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落日萤火 > 第二十一章:孵化基地成长痛与家庭磨合课

第二十一章:孵化基地成长痛与家庭磨合课


盛夏的阳光透过创业孵化基地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薇站在基地入口,看着墙上新贴的  “租金调整通知”,眉头紧紧拧成一团  ——  房**然通知,从下个月起,场地租金上涨  50%,理由是  “周边商圈升级,租金同步调整”。这意味着,基地每月要多支出近三万元,而目前联盟的公益资金仅够维持基本运营,这笔额外开支像一块巨石,瞬间压得她喘不过气。

“薇姐,你看这通知了吗?”  李姐拿着刚打印的财务报表匆匆走来,语气里满是焦虑,“咱们这个月的营收刚够覆盖水电费和讲师补贴,再涨租金,根本撑不下去。要不……  咱们缩减场地面积?把二楼的展示区关掉?”

林薇摇摇头,目光扫过基地里忙碌的身影:A  市的王大姐正在打包刚卖出去的手工编织篮,B  市的李妹对着手机直播推销自家种的水果,角落里几个年轻妈妈围在一起,讨论着短视频脚本。“展示区不能关,那是学员产品的主要曝光窗口,关了会影响她们的销量。”  她深吸一口气,“先别急,我去跟房东谈谈,看看能不能争取缓涨或者少涨一点。”

找到房东时,对方正坐在办公室里喝茶,听完林薇的请求,头也不抬地说:“林女士,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周边同等面积的场地,租金早就比这高了,我已经给你留了情面。要么按新租金交,要么月底前搬离,没别的商量。”

林薇还想再争取,房东却摆了摆手:“别多说了,我还有事要忙。”  说完,起身走进了里间,留下林薇站在原地,满心无奈。

回到基地,刚走进大门,就听到一阵争吵声。循声望去,只见王大姐和李妹正站在货架旁争执,几个学员围在旁边劝架。“你凭什么把我的编织篮摆在最下面?顾客根本看不到!”  王大姐指着货架底层,气得脸通红。

李妹也不甘示弱:“你的篮子占地方,摆在下面怎么了?我的水果新鲜,就得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卖得快才能减少损耗!”

“你这是自私!大家都是学员,凭什么你的东西就特殊?”

“我自私?你上个月占了半个直播区,耽误我卖货的时候怎么不说?”

两人越吵越凶,林薇赶紧走过去:“别吵了!有话好好说,都是为了把生意做好,吵解决不了问题。”

王大姐看到林薇,委屈地说:“薇姐,你评评理,她总是抢占好位置,我们这些手工类的产品,本来就不好卖,再被摆在角落里,更没人买了。”

李妹也红着眼眶:“我也不容易,水果放不住,要是卖不出去,就全烂了,那可是我全家的指望。”

林薇看着两人激动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无力。基地运营三个月,学员们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可随之而来的,是场地分配、客源争夺等一系列矛盾。之前大家忙着起步,没心思计较,现在生意稳定了,分歧也越来越明显。

“这样吧,”  林薇沉吟片刻,“咱们重新制定场地分配规则,按产品类型划分区域,手工类、生鲜类、文创类各占一块,每个区域每周轮换一次展示位置,保证公平。另外,咱们统一安排直播时间,轮流使用直播区,避免争抢。”

这个提议得到了围观学员的认可,王大姐和李妹虽然还有些不情愿,但也没再反驳。林薇看着大家散开的背影,心里却没轻松多少  ——  租金的问题还没解决,现在又出现了学员矛盾,再这样下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孵化基地,可能真的要撑不下去了。

晚上回家,林薇把基地的困境跟张远一说,他立刻皱起眉头:“租金涨这么多,确实是个难题。我明天问问公司的行政部门,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场地资源,或许能争取到优惠。”

“谢谢你,老公。”  林薇靠在他肩上,疲惫地说,“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明明能力有限,却非要撑着做这么大的事。”

“别这么说,”  张远轻轻拍着她的背,“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帮助了这么多妈妈创业,这不是不自量力,是有担当。咱们一起想办法,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一旁的婆婆正在给小糯米喂饭,听到两人的对话,放下碗筷说:“薇薇,要是钱不够,妈这里还有点积蓄,是之前给你们攒的,虽然不多,但能帮一点是一点。”

林薇赶紧摇头:“妈,您的钱留着养老,不能动。我们自己能解决。”

婆婆却坚持:“什么养老不养老的,咱们是一家人,你们有困难,妈不能看着不管。再说,这孵化基地是帮妈妈们做事的好地方,妈也想帮衬一把。”

看着婆婆真诚的眼神,林薇心里暖暖的,嘴上却还是拒绝了:“妈,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钱的事,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您别担心。”

就在这时,小糯米突然举起手里的画笔,奶声奶气地说:“妈妈,画画,我要画画。”

婆婆眼睛一亮:“对了,糯米快四岁了,该报兴趣班了。我看小区里的孩子都在学画画、跳舞,咱们也给糯米报两个,女孩子学这些,以后有气质。”

林薇愣了一下,她倒是没想过这么早给孩子报兴趣班,便说:“妈,糯米还小,不用这么早报班吧?让她多玩玩挺好的。”

“怎么能不急?”  婆婆放下碗,认真地说,“女孩子要从小培养,我跟张远他姥姥,就是从小教他妹妹学跳舞,你看她现在多精神。咱们给糯米报个画画班,再报个舞蹈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张远也在一旁附和:“妈说得有道理,早点报班,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没坏处。”

林薇却不这么认为:“报班可以,但得看糯米喜欢什么。要是她不喜欢,报了也是白花钱,还会让她有压力。不如先带她去体验一下,看看她对什么感兴趣。”

“小孩子懂什么喜欢不喜欢?”  婆婆皱起眉头,“都是大人引导的,你小时候没人引导,不也没学过这些?现在有条件了,就得让孩子多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林薇还想再争辩,张远拉了拉她的手,小声说:“别跟妈争了,先按她的意思,报两个体验班,让糯米试试,要是不喜欢,再停也不迟。”

林薇看着婆婆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小糯米天真的脸庞,最终点了点头。可她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妥协,关于孩子的教育,她还是想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跟风。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一边忙着找场地资源,一边处理基地的学员矛盾,还要抽时间带小糯米去体验兴趣班。舞蹈班里,小糯米站在一群孩子中间,显得有些拘谨,老师教的动作,她跟不上也不愿意学,全程低着头,时不时看向门口的林薇,眼里满是委屈。

林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下课后,赶紧抱起孩子:“糯米,是不是不喜欢跳舞?要是不喜欢,咱们就不报了。”

小糯米用力点点头,抱着林薇的脖子说:“妈妈,跳舞不好玩,我喜欢画画,喜欢在地上画小花。”

林薇笑着说:“好,那咱们就只报画画班,好不好?”

回到家,林薇把小糯米的想法告诉了婆婆,没想到婆婆却不高兴了:“才体验一次,怎么就知道不喜欢?小孩子就是三分钟热度,多学几次就喜欢了。必须两个班都报,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妈,孩子不喜欢,报了也没用,还会让她反感。”  林薇耐着性子解释,“咱们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让她跟别人比,是为了让她开心。她喜欢画画,就先让她学画画,以后要是想尝试别的,再报也不迟。”

“你就是太惯着她了!”  婆婆的语气有些激动,“我带大张远兄妹,都是严格要求,现在他们不也挺好?你这样纵容孩子,以后她会越来越任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渐渐提高。张远下班回家,看到婆媳俩剑拔弩张的样子,赶紧打圆场:“妈,薇薇,别吵了,都是为了糯米好。咱们明天一起带糯米去画画班,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喜欢,要是她能坚持,就先报画画班,舞蹈班以后再说,好不好?”

婆婆看了看张远,又看了看一旁低着头的小糯米,最终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要是她学几天就不想学了,必须把舞蹈班加上。”

林薇知道,这已经是婆婆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便不再争辩,心里却暗暗决定,以后要多和婆婆沟通,让她慢慢理解  “尊重孩子兴趣”  的重要性。

解决了家里的小摩擦,林薇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基地的问题上。张远联系了几家合作企业,可要么场地位置太远,不方便学员经营,要么租金虽然便宜,但要求基地帮企业做广告,林薇觉得这会影响基地的公益性质,婉言拒绝了。

就在林薇快要绝望的时候,基地的老学员王大姐找到了她:“薇姐,我有个主意。我侄子在街道办工作,他们最近在推广‘社区便民服务站’,想引入一些本地创业项目,不仅能提供免费场地,还能给一定的创业补贴。咱们要是能和街道办合作,把基地搬到社区里,租金和资金的问题不就都解决了?”

林薇眼前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你能帮我联系一下你侄子吗?我想跟他谈谈具体合作细节。”

王大姐笑着说:“没问题,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第二天,林薇和张远一起去了街道办,接待他们的是王大姐的侄子,街道办副主任李伟。听完林薇的介绍,李伟很感兴趣:“你们的孵化基地帮助职场妈妈创业,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本地产品和服务,正好符合我们‘社区便民服务站’的理念。我们可以提供一个两百平米的场地,免租金三年,每年还给五万元创业补贴,但有个条件,你们要优先聘用社区里的待业妈妈,还要定期在社区开展创业培训,帮助更多妈妈就业。”

这个条件对林薇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她立刻答应:“没问题!我们不仅会聘用社区待业妈妈,还会把培训课程免费对社区开放,为更多妈妈提供帮助。”

签完合**议,林薇走出街道办,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明亮。张远握住她的手,笑着说:“看吧,只要不放弃,总有解决的办法。”

回到基地,林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学员们,大家都兴奋地欢呼起来。王大姐和李妹也笑着互相道歉,之前的矛盾早已烟消云散。“薇姐,以后我们再也不吵架了,一定好好合作,把生意做好,不辜负你和街道办的支持。”  王大姐说。

李妹也点点头:“是啊,以后咱们互相帮助,我的水果卖不完,就做成水果干,和王大姐的编织篮搭配着卖,肯定能卖得更好。”

看着学员们融洽的样子,林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接下来的几天,大家一起打包货物、整理货架,准备搬到新场地。张远也抽时间过来帮忙,还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企业,捐赠了一批货架和展示柜,节省了不少开支。

搬家那天,婆婆也带着小糯米来到基地,帮忙给学员们递水、收拾东西。小糯米拿着画笔,在新场地的墙上画了一朵大大的太阳花,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里好漂亮,像个大花园。”

林薇蹲下身,在女儿脸上亲了一口:“是啊,这里以后就是妈妈和阿姨们的‘创业花园’,我们会在这里种出很多‘幸福果实’。”

新基地开业那天,街道办的领导亲自到场剪彩,社区里的居民也纷纷来捧场,不到一上午,学员们的产品就卖出了大半。王大姐的编织篮被一位老奶奶买走,还预定了十个,送给即将结婚的孙女做嫁妆;李妹的水果也被社区超市看中,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林薇心里满是感动。她想起刚创办联盟时的艰难,想起遭遇抄袭时的无助,想起省级项目整改时的焦虑,再看看现在,基地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学员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家里的婆媳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小糯米在画画班学得不亦乐乎,还经常把自己的画作送给基地的学员们。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婆婆给林薇夹了一块排骨:“薇薇,你做得真好,帮助了这么多妈妈,妈以前有时候太固执,你别往心里去。以后糯米的教育,就按你的意思来,她喜欢画画,就让她好好学,开心最重要。”

林薇心里一暖:“妈,谢谢您理解。以后咱们有什么事,都一起商量,一家人齐心协力,比什么都重要。”

张远也笑着说:“是啊,以后我会多抽时间陪你们,基地的事,咱们一起扛,家里的事,也一起分担。”

小糯米举起手里的画,上面画着四个人:爸爸、妈妈、奶奶和她自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  孩子奶声奶气地说。

林薇看着画,又看了看身边的家人,眼里泛起泪光。她知道,孵化基地的发展还会遇到新的挑战,家里也可能会有新的摩擦,但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德,只要学员们互相支持,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睡前,林薇像往常一样打开备忘录,写下一段话:“曾经以为,做事业要一路坦途才叫成功,经营家庭要毫无矛盾才叫幸福,后来才明白,所谓成功,是在一次次困境中学会坚持;所谓幸福,是在一次次磨合中懂得包容。孵化基地的‘成长痛’,让我看到了学员们的凝聚力;家庭的‘磨合课’,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未来,不管遇到什么,只要心怀热爱,携手同行,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

放下手机,林薇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星空,心里一片平静。她知道,属于她和联盟的故事,属于这个小家的幸福可能要开始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105/503413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