就越多,男女老少,提着篮子、背着布袋,都朝着秦家村方向去。

陈雪茹好奇地扒着车窗:“雅丽姐,怎么回事?这乡下过年,都这么热闹吗?跟赶大集似的。”

谭雅丽也觉着稀奇,干脆停下车,摇下车窗,

拦住一位提着满满一篮子玉米棒子的老太太,笑着问道:

“老太太,打听一下,你们这都是去秦家村?有啥喜事啊?”

那老太太一见是开着汽车的“贵客”,连忙停下脚步,脸上笑开了花:

“嗐!可不是喜事嘛!秦家村有个城里来的姑爷,是个神医!

我今天这老寒腿让他给扎了几针,舒坦多了!

怕这好大夫明儿个就走了,赶紧弄点自家种的玉米,说啥也得让他带回去尝尝!好人啊,可不能白忙活!”

谭雅丽回到车上,关上车门,看着陈雪茹那探究的眼神,

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无奈地耸了耸肩:“你猜怎么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733/431075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