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尽快脱身,换个新环境
“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就一点鸡蛋鸭蛋。听说您儿媳妇刚生了宝宝,这是何雨水她哥何雨柱特意准备的,他本来想亲自来,可今天正好要去相亲对象家里拜访,就拜托我跑一趟。”
李昊这话讲得巧妙 —— 不能说是自己送的礼。毕竟他是烈属,街道干部就算有心收礼也不敢接,就怕落下话柄。
王主任一听是何雨柱送的,脸色顿时缓和,露出笑容:“哎哟,何雨水我知道,今天刚把初中、高中毕业生的档案都整理完,各单位的招工指标也都下来了。”
“你们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呀?”
李昊赶忙说道:“她哥现在工作还不错,也不指望她挣大钱,主要是工作地点别太远,别太累,离家近点,轻松些就行。工资多少倒不是关键!”
王主任何等精明,从李昊和何雨水一进门,通过眼神、动作的观察,心里就明白了大半,“倒还真有个合适的岗位,在前门那边。”
“那儿以前商户多,公私合营之后,好多街道的老办事员都被调去当公方经理了,现在基层岗位空缺,正招人呢。你是高中毕业,去了就定为 8 级办事员,行政 26 级,每月工资三十三块。”
“干满三个月转正,马上就能提一级,工资涨到三十七块五。这条件,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昊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这可太合适了!”
大前门离住的地方不远,何雨水有自行车,上下班来回方便得很。他心里清楚,虽说这岗位不算正式干部编制,但在老百姓眼中,这已经算是 “端上公家饭碗” 了。
在四九城,地位可不一般,街道主任都是正科级,能在这种地方工作,发展空间广阔。特别是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
何雨水也不用急着往上爬,反正过几年形势一变,机会自然就来了。单说这办事员的晋升之路,一路升上去,升到 1 级也不是没可能 —— 行政 19 级,月收入七十八块,比现在的工资翻一倍还多。
之前那些人干得好好的,为啥都跑去当经理了呢?
还不是因为公私合营后,公方经理待遇优厚,表面上脱离了行政编制,但收入可观。好多人冲着高收入去的,心里想着:干得好,以后还能调回来。
结果呢?大多数人根本不懂做生意,和私方经理整天扯皮,争权夺利,最后两边都没讨好。
何雨水心里也很高兴,这时王主任又补充道:“不过啊,你去了可得沉下心学习政策,前门那一片全是合营的店铺,事儿多着呢,稍不留意就会出差错。”
“您放心,我一定认真学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肯定第一时间来向您请教!” 何雨水回答得干脆利落,毫不含糊。李昊看在眼里,知道这姑娘不傻,反倒机灵得很。
在情满四合院这种环境里,最明智的生存之道是什么?
—— 尽快脱身,换个新环境。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上午九点,你直接来找我,我亲自带你过去!” 王主任干脆地拍板。
事情定下来后,李昊又说起另一桩事:“主任,今天我把家里的旧被子都翻出来了,打算重新弹弹棉花,做成新褥子。我家刚盘了火炕,正用得上。”
“您知道咱们这附近谁弹棉花的手艺好、靠得住吗?”
王主任微微一笑:“行嘞,你放我这儿吧,回头我就安排人处理。”
“那可太感谢您了!” 李昊顺手掏出五块钱递过去,“花多少钱您说了算。”
“没问题,肯定给你找手艺好的老师傅!” 王主任笑着接过钱,也没推辞。这倒不是她贪图这点好处,而是街道本身就有这类服务项目 —— 修房、缝衣、弹被、糊窗、扫街、清厕所等,都归街道管理,专门为困难户解决生计问题。
别小看这五块钱,实际上一床被子的加工费少得可怜,李昊给出的这份报酬,已经远超市场行情了。在如今这个年头,五块钱足够一个人吃整整一个月的饭。
对于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家庭而言,这简直就是救命钱!尤其是在当下灾荒的艰难时期,能拿出五块钱的人,那绝对称得上是大善人。
整条街道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让大家活下去。每天都有大量灾民涌入四九城,他们所求的不过是一碗热乎饭。像李昊、何雨柱这样有稳定工作的人,一个人的工资就能养活一大家子老小。
要是家里夫妻二人都有工作,那绝对算得上富裕家庭。单是李昊每月的供粮就有四十多斤,细粮粗粮搭配供应,还有一斤肉票,其他副食品也不短缺。
当下大家都觉得,肥肉才是最能补充体力的。毕竟人缺的就是油水、力气,肚子里没油水,走两步就浑身发软。
所以吃饭也得讲究方法,少食多餐,粗粮搭配青菜同样能填饱肚子,营养也跟得上,对身体还好。
李昊说完便起身告辞,拉着何雨水往外走。两人各自骑上一辆自行车,何雨水一边蹬车一边问:“李昊哥,咱们接下来去哪儿呀?”
“先去吃饭,吃完去琉璃厂转转。” 李昊早就计划好了,他想收些老物件,可自己啥都不懂,就想着先去了解下行情,弄清楚在那儿都用什么交换东西。
他打算用食物去换,又担心暴露,只盼着打卡的时候能获得 “鉴宝” 之类的技能。到时候用那些不好解释来源的粮食去换宝贝,稳赚不赔。
钱得留着以后用,不能都花在现在。他可不想一辈子只当个修车工!
“好呀!” 何雨水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能和李昊一起过周末,她别提多开心了。
两个年轻人,一人一辆车,穿梭在大街小巷,路上的行人见了,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要是到了八十年代,自行车随处可见,根本不稀奇。但在六十年代,谁要是能骑上一辆二八大杠,出门那可是相当有面子。
中午,两人吃了碗炸酱面,在当时,这顿饭算得上奢侈了。粮食如此珍贵,大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
吃完后,他们直奔琉璃厂。琉璃厂在四九城的西头,一进去,发现里面热闹非凡。毕竟是周末,大家没别的好去处,这儿就成了消遣的好地方。
等风沙一起,这地方估计就冷清了。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还早着呢。
造假这事儿,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古时候仿制的物件,如今也能当作古董售卖,价格甚至还不低。但李昊不想太显眼,他打算常来。要是现在表现得太外行,以后露出破绽就麻烦了。
他今天来的目的,就是看看大家都用什么交换东西 —— 是用钱,还是用粮食?
这一点至关重要。他手上确实有粮食,虽然数量不多,但通过每天打卡能积攒一些,每周还能多获得一些。
要是真能用粮食换东西,那就得弄清楚一斤白面能换什么,几两玉米面又能抵多少价值。
这事儿必须摸清楚,不然稀里糊涂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709/441472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