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截胡娄家,坐拥半城姨太 > 162.胡什锦娘家vs贾张氏娘家

162.胡什锦娘家vs贾张氏娘家


陈雪茹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茫然。

谭雅丽嘴角勾起一抹与有荣焉的弧度,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和骄傲:

“咱们家男人啊,这才一天功夫,就成了这昌平十里八乡口口相传的‘神医’了!”

这个时代的女人,以男人为天的思想还在影响着,所以她开心也是正常。

你想啊,都是睡在一个炕上,盖着一个被子,用着一双筷子,吃着同一根......

当然是大家都开心了。

“不会吧?”陈雪茹惊得捂住了小嘴,美眸圆睁,“这才一天时间?”

谭雅丽伸出纤纤玉指,轻轻点了点陈雪茹光洁的脸蛋,笑道:

“你可别小瞧这乡下消息传播的速度,那人传人,比电报还快!

走走走,我们快去看看咱们的‘许神医’忙成啥样了!”

陈雪茹心里高兴,却又忍不住担心谭雅丽太高调,柔声劝道:

“姐,您可收敛点,别太招摇啊,咱们低调点,知道不?”

谭雅丽闻言,故意挺了挺她那丰腴曼妙的腰肢,又瞟了一眼陈雪茹那清丽绝伦的侧脸,媚眼如丝:

“你看看咱们这身段,这打扮,再看看雪茹妹妹你这神仙似的的气质,你说,咱们俩往那一站,能低调得起来吗?”

陈雪茹被她逗得“痴痴”一笑,脸颊绯红:“那……要不我们在村口等着?别进去添乱了。”

“别介啊!”谭雅丽夸张地摆摆手,重新发动汽车,小巧的鼻子用力嗅了嗅空气中隐隐传来的诱人香气,眼睛亮晶晶的,

“你没听那老太太说吗?有杀猪宴!那个不知道多香呢!机会难得,走,蹭一口去!”

看她还是有点顾虑,谭雅丽笑着说,“今天回去,高低也要让伍佰学历史。”

陈雪茹:?

谭雅丽索性就推了推陈雪茹的额头,“小傻瓜,晚上回去四九城,你准备艾草了吗?”

看她答不上来,谭雅丽直接一脚油门,黑色轿车在乡间土路上扬起些许尘土,朝着那炊烟袅袅、人声鼎沸的秦家村驶去。

村口那堆积如山的待归还礼品和喧闹的人群,已然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年景,

而这一切的中心,都是她们共同的那个男人。

四九城的聂家屠宰场后院,此刻也是热气蒸腾,喧嚣震天。

胡家兄弟几个支起了一口巨大的铁锅,底下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翻滚着大块的猪肉、下水,浓郁的肉香混杂着烈酒的气息,弥漫在寒冷的空气里。

胡家是个大家族,亲的、堂的、表的兄弟子侄聚了二三十口人,

围坐在临时拼起的长条桌旁,吆五喝六,猜拳行令,好不热闹。

大碗的酒,大块的肉,尽显着屠宰行当人家的豪爽与粗犷。

贾东旭缩在长桌的一个角落,显得格格不入。

他是胡家五兄妹(胡山、胡河、胡无、胡恙、胡什锦)里唯一的外姓女婿,

自幼跟着寡母贾张氏过活,学的都是斤斤计较、看人脸色的小家子气。

此刻看着满桌油光锃亮的硬菜,别人都是大快朵颐,

他却只敢小口抿着那辛辣的烧刀子,酒碗半天不见下去多少,与周围酣畅淋漓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胡山作为长兄,眼观六路,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妹夫的拘谨和不合群。

他拎着酒坛子,晃着魁梧的身躯走过来,一屁股坐在贾东旭旁边的条凳上,震得凳子吱呀作响。

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了拍贾东旭单薄的肩膀,喷着酒气道:“东旭啊!”

贾东旭被他拍得一哆嗦,差点把碗里的酒洒出来,

连忙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丝讨好的笑:“大……大哥。”

胡山盯着他,语气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东旭啊,大哥我借着这酒劲儿,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不能老是这样下去了!

就你们院那个易中海,什么玩意儿?他那套算计人的本事,你学多了,迟早得把自己坑进去!还有你娘……”

他顿了顿,毕竟是人家的娘,话到嘴边转了个弯,

“是,我承认,作为亲家,我说她不对。她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但你是个爷们儿!

不能光听他们的,自个儿一点主见都没有!

我就什锦这么一个妹妹,我不想她跟着你吃苦受穷还受气!”

他声音洪亮,带着屠宰匠特有的剽悍:

“你懂吗?但凡你像个男人样,对我妹妹好,让她过舒心了,我们胡家,就认你这个妹夫,绝不会忘了你!可你要是立不起来……”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那眼神里的警告意味,让贾东旭脊背发凉。

胡山又用力拍了拍贾东旭的肩膀,差点把他拍散架:

“行了!酒喝不下咱就不喝!不强求!来,吃肉!在咱这儿,就得大口吃肉!”

说着,他伸出筷子,从面前的大海碗里夹起一大块颤巍巍、油汪汪的肥肉,不由分说地放进了贾东旭的碗里。

贾东旭被胡山这一番连敲带打加“关怀”,弄得心里五味杂陈,又是害怕又是隐隐的不忿。

他被贾张氏和易中海熏陶了二十多年,那套“算计”、“隐忍”、“占便宜”的生存哲学早已刻进骨子里,

哪里真听得进胡山这种直来直去的“爷们儿道理”?

但面上不敢表露,只得连连点头,含糊应着:“是,是,大哥说的是……”

然后低下头,对着碗里那块硕大的肥肉,努力做出大快朵颐的样子。

平心而论,胡家对他这个女婿,在吃穿用度上,确实没亏待过。

与贾东旭在胡家勉强还算有口热乎肉吃相比,

此时徒步跋涉回到城外张村的贾张氏,待遇可就堪称凄惨了。

她刚一踏进张村村口,连村里溜达的土狗都仿佛不认得这个多年不归的妇人,

冲着她狂吠不止,引得几声犬吠接连响起,在寂静的村落里显得格外刺耳。

正所谓儿童相见不相识,别人是衣锦还乡,她贾张氏呢?

好日子过着的时候想不到乡下的穷娘家,她现在有事儿是真回来。

贾张氏有四个亲弟弟,张小草、张小树、张小木、张小林。

她这次回来,心里那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就只备了一份薄礼,就是一包劣质的点心。

她打算着,先到大弟张小草家,坐一会儿,诉诉苦,

然后把这包点心当回礼提出来,再提着这点心去二弟家……如此循环往复,

一份礼走遍四家,说不定最后还能赚点回头货。

她这精刮算计的嘴脸,刚进大弟家门就被弟媳妇瞧了个清清楚楚。

勉强坐了一盏茶的功夫,贾张氏便开始哭诉自己在四合院如何被儿媳妇欺负,

如何被院里人看不起,话里话外想让弟弟们给她出头。

临走时,她果然故作大方地把那包点心留下,

眼神却滴溜溜地往屋里其他可能作为回礼的东西上瞟。

弟媳妇强忍着恶心把她送出门,刚转身就“呸”地啐了一口,低声骂道:

“呸!什么玩意儿!嫁到城里享福了十几年不见人影,一挨欺负了就知道回来打秋风!当我们是冤大头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733/431075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