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不血刃的……戏?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不血刃的……戏?


耳房内的寂静仿佛凝固了。

李斯深吸一口气,知道陛下已开始思考宋朝模式的某些可取之处。

他必须谨慎回应,既不能贬低大秦根基,又要客观分析宋朝之长。

“陛下明鉴,”李斯声音沉稳。

“其一,其‘重文轻武’之国策,乃自断臂膀之愚行!以文制武,兵将分离,致使军心涣散,战力萎靡。此非天不佑宋,实乃人祸!我大秦绝不可效仿此等自毁长城之举。军权,乃帝国命脉,必须牢牢掌控于陛下之手,将领需知兵、能战、敢战,兵士需精练、敢死、效忠!文臣可治政,绝不可掣肘军务!”

嬴政微微颔首。这一点,毋庸置疑。

大秦的根基在锐士,此乃铁律。

李斯继续道:“其二,其科举虽广开才路,然内容渐趋僵化,尤以明清八股为甚,禁锢思想,选拔之人多迂腐空谈之辈,少实干济世之才。且其后期,结党营私,党争倾轧,耗损国力,此亦大患!我大秦若行选材之新法,当重实用之能,律法、算学、农工、管理,皆需纳入考量,务必使所选之人能为陛下分忧,为帝国效力,而非空谈误国。”

“其三,”李斯语气加重,“宋朝以财货赂敌,换取苟安,此风断不可长!久之,必使国格沦丧,军民志气消沉。我大秦纵遇强敌,亦当战!战之能胜,自不必言;战之不利,亦需秣马厉兵,徐图再战!岂可将国运系于敌寇之贪婪与‘信用’之上?赵天成亦言,宋终亡于蒙元,财力、文治、技术,在绝对武力碾压下,皆为泡影!故,武力,始终为国之基石,不可动摇!”

嬴政眼中寒光闪烁,李斯之言深合他意。

大秦可以借鉴宋的某些方法,但绝不能丧失其尚武强兵的魂魄。

“卿之所言,甚善。宋之财、技、文,或可为枝叶,然强兵锐士,方为根本。枝叶再茂,无强干支撑,终为风雨摧折。我大秦变法图强,当以强干固本为先,枝叶滋养为辅。科举选才、鼓励百工、繁荣商路诸事,可为手段,然目标始终是富国强兵,开疆拓土,成就万世之业!而非学宋之苟且!”

“陛下圣明!”李斯与蒙毅齐声道。

陛下定下了基调:借鉴可用之术,坚守强兵之本。

嬴政看向李斯:“然则,其‘财力厚则韧性足’,此语不虚。变法所需,北疆所耗,工程营造,皆需海量钱粮。如何开源节流,充盈府库,卿当细思。此事,连同你先前所虑之文吏选拔、百工激励、新法推行,一并纳入策论,详加规划。十日期限不变,朕要看到可行之策,非空谈!”

“臣,领旨!”李斯心头一紧,却更感重任在肩。

陛下已允他探索新路,这已是非同寻常的信任与魄力。

“蒙毅。”

“臣在。”

“北疆军务,不可有丝毫懈怠。蒙恬处,需时刻警醒。新法若有涉军务之处,卿当与李斯及时通联。”

“臣遵旨!”

嬴政挥挥手,李斯与蒙毅悄然退出。

耳房内,嬴政独自沉思良久。

宋朝的“文治”、“经济”、“技术”景象,虽隔着万载时空,却如同一面模糊的镜子,让他看到了帝国未来的另一种可能轮廓。

取其精华,固我根基,此路虽险,却值得一探。他低头看着案上扶苏记录的厚厚竹简,目光深邃。

翌日,阳狱。

扶苏早已起身,眼神灼灼,显然一夜未眠,沉浸在昨日的震撼与思考中。

“先生醒了!”扶苏连忙行礼,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学生思虑一夜,于宋朝之制,尚有万千疑问,恳请先生不吝赐教!”

赵天成打着哈欠,瞥了他一眼:“啧,精神头挺足啊。行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今天想听点啥?接着唠宋朝?”

“正是!”扶苏连忙道,“昨日先生言及宋朝文治昌明,经济繁荣,学生心向往之。敢问先生,其国政治理,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其君臣如何运作如此庞大之帝国?彼时朝堂之上,风气如何?可有……可有似‘横渠四句’般警醒后世之言行?”

隔壁耳房,脚步声极轻微地响起。嬴政、李斯、蒙毅再次就位。昨日关于宋朝的讨论,已让他们无法忽视这个看似“文弱”却拥有惊人韧性的“万年古国”。

赵天成揉了揉眼睛,似乎才想起设定:“哦,那个宋啊?离你们这儿可远了,一万年呢!那时候的天下,可比你们现在乱多了。”

“乱得多?”扶苏更加困惑,“我大秦扫灭六国前,七雄并立,战火不休,已称大乱。万年之前,竟更甚于此?”

“嘿,你们那战国七雄,好歹是七个相对稳定的大国打来打去。”

赵天成解释道,“那个宋朝之前的几十年,啧啧,那叫一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几十年间,中原大地换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史称‘五代’!每个朝代长的十几年,短的几年就完蛋!为啥?”

“为何如此短命?”扶苏震惊,几十年换五个朝代?这颠覆了他的认知。

“根子就在兵权!”赵天成点明要害,“那时候的节度使,就是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权力极大,跟土皇帝似的。军队更是只听将领的,皇帝就是个摆设。将领们一不高兴,或者觉得有机可乘,就拥兵自重,要么割据一方不听号令,要么干脆自己把皇帝宰了自己当!‘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这话就是那时候一个军阀说的!整个天下,就是一群手握重兵的武夫在抢龙椅!你今天当皇帝,明天就可能被手下大将砍了脑袋换个新的!”

“兵强马壮者当为之?!”扶苏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发白!

这赤裸裸的武力法则,比战国诸侯间的征伐更血腥、更无序、更无底线!隔壁的嬴政眼神锐利如刀,此等乱世,确比六国纷争更为酷烈!

李斯、蒙毅也感到了寒意。

“那……那宋朝的皇帝……”扶苏忽然想到关键。

“他叫赵匡胤,他本人就是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赵天成接道,“深受周世宗柴荣信任。柴荣是个人物,可惜死得早,留下个小皇帝。赵匡胤手握重兵,威望又高,你说他手底下那些骄兵悍将们能没想法?于是就有了‘陈桥兵变’那出戏。”

赵天成才将陈桥兵变的过程详细描述了一遍,黄袍加身,回师汴梁,逼幼主禅位。

扶苏听完,目瞪口呆:“竟……竟如此轻易?一场……兵不血刃的……戏?”

他无法理解这种近乎儿戏的篡位方式,更无法理解旧臣为何不抵抗。

“轻易?嘿,那是因为赵匡胤本身根基深,时机抓得准,主少国疑,外敌压境,策划周密。”赵天成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