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毒火攻山(12)
虽说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火葬,但在很多地方还是流行着土葬文化。
尤其是老一辈子的人,大多都对“入土为安”和“落叶归根”这两点存在着极其重的执念。
陈老太太年轻时曾经出国留过学,文化水平较高,自然也对目前的政策导向有所了解,因而对于万老先生选择“土葬”一事似乎有些难为情。
她解释了前去扫墓的原因,“老家这边注重祭拜的习俗,前两天是老头子的百日祭,我想着,怎么也要给他烧些纸钱,让他在下面的日子能好过一些。”
国内南北地方的丧葬文化各有差别,安省地处南边,又多山水,对祭拜亡者传承着一整套复杂的规矩:除了传统的清明和中元两大节日,还包括了“三日祭”、“头七祭”、“七七祭”、“百日祭”等等。
说到这里,陈老太太轻轻叹了一声,又说起了独自一人的缘由:“孩子们都不喜欢讲究这些老传统,我也不想让他们再来回折腾,就自己去了。”
万老先生的祖籍就在山市三山镇,算是中医世家,年轻时也留过洋,后来娶妻生子,回国后就在大城市里安了家,一待就是几十年。等到退休后,儿女都有了自己的家业,他就携妻子一同回了老家隐居。
这些信息都是警方在近两天调查出来的,章羽在过来的路上也看过了申请下来的相关资料。
“您节哀,保重身体。”江连寒温声安慰着老人家,“过些时间,我也应当再去给老先生上柱香。”
陈老太太连忙推辞,“哎呀不用不用,您之前就已祭拜过了,老头子的坟落在山里,离得太远了些。”
知道万老先生过世时,江连寒曾亲自来过,但当时老人尚未下葬,他也只是在镇上的灵堂里祭奠了一回,还真不知道老人下葬的具体位置。
江连寒笑笑,顺着这话问道:“万老先生的坟茔为何落在了前山中?祖上是从那座山里出来的么?”
“是这样的。”老太太回忆道:“以前还没这个镇子的时候,他家也在那座山里讨生活,后来有了三山镇,才跟着搬到了镇上。”
“所以您二老这些年就回了前山隐居,也算叶落归根了。”江连寒点点头,“我听人说前山中只有一处村落,老先生的墓石也落到了那附近么?”
陈老太太手上挑拣橘肉表面的丝络的动作停了下来,她脸上的笑容被复杂神色所替代,沉默了一会儿,才又开了口,揭开了昔年的隐秘之事。
“万家本来就是前山村人,只是后来和村里人闹了矛盾,就搬离了村子,在山中一家独住,后来才又搬到了镇子上。”
“那看来当年的矛盾很是严重了。”
在当时那个年代,山中资源丰富,但更是危险重重。人们聚居在一起,其中一条就是为了彼此守候、抵御山中野兽。
万家人举家离开前山村,另寻住处,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极大的。
“唉,都是先辈的旧事了。”老太太说:“只是活人离开了,祖坟并未迁移,都还和前山村中的坟冢落在一处,老头子去前,不想离祖辈太远,就在茔地后头另寻了处好地方。”
章羽坐在老师身后,从见到老太太后就未曾说过两句话,她的手边放着完好的橘子和录音笔,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着这场名为“探望”的问询。
江连寒认真地倾听着,对此表示了理解:“也算是圆了老爷子的心愿。您那天祭拜完后,怎么想起去了前山村?”
“这……”老太太面露犹豫,似是不好说出口。
“没关系,陈老太太,我这次来不是以公家的身份,也不会让人去打扰万老先生的安宁,您大可放心。”江连寒语气诚恳,安抚着老人家的担忧,“老先生一生清白,值得后人的敬重。”
陈老太太自从报了案后就一直惴惴不安,生怕牵连到自家人身上。她知道江先生是个大人物,此刻听到了他给的保证,一时百感交集,眼角也有了些湿意。
章羽很有眼色地从包里掏出纸巾,先是推到了老师手边。江老师从中抽出两张,细心折叠整齐,这才递给老太太。
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让您见笑了。”
“是我们应该谢谢您,要不是您及时报了警、还始终把事情捂在心里,现在外面可能就要乱成一团了。”江连寒神色温和,这会儿比面前的老人家更像是一个长者,耐心抚慰着她的情绪,“想必您这两日心中的压力也不小,辛苦您了。”
一番安慰下来,陈老太太终于稳住了情绪,她仔细地描述起了当天的事情。
“老头子下葬后,我不想跟着孩子们去城市里,就还一直住在了前山中的小院中,那地方离老头子也近一些。”
“那天是老头子下葬后的百天,我腿脚没有前些年那么利索了,所以一大早的就出了门,走了很久,过了中午才走到他的坟前。”
虽然没有修路,但前山村几十口人,山里也有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通过外面。陈老太太在这条山道上走了好长一段,路上没碰见一个人影,她当时只觉得有些奇怪,却也不曾多想。
直到来到爱人坟前,“儿女们孝顺,给老头子修的坟很敞亮,只是离得远,不能时时清扫,每次过去都免不了有些杂乱。”
距离老太太上一次过来、也快要有两个月了,“但是这一次坟头上干净很多,好像刚有人清扫过一样,老头子的墓碑前,还放着一束有些干枯了的野花。”
这明显是有人祭拜过的情形,“我当时也想不到是谁,毕竟知道坟冢位置的人不多,也没有哪个还能亲近到瞒着自家人过来的熟人,我就想着,是不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来过,便寻去了村里准备问一问。”
结果却发现了……
“野花?”
寒冬腊月里,山间草木枯朽,哪里来的野花?
之前警方的重点都放在了了解前山村的情况上,并未关注到报案人本身。江连寒正是注意到了这个盲区,才会把今天的话题重点集中到了两位老人身上。
他问老太太:“那束野花现在还放在老先生坟前?您还记得花的种类吗?”
“确实还在那里,我想着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就没收拾起来。”陈老太太说。
她又慢慢地回想了一下记忆里的那束花,花枝已经干瘪,花朵也衰败了,但她觉得非常眼熟,像是常常见到一样。
是在哪里见过呢?
“虽然花已经败了,但能看出是原本是红色的,花瓣有些像是菊花……”
章羽写字的笔尖一停,一个花名呼之欲出。
老太太手上一紧,指尖掐破了橘肉,汁水四溅,她却无暇顾及,仓皇地抬头看向江先生,声音颤颤巍巍的:“那是……是红花!”
红花,别名草红花,是一种中药的名称,具有活血通经和散瘀止痛的主要功效。
如果这些听起来不熟悉,那它的另一种效果应该是广为人知的——红花,可导致滑胎流产。它在各种古代宫廷小说和电视剧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几乎和“麝香”齐名。
陈老太太觉得眼熟,是因为万老先生作为中医,自然经手过这种药材。
红花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全国各地都可以栽种培育,两位老人的院子外,也曾栽种过一片。而安省虽然不是红花的主产地,但山中植物种类千百,自然也有红花的零散生长。
只是为什么会有人在万老先生的墓前放上一束红花,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含义。
陈老太太被这个后知后觉地发现惊得心神不宁,江老师不厌其烦地沉着宽慰,让老人家慢慢地平复下心情。
*
病房门突然被敲响。
章羽看向老师,得到示意后,起身走到门前,拉开了掩着的房门。
外面,刚才的值班警察看见章羽后,让出半个身位,指了指身后的小护士,“护士来给老太太测血压。”
小护士带着医用的帽子、口罩,手上端着一个托盘,盘子里放着两个装满透明液体的玻璃瓶和一个手动血压仪,安静地站在门口等待进入。
赶得这么巧吗?
陈老太太方才的情绪起伏比较大,的确应该监测一下血压。
章羽侧身让了让,等小护士过去后,她才看向门边的警察,低声问道:“这是每天都有的安排吗?”
“不是。”那警察摇了摇头,解释道:“但是那个小护士从住院那天起就负责这间病房了,我们初步调查过,她的身份信息没问题。”
距离前山村惨案被发现、到今日也不过三两天的时间,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太复杂,很多事情还来不及细查。
在这种情况下,仍不忘调查镇医院中和报案人接触的医生、护士的信息,已经是警方非常谨慎警惕的表现了。
病房内传出了小护士和老太太交流的声音。
章羽若有所思,“她刚才说了为什么这会儿过来测量血压吗?”
便衣警察没有不耐烦,反而很欣赏这样的警戒心,回答道:“说是临时安排的检查。”
临时?
章羽心中莫名不安。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409/111110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