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在民国美容美发 > 第5章 药香

第5章 药香


日子像宝山里的流水,看似平缓,底下却藏着看不见的湍急,推着人不由自主地往前走。转眼已是夏末秋初,空气里少了些黏腻的燥热,添了几分早晚的凉意。

“泉沁理发室”的生意依旧不温不火,勉强糊口。小河的手艺日益精进,寻常的剃头刮脸已能做得又快又好,甚至有些老主顾开始指名要“小河丫头”伺候。爷爷郑力敦脸上的笑容多了些,但小河却敏锐地察觉到,爷爷咳嗽的次数似乎比往年这个时节要频繁了些,人也更容易疲倦。

这天下午,爷爷给一位老主顾刮完脸,送走客人后,又是一阵压抑不住的咳嗽,咳得弯下了腰,脸色憋得有些发红。

小河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过去轻轻拍着爷爷的背,递上一杯温水:“爷爷,您没事吧?这咳嗽好像有些日子了,要不……去瞧瞧大夫?”

爷爷接过水杯喝了两口,顺了顺气,摆摆手,声音还有些喘:“老毛病了,不碍事。开春入秋,总要咳上几声。瞧大夫?那得花多少银钱?抓几副药更是没底。咱这店,一天不进账,心里就发慌,哪经得起折腾。”

小河看着爷爷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背,心里一阵发酸。她知道爷爷说的是实情。这阵子米价又涨了,巡捕老张来收“捐”时,脸色也更难看了几分。生计的压力像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爷孙俩心头。

“我听说街口新开了家仁济药铺,坐堂的郎中是老家那边过来的,或许……诊金能便宜些?”小河试探着问。她记得前几天听顾秀芳提起过。

爷爷沉默了一下,看着小河担忧的眼神,最终叹了口气:“再说吧。先把眼前这关过去。等天再凉快些,兴许就好了。”

小河没再坚持,心里却翻江倒海。她清楚地记得空间里的消炎药。听着爷爷撕心裂肺的咳嗽,一个危险而迫切的念头在她心里萌生——偷偷用。

傍晚打烊后,小河对爷爷说:“爷爷,我出去买点皂角,顺便透透气。”

爷爷正就着灯光缝补一件旧衫,头也没抬:“嗯,早些回来,别走远。”

小河应了一声,快步走到弄堂深处一个无人的角落,心神沉入空间。她迅速取出一小片白色的消炎药,用小石头隔着纸袋小心翼翼地将它碾成极其细腻的粉末,仔细包好,紧紧攥在手心。做完这一切,她心跳如鼓。

她先去杂货铺买了皂角,然后快步回家。

爷爷还在灯下补衣服。小河没说话,先转到后面灶间,给爷爷倒洗脚水。趁爷爷不注意,她飞快地将药粉抖进爷爷的茶杯,她赶紧兑上热水,又搅了搅,直到完全看不出痕迹,

“爷爷,喝点热水暖暖嗓子。”她端着杯子走过去,声音尽量平稳。

爷爷接过,“咦”了一声:“这水怎么有点甜滋滋的?”

小河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面上却强作镇定:“我……我刚才买了点甘草,给您泡上了,听说对嗓子好。”她暗自庆幸买了甘草打掩护。

“哦,费那钱干啥。”爷爷嘟囔了一句,但还是低头吹着气,慢慢把水喝完了。

夜里,小河几乎没合眼,竖着耳朵听隔壁爷爷的动静。后半夜,爷爷的咳嗽似乎平缓了一些,她才稍稍安心。

然而,希望只是短暂的。几天过去,尽管小河依旧每天极其谨慎地,在爷爷的茶水或饭食里加入药粉,爷爷的病情却并未如她期盼的那样好转。那咳嗽声像是钻进了肺叶深处,变得愈发沉闷、粘连,常常是咳得面色涨红、青筋暴起,才能喘上一口气,咳完后便是长久的、让人心慌的疲惫。

“怪事,”某天清晨,爷爷揉着发闷的胸口,哑声嘟囔,“你泡的那甘草水,刚开始那几天,夜里似是好了些。这些日子……怎么好像又不顶用了?咳咳……怕是这身子真是不中用了。”

小河正端着掺了药粉的粥碗走过来,听到这话,手几不可察地一抖。她强行稳住呼吸:“许是……天更冷了吧。爷爷,趁热多吃点粥。”

希望一点点熄灭,恐惧却野草般疯长。为什么没有用?那些在她认知里应该很有效的现代药物,为什么对爷爷的咳嗽束手无策?是剂量太小?她不敢加大分量。是药不对症?爷爷咳了这么多年,恐怕不止是简单的炎症……这个念头像一道冰锥,刺得她心口生疼。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那来自未来的、小小的金手指,在这个真实的、医疗条件极度匮乏的时代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力。

她依旧每天对照着那本《本草拾遗》,采些车前草、薄荷等野草,洗净晾干,加入爷爷的茶水裡,更多地是为了掩盖那无效的“特效药”的存在。

她依旧每天极其谨慎地,在爷爷自制的洗发液和头油里,加入微乎其微的现代护肤品原液。效果是潜移默化的,用过“泉沁”手艺的客人,渐渐发现头发似乎更顺滑些,光泽保持得更久些,但又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口碑在街坊邻里间慢慢传开,小店的生意似乎真的比往年同期要好上那么一点点。

爷爷的身体时好时坏。咳嗽被药物短暂压下去的时候,他精神头就足些,会多接手一些活计。但小河知道,这只是假象。一旦她偷偷给的药接济不上,或者爷爷劳累过度,咳嗽便会卷土重来,甚至更凶。

一天,小河正在给一位老伯剃头,弄堂里忽然传来一阵哭天抢地的声音。手上的活没法停,但她和爷爷都竖起了耳朵。

声音是从隔壁裁缝铺传来的。是顾秀芳的哭声,夹杂着激烈的争吵和什么东西摔碎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声音渐渐低下去,变成压抑的啜泣。小学徒阿宝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扒着门框,一脸惊惶地对爷爷说:“郑爷爷,不好了!顾家……顾家叔叔在码头上跟人抢活,被打伤了!头破了,流了好多血!抬回来了!”

爷爷闻言,猛地站起身,脸色一变:“严重不?请郎中了没?”

“不……不知道……顾婶正在哭呢……”阿宝结结巴巴地说。

小河赶紧加快速度给老伯剃完头,送走客人。爷孙俩对视一眼,爷爷叹了口气:“我去看看能帮上啥忙不。你看好店。”

爷爷说着,从柜台里数出十几个铜板揣在怀里,匆匆去了隔壁。

小河一个人守在店里,心里七上八下。她想起顾秀芳平时爽利的样子,想起她为儿子学费发愁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

过了小半个时辰,爷爷才回来,脸色沉重,身上似乎还沾了点血渍。

“爷爷,怎么样了?”小河急忙问。

“唉,头破了口子,血流了不少,人晕乎着。”爷爷摇摇头,“请了郎中来包扎了,开了点金疮药,说是得躺些日子。这阵子,怕是出不了工了。”

“那……诊金和药钱……”

“我帮着先垫了点。”爷爷叹了口气,“街坊邻里的,能帮一把是一把。这世道……都不容易。”

小河沉默地点点头。这就是底层百姓的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就可能让一个本就艰难的家庭陷入绝境。她看着爷爷疲惫而忧虑的脸,看着这间虽然破旧却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小店,心里那份因药物无效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愈发强烈。

爷爷的咳嗽,顾家的变故,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宝山里的上空。个人的病痛和家庭的困顿,在这动荡的大时代里,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却又如此的沉重真实。

傍晚,小河又去后面的老虎灶打开水。回来时,看见那个姓周的女学生正站在弄堂口,和一个推着自行车、同样学生打扮的男青年低声说着什么。女学生的神情有些严肃,男青年则不断点头。

看到小河过来,两人立刻停止了交谈。女学生朝小河微微点头示意,男青年则跨上自行车,飞快地骑走了。

小河也点了点头,提着水壶走回店里。她注意到,女学生手里似乎攥着一卷像是传单一样的纸张。

外面的世界,学生运动、工人罢工、各种思潮碰撞,似乎离宝山里很遥远,但又仿佛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悄无声息地渗透进这市井生活的缝隙里。

只是此刻,小河更关心的,是爷爷那用了空间“特效药”却总也不见好的、愈发沉重的咳嗽,还有是隔壁顾家传来的低低哭泣声。

药香混合着更深的愁绪,在这小小的弄堂里弥漫开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28/439423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