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毒火攻山(10)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对于江老师来说,他在“教授学业”和“解答疑难问题”两方面一向进行地非常顺利,很多老友都曾羡慕过他收下了那么一个聪明的学生。
但也正是因为学生聪明,她心中自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思维逻辑,平时不显,却在某些时候容易钻牛角尖,所以在“传授道理”这方面,江老师的教导工作一直延续至今,很能和其他教育界的工作者产生共鸣。
就像现在,章羽其实懂得、甚至也能够理解众人的做法,只是从她个人的角度出发,对这起案件中的“不完美受害人”始终心存隔阂。
这种想法乃是出于一个人的本性,并不由自己的思想随意控制改变。
“那就不要勉强自己了。”江连寒看着学生,温和表示:“你可以认为,我们的行动不是为了替哪一方当事人讨回公道,害人者自伤,也不需要外人来评判孰是孰非。”
章羽默然,她对自己的认知向来清晰又尖刻,知道自己的性格中存在缺陷,“偏激”和“敏感”并存,所以她才会钻入情绪怪圈,难以释怀。
江老师重操教育旧业,循循善诱道:“只是律法尊严不容挑衅和践踏,我们要做的是查清事实、掌握真相,警示社会公众不被允许触及的‘红线’,也要给真正的无辜者一个交代。”
“……好,”章羽蜷起的手指微微松开,低声道:“我明白了,老师。”
房门就在不远处,如果不是为了开导学生,江连寒也不会让学生跟过来送这一趟。
他摆摆手,知道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只温声嘱咐道:“今天跑了一天,回去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三山镇,镇如其名。
主要是由三座大山头组成的管辖区域,下面还附属了若干个无名的小山头。
镇子上人口不多,只有镇子中间修了条通往外界的柏油路,算不上多么繁华。
近几天,镇民们最常议论的话题就是——前山的山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是发现了什么危险物品,就是新闻上报道的那种,以前打仗时留下的炸弹和毒气。当官的怕出事,所以才把前山给封了起来。”有人信誓旦旦地讲着小道消息。
还有人持不同意见,“这两天市里派来了那么多警察,听说还有省里的大领导下来视察。要我说,根本就没什么危险,说不得是山里挖出了什么宝贝之类的,才搞得这么重视。”
“那前山村子里的几十号人呢?”也有人提起山中的原住民,表示不解,“那些当差的把前山围得严严实实,不让进也不让出,里面的人也没谁往外递个消息,难不成他们犯了大事,都被当差的抓了起来?”
“呸!”有性格泼辣的大妈啐了一口,“那帮子烂心肠的东西,抓起来也活该!一个个老不死的,还把女人当成个物件买卖,害了那么多好人家的姑娘,早就该遭报应了——”
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经过一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国内再贫穷的地方也有接触外界的渠道。
更多的见识让人不再蒙昧,进步的思想让人知道是非善恶,有人固守恶习,自然也有人对此深恶痛绝。
前山村仍旧在买卖人口的行为在当地虽然算不上大张旗鼓,但镇民们或多或少的也都有所耳闻。
只是同在一个小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些人只当是道听途说的假消息,很快抛之脑后;一些人知道实情却不想自找麻烦,于是保持沉默;还有一些人愤愤不平,却也由于各种原因无可奈何。
镇子上新鲜事少有,所以这两天大量的警车和其他不同的车辆进入三山镇,自然不可能完全瞒过镇民的眼睛,再加上封锁前山一整座山的动静,尽管还没有确切的消息透露出来,但周边居民已然是猜测纷纷,谣言满天。
而上面决定在一个偏僻镇子上建立临时据点,也实属是无奈之举:
第一,此地多山,从山市市区到达下面的案发地点,路程遥远,交通也非常不便;只有镇子上距离前山村相对较近,更方便调查案件情况。
第二,因为“全村被灭”一事太过骇人惊闻,加之后续发现的神经毒剂和病毒,山中情况不明,势必需要封起来,也必须留下足够的警力巡查;几十具的尸体放置在哪里都捉襟见肘,运输更是大问题,还不如一直放在这里,等案件明了,也可以直接火化安葬。
临时的太平间就建在镇子外围靠近前山的位置,通往这片建筑的路上设立了多个关卡,严防有人不知不觉地摸进来,发现里面的恐怖隐秘。
在来到三山镇的当天,章羽跟在老师身后,亲眼见到了遇害者的尸体。
四十三口人,四十三具尸体,四十三条人命。
包括两个幼儿,里面最小的那个还不到四岁,大一点的也才七岁多。
纸面上的文字永远比不上现实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偌大的空间里,一排排死尸陈列其中,一瞬间就会让人觉得这里已经和现实割裂开来,充斥着死亡气息的荒诞。
进来的几人神情肃穆,先集体默哀了两分钟,然后才开始了解情况。
“四十三个人里,有二十八个男性,其中十九个的骨龄都在四十岁以上,真正的年轻人非常少。”法医小组的临时负责人在一旁进行说明。
几十具尸体,需要一个个解剖过去,显然不是一两个法医能搞定的工作。
在调查组到来之前,安省已经紧急抽调了省内多地的法医、过来开始了初步的尸检工作。负责临时领导这些法医的,正是从省里调过来的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法医,在他的主持下,目前也已向上提交了多份颇具价值的尸检报告。
而从安省之外抽调来的专家里,显然也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他这会正和几位调查组的同事一样穿着防护服,先听着法医组长的讲解。
“所有死者的身体上都携带着病毒,虽然目前看来已经随着死亡失去了活性,但大家还是尽量做好防护,以防万一。”
调查组的负责人周组长点头慰问,“这两天辛苦你们了。”他看着隔间内还在进行解剖工作的其他法医,“我听说有个年轻人工作时不小心受了伤,他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这并不是问责。
实际上,一开始没摸清楚状况的不只一个人,来到这里工作的法医虽然进行了防护,但显然没有现在这样层层包裹的重视。直到一个年轻法医在解剖时划破了自己的手背,可能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这才给了众人一个警醒,连忙改进了工作流程。
隔着防护服,也能看见老法医脸上的苦笑,“已经做了全身检查,也打了阻隔针剂,万幸,没有查出感染。”
确实万幸,先不说梅毒、艾滋这些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单是“塔崩”毒剂,就可以通过直接的皮肤接触进行感染。再无畏的人,也不能拿命去赌一个病毒一定失活的可能性。
领导们的沟通还在继续,章羽站在解剖隔间的玻璃前,看到了解剖床上躺着的尸体。
那是一个脸色青白、满脸皱纹的中老年男性。
哪怕是离着一段距离、还隔了层玻璃和防护面罩,也能清楚地看见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几乎没有一块好肉——红斑、溃烂、肿胀……发皱的棕褐色的手臂和前胸处,无数糜烂的斑块占据着表面。
有的地方显得湿黏滑腻,似乎有液体覆盖在上面;有的地方明显脓肿胀大,撑起了周边皮肤,带着让人恶心的狰狞。
只是看着,就可以想象到,即便是在这个人还活着的时候,恐怕也是生不如死,浑身散发着浓重的恶臭。
经年累月,自己渐渐察觉不到异味,但在正常人看来,他可能和会动的尸体没什么区别。
而在前山村里,这人显然并不是个例。
*
年轻人巡山时一般并不会走得太远,基本都是当天返回住处。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一次,年轻人探索深山的途中遭遇了大雨。
山中的天气变化莫测,大雨从天而降,将林间变得雾蒙蒙一片,根本看不清前路。
此时已经下午,她距离那栋落脚的房子有四个多小时的脚程,按照原本的规划,她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踏上返程的路途,但现在也只好就近找个地方避雨。
这片区域是年轻人第一次踏足,她运气不错,很快就在附近发现了一个天然的岩洞,不深,但足以遮风挡雨。
雨势瓢泼,一直下到了晚上。
年轻人随身带着打火机,只是找不到干燥的木柴,也只好在黑暗中蜷成一团,安静地感受着洞外的电闪雷鸣。
大雨直到后半夜才渐渐停歇,山洞里渗进了一些水,好在她一直未曾闭眼,及时挪换了位置。
第二天一早,年轻人收拾利索准备回程。但还没走出几步,她耳边突然传来一道若有似无的呼救声。
年轻人抬头望了眼阴沉沉的天空,抬脚向着声源处寻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409/111110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