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4
西游取经的序幕,终于在李澄曦的强势干预下,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在大唐长安缓缓拉开。取经团队即将上路,而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这位“变数公主”精心编排的、融合了朝廷法度、民生实况与仙神算计的九九八十一难。
观音菩萨留下锦襕袈裟与九环锡杖,带着满腔的憋闷与一丝不安,离开了长安城。她隐隐觉得,那位昭莲公主的存在,将会是佛法东传路上最大的变数。
待观音离去,昭莲公主李澄曦却并未停下她的“多管闲事”。她深知,玄奘西行虽是定数,但若能了却其尘缘牵挂,或许能让他心境更为圆融,未来面对磨难时道心更坚,也更不容易被西方那套“四大皆空”彻底洗脑。
一日朝会之后,李澄曦“偶遇”时任户部侍郎的陈光蕊。
“陈侍郎,”李澄曦声音温和,似是无意间提起,“本宫前日于大慈恩寺偶遇玄奘法师讲经,观其相貌堂堂,法相庄严,心中敬仰。细看之下,倒觉得他与陈侍郎您眉宇间颇有几分神似呢。”
陈光蕊闻言一怔,心中莫名一动。他早年遇袭,虽被救回后官复原职,但对丢失幼子之事始终耿耿于怀,成为心底最深的一道伤疤。此刻听公主提及,不禁仔细回想玄奘法师的容貌,越琢磨越觉得那法师的眉眼鼻唇,竟真的与自己年轻时有七八分相像!而且,法师的年岁,似乎也与自己那丢失的孩儿相仿!
一个荒谬却又让他心跳加速的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难道玄奘法师就是我那苦命的孩儿?
他强压激动,恭敬道:“公主殿下说笑了,玄奘法师乃得道高僧,下官岂敢高攀。”
李澄曦微微一笑,不再多言,翩然离去。有些话,点到即止即可。
陈光蕊却再也无法平静。他立刻派人暗中查访玄奘法师的身世,几经周折,终于从当年收养玄奘的老僧处得知了“江流儿”的乳名与身世来历!
一切真相大白!
陈光蕊狂喜与悲痛交织,立刻赶往大慈恩寺,求见玄奘法师。
偏殿之中,当陈光蕊颤抖着拿出当年包裹婴儿的襁褓残片时,老法师浑身剧震,尘封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他与玄奘说明了他的身世。
父子二人相认,抱头痛哭。陈光蕊又将玄奘带回家中,与苦苦等待十数年的妻子殷温娇相见。一家团圆,悲喜交加,闻者无不落泪。
玄奘法师虽已出家,佛心坚定,但面对生身父母,那份血脉亲情与多年失散的愧疚感依旧汹涌澎湃。他感激父母生恩,更感念他们多年不曾再生育,多年寻找不曾放弃的深情。
然而,他已身入空门,更肩负西行取经的重任,无法承欢膝下。最终,他只能含泪叩别父母,发誓取经归来,再报亲恩。
陈光蕊与殷温娇虽不舍,却也深明大义,为儿子的宏愿感到骄傲,含泪送别。
了却这桩尘缘后,玄奘的心境果然更加通透坚定,对“众生皆苦”有了更深的理解,西行求法的决心也愈发纯粹。而这一切,都源于昭莲公主那看似不经意的一句“提点”。
西行使团出发之日,阵容浩大。不仅有玄奘法师及其弟子,还有朝廷派遣的护卫军士、精通西域语言的译官、绘制地图的匠作、记录风物的书记官等,完全是一支国家级外交勘探使团的规格。
然而,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使团队伍中,赫然出现了一架华丽却不失雅致的凤辇——昭莲公主李澄曦竟也要随行!
出发前几日,李澄曦私下找到李承乾一起和李世民商谈。
李世民大惊:“澄曦!西行路远,妖魔横行,你千金之体,岂可犯险?!”
“父皇,”李澄曦目光灼灼,声音清越,“您被称为‘天可汗’,万邦来朝,威加海内。然,儿臣以为,此名号尚不足以彰显我大唐之煌煌天威!”
李世民闻言,龙目一凝:“澄曦何出此言?”
“父皇请看,”李澄曦玉手一挥,一幅巨大的西域舆图在殿中展开,“西行之路,万里迢迢,国度林立,其中不乏强国,亦有诸多小邦。这些地方,或物产丰饶,或地处要冲,或民不聊生,苦待王化。”
她话锋一转:“如今我大唐国富民强,仓廪充实,甲兵犀利,更有父皇这般英主在位,太子哥哥年轻有为,正需历练。此乃千载难逢之机!”
李世民似乎猜到她想说什么,眉头微蹙。
李澄曦继续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煽动力:“儿臣愿为父皇与太子哥哥前驱!此番西行,明为取经,实为勘探!儿臣将详记各国山川险隘、兵力虚实、民心向背,所有情报,皆会通过特殊渠道,第一时间传回长安,直达太子哥哥手中!”
她看向一旁侍立的太子李承乾,早已被她潜移默化影响,变得锐意进取:“届时,请父皇允准太子哥哥总领一军,持节西征!儿臣在前方为其指明道路,提供情报,太子哥哥在后统揽大局,择机而动!或抚或剿,或纳为州县,或册封藩属!将父皇‘天可汗’之威名,真正烙印在西域万里山河之上!”
李世民听得心跳加速,呼吸都有些急促。开疆拓土,成就远超秦皇汉武的伟业,哪个帝王不心动?但他毕竟稳重,仍有顾虑:“澄曦,此议虽好,然主动兴兵,恐被诟病为穷兵黩武,有损天朝仁德…”
“父皇!”李澄曦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痛心疾首”,“您怎可如此想?!”
她指着地图:“您看看这些地方!龟兹、高昌、焉耆…乃至更远的波斯、天竺!多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贵族倾轧,赋税沉重,战乱频仍!我大唐乃礼仪之邦,仁德之师,岂能坐视不理?!”
“王师西征,非为侵略,实为解放!为传播王化!为将大唐的律法、秩序、富足带给那些苦苦挣扎的生灵!”
“更何况,”她狡黠一笑,“周边诸国,无不仰慕大唐风华,渴望并入版图,成为天朝子民! 您信不信,许多地方的百姓,怕是早已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咱们这是顺应天命民心!”
她最后使出了“杀手锏”,眨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李世民:“父皇,想到西域还有那么多受苦受难的百姓,儿臣就睡不着觉!您睡得着吗?您这‘天可汗’的称号,难道不该实实在在地庇护他们吗?”
李世民被女儿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得晕头转向,尤其是最后那句“睡不着觉”,简直是在拷问他的良心和虚荣心!再联想到如今大唐在女儿帮助下那恐怖的国力——百姓富足,府库充盈,军队精锐,科技发达,世家被商会和不夜城绑定,太子也被培养得颇有手腕,似乎真的可以试一试?
他看向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眼中燃烧着熊熊的野心与斗志,显然已被妹妹完全说动,恨不得立刻提兵西进!
“父皇!儿臣愿往!必不负父皇与妹妹重托!为我大唐,开万里疆土!”李承乾激动请命。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了决心,豪情顿生:“好!既如此,朕便准奏!澄曦,你为西行先锋使,总揽勘探事宜!承乾,朕命你为征西大元帅,总领陇右、安西诸军,筹备粮草,调兵遣将!待澄曦情报传回,便可相机而动,犁庭扫穴!”
“朕要这西域万里,尽入大唐版图!朕要这‘天可汗’之名,实至名归!”
李澄曦所言非虚。如今的大唐,在她的种种“梦授”奇策下,早已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民生富足:高产作物推广,水利兴修,百姓家有余粮,安居乐业。
百业兴旺:造纸、印刷降低知识门槛,水泥官道联通南,火车轨道更是能大批量运送将士,各类“皇家工坊”产出精美商品,取消贱籍,释放劳力,大唐不夜城更是汇聚天下奇珍,奢华无比,疯狂吸纳着世家与富商的财富。
文化自信:国力强盛带来极强的文化向心力,诗文鼎盛,万国来朝学习,大唐子民无比自豪。
军力强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
周边小国对大唐羡慕无比,许多小邦的百姓甚至贵族,都真心渴望能并入大唐,享受富足安稳的生活。所谓“王师西征,箪食壶浆”并非完全虚言。
使团最前方,是骑着白马、心怀弘法的唐僧玄奘。
队伍中间,凤辇之内,昭莲公主李澄曦掀开车帘,望着西方,嘴角勾起一抹掌控一切的弧度。
“取经?当然要取。但这沿途的江山!我大唐,也要了!”
她仿佛已经看到,当唐僧千辛万苦取回真经,满怀希望地东归时,会惊讶地发现——“哎嘿?怎么这高昌城插着我大唐的旗帜?”
“这龟兹国的王怎么在给我太子哥哥行礼?”
“这流沙河?怎么变成我大唐的内河了?”
“等等!这灵山脚下怎么也有个‘大唐西域都护府’?!”
“佛经到了?好的,请先至都护府备案,并接受《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学习…”
西游的故事,在昭莲公主李澄曦的强势主导下,彻底滑向了一条“取经路上顺便把地盘都给占了”的彪悍道路。佛门东传的气运,注定要与大唐西扩的国运,紧密地纠缠在一起了。
另一边,观音菩萨回到灵山,将大唐所见所闻,尤其是那位横空出世、处处掣肘的昭莲公主李澄曦之事,禀报给了如来佛祖。
接引、准提知道后,脸色疾苦更甚。
“李澄曦…昭莲公主…”如来佛祖眼眸低垂,手指微微掐算,随即闪过一丝了然与无奈,“原来是她,莲蕊师妹,她竟投胎去了大唐,还成了公主…”
“莲蕊?通天师叔门下那个最得宠的小弟子?”观音菩萨一惊,“她这是要做什么?阻我佛法东传吗?”
如来佛祖摇头苦笑:“她并未直接阻止取经,反而促成了使团西行。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让这东传之路,变得更符合‘规矩’,更利于大唐朝廷罢了。她如今是转世之身,失了记忆,所作所为皆符合其凡间身份与利益。我等若强行对她出手,便是干涉凡人王朝,沾染大因果,更是同时打了三清师伯、女娲师叔乃至后土娘娘的脸面。师祖也不会允许。”
接引准提相视一眼,更是郁闷。那李澄曦公主简直就是个“因果刺猬”,碰不得,说不得!她一切行为都在天道规则与凡间法度内,偏偏又能处处给佛法东传添堵!
“罢了,”准提佛母无奈道,“既如此,便由她去吧。西行路远,劫难重重,她一介凡人,未必能全程跟随。待使团进入险地,她自然知难而退。后续劫难,再按计划行事即可。”
如来佛祖与观音菩萨皆默然点头,目前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他们只盼着这位“小师妹”早点受不了西行苦楚,自行回长安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37/442357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