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财力厚则韧性足
虽然对“岁币”仍感不齿,但不得不承认,一个王朝的韧性,并非完全取决于战场上一时的胜负。
“所以,你看宋朝,”
赵天成总结道,“它文治厉害,经济发达,科技也不弱,就是军事这块短板太明显,而且正好撞上克星。但它能存续那么久,正说明了其内部组织的有效性,说明它那套吸引人才、发展经济、鼓励某些方面技术的模式,是有生命力的。”
“这对你们大秦的启示就是:强国不能只靠一条腿走路。军事实力是根基,不能丢,但经济实力、人才储备、技术水平,这些同样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能从更底层决定军事的潜力和持久力。”
“你们现在就是太偏科了,只盯着‘耕’和‘战’,把其他路都堵死了,时间一长,自己就把自己憋死了。”
扶苏听得心潮澎湃,又感压力巨大。
赵天成的话语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复杂、更多元的强国图景。
不再是简单的“富国强兵”,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均衡与协同发展。
“先生,”扶苏的声音带着无比的渴求,“这宋朝……学生所知不过沧海一粟。其经济究竟繁盛到何种地步?其市井生活又是何等光景?那些读书人,除了科举仕途,平日又有何风尚?恳请先生再多告知一些!”
嬴政在隔壁亦是不自觉地微微前倾了身体。
他虽然对宋朝的“文弱”心存鄙夷,尤其是对其绵延三百年的“生命力”更是不屑一顾。
但是赵天成点出的“多腿走路”的强国思路,确实触动了他。
他也想听得更仔细些。
赵天成看着扶苏那副恨不得把宋朝刨根问底的架势,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我说苏公子,你这问题也太多了。宋朝的事儿,哪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它好玩的东西多了去了,比如那‘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如那层出不穷的小吃,比如那勾栏瓦舍里的娱乐,比如那苏轼、李清照写的词……多了去了!”
他摆摆手,一副“今天到此为止”的架势:“以后慢慢说吧,反正我看我这脑袋一时半会儿也搬不了家,日子长着呢。你这羊腿也啃完了,酒也喝光了,总得让我歇歇吧?”
扶苏虽心有不甘,但见赵天成确实面露倦怠,也不敢再强求,只得恭敬地行礼。
“是学生心急了。先生今日教诲,已让学生如拨云见日,恩同再造。学生……学生需好好消化一番。”
他看着手中刻得密密麻麻的竹简,感觉重逾千钧。
赵天成不再理他,重新瘫回太师椅,闭上眼睛假寐。
牢房中暂时安静下来。
扶苏沉浸在巨大的信息冲击和对未来蓝图的思考中,眼神闪烁不定。
而隔壁的嬴政,同样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赵天成关于宋朝的论述,尤其是“多重国力支撑”、“人才引导”、“经济与科技的重要性”等观点,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或许……大秦的变法之路,除却严刑峻法与皇帝之法的推行,确需一些更深远、更根本的布局了。
李斯与蒙毅亦是各有所思。
李斯在想如何将“文官选拔”的思路融入新政;
蒙毅则在权衡“科技利器”与“军事根基”的关系。
阳狱牢房内的声音沉寂下去,只余下扶苏粗重的呼吸与炭火偶尔的噼啪轻响。
隔壁耳房,却陷入了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为凝重的沉默。
油灯的光晕在嬴政深不可测的眼眸中跳跃,映照出他脸上罕见的、复杂难明的神色。
李斯与蒙毅垂首侍立,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打扰了陛下的沉思。
他们同样心潮起伏,赵天成对宋朝那“文治”、“经济”、“多重支撑”的描述,像一把钥匙,插入了他们固有认知的锁孔,虽未完全扭动,却已让人听到内部机括松动的微响。
良久,嬴政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与权衡:“李斯。”
“臣在。”李斯立刻躬身,心神从对“文官选拔系统”的构想中抽离。
“方才赵天成所言,尔皆闻之。此‘宋’朝,武力孱弱,竟需纳币以求苟安,实乃奇耻大辱!”
嬴政的语气首先透出的是根植于秦人血脉中的尚武与骄傲,以及对“岁币”之举极度的鄙夷。
“若我大秦锐士,岂容蛮夷如此猖獗?必以铁蹄踏平之!”
“陛下圣明!我大秦锐士,天下无敌!”蒙毅立刻小声应和,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信念。
然而,嬴政话锋并未停留在单纯的军事对比上。
“然……此‘宋’,竟能绵延三百余载。”嬴政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探究,甚至是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忌惮。“在其军备如此不堪之下,凭借何物支撑如许之久?赵天成所言‘多重支撑’、‘内部组织有效’,尔……如何看?”
他终于问出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李斯深吸一口气,他知道陛下此问非同小可,这关系到对帝国未来道路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谨慎地组织语言:“陛下,臣细细思之,赵天成虽语带戏谑,然其点出之‘文治’、‘经济’、‘技术’、‘人才’,确非虚言。此‘宋’朝,或正如其所喻,并非独腿跛行,而是数腿并立,虽军事一腿短弱致其行路蹒跚、屡受欺辱,然因其另几条腿——尤以‘经济’与‘人才’之腿——颇为粗壮,故能虽跌撞而不致顷刻扑倒,反能持续前行数百年前。”
他稍顿,观察着嬴政的神色,继续深入剖析:“其‘科举制’源源不断吸纳天下各路英才,此非仅填补官位,更是将天下绝大多数聪明才智之士的注意力与效忠对象,牢牢绑定于朝廷之上,极大增强了内部的稳定性与凝聚力。此乃‘人才’之腿。”
“其商业繁荣,赋税之源充沛,故能支撑庞大官僚体系,能募兵养兵,能打造军械,甚至……甚至能在战不利时以钱财换取喘息之机。此虽非正道,然确是其‘经济’之腿带来的现实支撑。财力厚则韧性足,此乃不易之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