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想得美!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想得美!


以往只觉得甘龙等人迂腐守旧,如今看来,其背后是深刻的人性弱点。

“再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天成又举一例。

“这改革多好,让赵国军力大增。但刚开始推行的时候,阻力多大?以公子成为首的宗室贵族坚决反对,理由是什么?‘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说白了,就是觉得穿上胡人的衣服,丢了华夏贵族的体面和尊严,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损失’和‘羞辱’。他们对于失去传统服饰所带来的‘面子’损失的厌恶,一度超过了对于国家军力增强可能带来的‘里子’收益的渴望。”

“幸亏赵武灵王够强硬,而且自己带头穿,才勉强推行下去。你看看,为了那点虚头巴脑的‘面子’,差点耽误了强国强军的正事,这就是‘损失厌恶’在作怪,对某些虚名、旧习的损失看得比实际利益还重。”

扶苏若有所思:“如此说来,朝堂之上,许多反对新政之议,其深层亦可能是对原有权力格局、利益分配将被打破的‘损失厌恶’?”

“不然呢?”赵天成白了他一眼,“动谁的奶酪谁不叫唤?你爹鼓捣李斯现在搞的那些新政,虽然在我看还是小打小闹,但肯定也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那些人跳出来反对,你真以为他们全是心系国本、秉持古道?多半是怕自己的好处没了,权力小了,日子没以前舒服了。这种对潜在损失的恐惧和厌恶,是他们阻挠变革的最大动力。”

扶苏默然。

“还有第三种,‘激励扭曲’。”赵天成不等扶苏消化完,又抛出新的话题。

“这个在历史上,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而且往往后果严重。”

“先说个关于打仗的。春秋时期,宋国与楚国争霸,发生了泓水之战。”赵天成说道。

“宋襄公坚持所谓的‘仁义’之师,说什么‘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敌人渡河的时候不打,敌人没摆好阵势的时候不打。结果呢?贻误战机,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受了重伤,没多久就死了。”

扶苏皱眉:“襄公虽迂腐,然其恪守古礼,亦是一种……坚持?”

“狗屁的坚持!”赵天成毫不客气地骂道。

“这就是典型的‘激励扭曲’!他那个时代的‘礼’和‘仁义’名声,成了一种扭曲的激励。在这种激励下,赢得战争、保护国家这个最根本的目标,反而被放在了次要位置。追求‘仁义’虚名成了首要目标,哪怕这会导致战败亡国!你想想,他手下的将士跟着这么个主将,是该努力杀敌取胜,还是该努力表演‘仁义’?这激励不是完全扭曲了吗?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把虚名看得比实利还重,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扶苏一时语塞,以往读史,对宋襄公虽不赞同,但多少存有一丝对其“恪守原则”的复杂看法,此刻被赵天成赤裸裸地点破,只觉得那所谓的“仁义”确实显得可笑而可悲。

激励的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

“再说一个更贴近你们秦国的。”赵天成看着扶苏。

“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奖励军功,这整体是好的,是‘激励相容’的典范。但是,任何制度执行久了,都可能产生扭曲。我问你,按秦律,斩敌首一级,赐爵一级,赏田宅,给仆役。那如果两个士兵同时发现一个落单的敌人,他们会怎么做?”

扶苏迟疑道:“自是合力擒杀?”

“擒杀?首级算谁的?”赵天成冷笑,“更可能的是互相争抢,甚至为了独占首级而内讧动手!因为制度激励的是‘个人’斩首数量,而不是‘团队’合作取胜。这就是激励扭曲的一种表现——制度引导人们关注个人功劳,有时甚至不惜损害团队协作和整体战局。”

他继续深入。

“还有,为了首级,会不会出现杀良冒功?攻打城池时,会不会因为急于抢人头,而忽略了战术纪律,破坏了招降的可能性?长平之战,白起坑杀降卒,除了战略考量,有没有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这四十万人如果按军功计首级,赏赐起来是个天文数字,或者管理起来容易引发争抢和混乱?当然,这只是猜测,但‘军功授爵’这个看似完美的激励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绝对会产生各种设计者最初未曾预料到的扭曲行为。人们会想尽办法去满足考核指标,就是砍脑袋,哪怕这些行为可能违背了制度的初衷,增强国家战斗力,甚至损害更大的利益,比如政治上的招抚、经济上的人力资源。”

扶苏脸色越发凝重。

军功爵制是秦国的立国之本,他从未敢如此深入地质疑其潜在弊端。

但赵天成所言,绝非危言耸听。

军中争功、杀良冒功的传闻,他并非没有耳闻。

如果激励制度只鼓励冰冷的首级数字,那么人性中贪婪、残忍的一面就会被放大,而协作、仁慈等品质则被抑制。

“不仅在军中,在地方官吏的考核上,‘激励扭曲’更是常见。”

赵天成又将矛头指向文官系统。

“我之前说了,考核赋税和徭役,会导致官吏横征暴敛。再比如,如果考核一个郡守,主要看他在任期间,郡内户口增加了多少。那这个郡守会怎么做?”

扶苏思考片刻,道:“自是鼓励生育,安抚流民,使民安居乐业。”

“想得美!”赵天成嗤笑。

“更直接有效的办法呢?他可能会严格限制辖区内的百姓迁徙,甚至隐瞒人口死亡,或者想方设法从邻郡‘挖’人口过来!至于鼓励生育?那见效太慢了。他任期可能就那么几年,等不及。他的理性选择就是采用各种短期行为,甚至造假,来让户口数字看起来漂亮。至于这些行为会不会导致民怨,会不会破坏地方长期发展,那不是他首要考虑的。他关心的是考核指标,而不是指标背后所代表的真正目标——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

扶苏感到一阵无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89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