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运气不好!
扶苏手中的刻刀停滞在半空,脸上写满了震撼与难以言喻的向往。
他消化着赵天成关于科举制冗长的阐述,脑海中构建出一个与眼前大秦截然不同的世界图景。
“先生……”扶苏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甚至带上了一丝颤抖,“学生……学生未曾想过,万年之前,竟有如此……如此奇妙的朝代!这宋朝,不以严刑峻法立国,不纯以军功授爵,竟能凭借这‘科举’与‘劝学’,凝聚天下英才之心,开创文化盛世,延祚三百余载!虽军事稍逊,然其文治之昌明,人才之鼎盛,经济之繁荣……学生……心向往之!”
他几乎忘却了身处死牢,眼神望向虚空,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夯土墙,看到了一个文风蔚然、万民向学的盛世景象。
那“横渠四句”的宏大抱负,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惊人希望,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赵天成瞥了他一眼,嗤笑一声,打断了他的遐想:“嘿,醒醒,醒醒!宋朝再好,也是一万年前的事了,跟你这大秦隔了十万八千里呢。再说了,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朝代?宋朝有宋朝的好,也有它一屁股烂账。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扯了扯嘴角,带着点玩味的语气:“它里头的一些‘基因’,嗯,就是一些根本性的玩意儿,对你们现在这个快被‘耕战’勒死的大秦,倒还真可能有点‘药效’。”
“药效?”扶苏立刻捕捉到这个关键词,急切地追问,“先生之意是,宋朝之制,其精髓可为我大秦所用?即便……即便只是部分?”
隔壁耳房,嬴政的眉头骤然锁紧。
心向往之?
扶苏对那“文治”之朝的向往令他本能地不悦。
大秦以法立国,以武得天下,文弱之宋何足效仿?
但赵天成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神一凝。
“药效”、“基因”?此子莫非真认为那宋朝的某些东西能解大秦之困厄?
他压下心中的质疑与不以为然,凝神细听。
“不是照搬,是借鉴思路。”赵天成纠正道,习惯性地想找根草茎叼着,摸了个空,只好咂咂嘴。
“比如说,它那套把天下人聪明劲儿都引导到‘读书做官’这条路子上的玩法,本质上就是一种极高明的统治术。让你们那位始皇帝别老想着光靠砍头和鞭子让人听话,也得学会画饼,画一个足够大、足够香、而且看起来跳一跳还真有可能够得着的饼。”
“画……饼?”扶苏略有不解。
“就是给希望!给实实在在的上升通道!”
赵天成解释道,“你们现在也有军功爵,但那通道太窄,太血腥,而且天下一统后越来越不好走。科举,或者说类似选拔文官的制度,提供了另一条路。这条路子,能吸纳那些不适合打仗但脑子好使、会管理、懂计算的人。”
“一个国家不能全是舞刀弄枪的,总得有人算账、断案、修水利、管仓库吧?把这些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觉得给朝廷干活有奔头,整个国家的治理效率才能上去。这就是宋朝能那么有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把人的才能开发出来了,用对地方了。”
扶苏恍然大悟,迅速在简片上刻下“才尽其用”、“文官选拔”等字眼。
“先生之意,是需建立一套不同于军功、利于治国之人才的遴选机制?然则,我大秦如今……似无‘科举’之土壤。”
他意识到了现实差距。
“废话,当然没有。”
赵天成毫不客气,“所以得慢慢来。比如,能不能先在官吏考核里,加重对‘文’的考察?比如算术、律法理解、文书处理能力?能不能给那些在技术革新、管理地方上有突出贡献的文吏,也开辟一条晋升通道,而不总是让军功者压他们一头?这就是一种导向。”
嬴政在隔壁默然。
才尽其用……确是如此。
李斯、蒙毅等皆非纯以军功显贵。
然现行制度,于文吏之晋升,确无军功爵那般清晰耀眼。
或许……思量。
“再者,”赵天成继续道,“宋朝经济发达,可不光是靠读书人多。它的商业是真繁荣。虽然你们现在搞‘重本抑末’,觉得商人是蛀虫。但你想想,宋朝靠着商业税收,能支撑起那么庞大的官僚体系,还能给北边的强敌送‘岁币’买和平,虽然窝囊,但也说明它底子厚啊。”
“岁币?买和平?”扶苏敏锐地抓住这个词,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竟有王朝……需靠资财于敌以求苟安?此……此非辱国乎?”
他深受秦人尚武精神影响,对此极难接受。
“是辱国,但也是现实。”赵天成语气平淡。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宋朝的军事。它弱,不假。你需要知道的是它为什么弱?以及,它为什么在那么弱的情况下,还能撑那么久?”
扶苏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请先生详解!”
“说它弱,一是它的国策问题。开国皇帝怕武将学自己搞兵变篡位,搞‘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打仗了临时搭配,战斗力能强才怪。二是它碰上的对手,太他娘强了。”
赵天成难得地爆了句粗口。
“辽、金、西夏,还有后来的蒙古。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军事力量之一,尤其是蒙古,那是开了挂的。宋朝的步兵体系,面对这些高度机动的草原铁骑,本来就很吃亏。换句话说,不是宋军完全不堪一击,而是它运气不好,撞上了‘版本答案’。”
“版本答案?”扶苏再次困惑。
“就是最厉害的。”赵天成摆摆手,“但就在这种劣势下,宋朝硬是扛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靠的是什么?一是刚才说的,有钱!能撑得起长期战争,能募兵,能打造装备。二是科技!宋朝的科技水平很高,弩机、火药、各种守城器械都玩得很溜。三是……唉,也确实出了不少忠臣良将,像岳飞、韩世忠、文天祥这样的,拼死抵抗。”
扶苏默默记下“财力支撑”、“科技利器”、还有几名“忠臣良将”的名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