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年代孤儿13
新来的女知青见众人都不理她,脸上的怒意更浓,拔高声音质问道:“你们这些老知青就这么欺负人?连点照顾新知青的样子都没有,不知道互帮互助吗?”
这话一出,知青们都停下筷子,莫名其妙地看了她一眼。
谁也没搞懂,她口中的“互帮互助”,到底什么意思。
众人懒得跟她争辩,低下头继续吃饭,碗里的饭菜可不能浪费。
倒是和她一起来的另一个女知青,看出了尴尬,悄悄给她盛了碗红薯粥,又递过去一个窝窝头,小声劝道:“先吃饭吧,有事儿吃完饭再说。”
这女知青接过碗筷,不情不愿地夹了口小青菜,刚嚼了两下,就“噗”地吐了出来,皱着眉抱怨:“这菜怎么这么咸?能吃吗?”
众人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平时下地干活出汗多,盐份流失快,所以做饭时总会多放一点盐。
虽说比平时家里的菜咸些,但绝对在能接受的范围里,算不上难以下咽。
可没人想跟她解释,眼下粮食紧张,能有口热饭吃就不错了,大家平时都是吃到半饱就停筷,能多吃一口都是赚的,哪有功夫挑三拣四。
女知青见没人理她,嘴里又咸得发苦,端起红薯粥喝了一口,结果又“哗啦”一声吐回碗里,语气里满是嫌弃:“这粥怎么一股泔水味儿?也太恶心了!”
知青们心里都在腹诽:可不就是这个味儿嘛!
知青院的锅小,平时都是上面蒸窝窝头,下面煮粥。
蒸窝窝头时滴下来的面水混进粥里,味道自然带着点面渣的糊味,大家早就习惯了,哪有她说得那么夸张。
女知青接连碰壁,脸色更难看了,气冲冲地揪了块窝窝头塞进嘴里,刚嚼了两下,又猛地吐在地上,大声嚷嚷:“这是人吃的吗?这么喇嗓子,想硌掉我的牙吗?”
其实现在的窝窝头已经算精细的了!
刚来时,包谷面磨得粗,吃起来确实喇嗓子,后来有知青跟大队长反映。
大队长担心城里娃吃不了苦,特意找关系弄来一台细磨机。
现在的包谷面细腻多了,只有一点点粗糙感。
要是现在再跟大队长说“喇嗓子”,他恐怕能直接一脚把人从大队部踢回知青院。
众人看着她浪费粮食的样子,都有些不满,却没人开口。
倒是和她一起来的男知青,从始至终没说一句话,端着碗一口一口地把饭菜吃完,连碗底的粥都喝得干干净净,比这女知青懂事多了。
众人吃差不多后放下了碗筷,胡长喜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首先,欢迎三位新知青来咱们知青点。”
话落,他顿了顿,等着大家鼓掌,结果院里一片安静,没人抬手,气氛瞬间有些尴尬。
胡长喜轻咳一声,赶紧接着说:“既然来了,大家就先自我介绍一下吧,以后都是一个院里的人,也好互相照应。”
“我先来,我叫胡长喜,是咱们知青点的负责人。”他说完,看向旁边的翠姐。
“王翠翠,女生这边的事儿可以找我。”翠姐言简意赅。
“王兵。”男知青就说了两个字,便没了下文,众人等了几秒,见他确实没补充的意思,只好继续。
“张秀。”另一个女知青也简短地报了名字。
…
轮到新知青,个子高些的男生先开口:“我叫段磊,今年18岁,从A市来的。”
紧随其后的女生下巴微抬,语气带着几分傲气:“姚瑶,17岁,也是A市的,我爸可是军区的。”话里的炫耀藏都藏不住。
最后一个女生轻声说:“我叫宋影,17岁,同样来自A市。”
等所有人都介绍完,胡长喜才说起吃饭的事:“目前我、翠姐、王兵、张秀是搭伙吃饭,主要是口味合得来;另外四位知青是单独吃的。
你们三位新知青,打算怎么安排?”
这话一出,老知青们心里都暗笑。
好家伙,本来该问“想单独吃还是跟大家一起”,结果胡长喜直接把新知青归为“另外安排”,明摆着没打算主动邀请他们入伙。
段磊倒是机灵,立刻看向胡长喜,语气诚恳:“胡哥,我能跟你们搭伙吗?我不太会做饭,怕自己做的没法吃。”
胡长喜转头征求翠姐、王兵和张秀的意见,三人都点头同意,他才笑着说:“行,那你就跟我们一起。”
姚瑶见状,立马不服气地提高声音:“我们新知青刚过来,什么都不熟悉,你们老知青就不能多照顾一下吗?难道就只带他一个?”
可她喊了半天,没一个人接话,谁也不想跟这么娇气又爱挑事的人搭伙。
姚瑶见没人愿意带她和宋影,只好不情不愿地说:“那我跟宋影自己开火。”
解决了吃饭问题,胡长喜又看向住房:“现在说说房子的事,姚瑶,你和周洁的房间,你们俩怎么商量?”
姚瑶立刻指向周洁的房间,语气笃定:“我就要住那儿!”
夏天坐在一旁,悄悄看向周洁,用手比了个数“钱”的手势。
周洁和杨柳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周洁清了清嗓子,开口道:“那房间我刚住进来时,到处都是厚厚的灰尘和蜘蛛网,我扫了整整一下午,又擦了三遍才干净。
屋里的小桌子、小柜子,都是我自己花钱买材料收拾的,就连外面的灶台,也是我托了老乡的人情,花钱买砖请人搭的。
你现在让我搬,总得给点补偿吧?我也不多要,20块,我立马就搬。”
姚瑶眼睛一瞪:“你也太坑了吧!一个破房间要20块?”
杨柳立刻拉着周洁就要走,语气强硬:“不愿意就算了,谁还逼着你要了?”
姚瑶见状,咬了咬牙,她是真不想住堆着杂物的边房,只好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抽出两张10块的甩给周洁:“20就20,给你!”
胡长喜见事情解决,又补充道:“明天新知青不用上工,记得去大队部借粮食。要是想吃好点、多点,也可以自己拿钱买。
以后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找……大队长就行。
没别的事,大家就散了吧!”
众人各自拿着碗筷去洗,夏天、杨柳和莫云则主动留下来帮周洁搬家。
收拾东西时,周洁好奇地问夏天:“你刚才为啥让我同意搬家啊?我本来还想跟她争来着。”
夏天心里暗想:就你个路人甲,跟女主硬刚,纯属找不痛快。
但嘴上却笑着说:“我妈说了,别跟傻币论长短!”
周洁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一本正经地说:“咱妈说得对!跟她计较,掉价!”
一句话逗得几人笑作一团,搬家的累也消散了大半。
等把家具、行李都搬到周洁的新房间,姚瑶突然冲了过来,看着空荡荡的旧房间,不满地喊道:“你们怎么什么都搬走了?就剩个空房子,我怎么住?”
夏天挑眉反问:“那你的意思是,想用周洁用过的旧家具?”
姚瑶瞬间愣住,她最嫌弃别人用过的东西,哪会愿意用旧的?
她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转身就要走。
周洁却叫住她,语气清晰:“对了,后院菜地里种的白菜和萝卜,也是我之前种的。你要是想吃,记得拿钱来换,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收拾完周洁的新家,夏天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却没立刻睡着。
她脑子里反复琢磨着姚瑶的事,按原有的认知,姚瑶父亲有一定权力,就算没了之前的工作,也该能找到其他出路,怎么会沦落到下乡当知青?
“难道是重生了?”夏天忽然想到这一点。
如果姚瑶没重生,大概率还会和那个凤凰男纠缠不清,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可即便重生,以她家的背景,也不该被派到这么偏远的村子,这实在说不通。
“想不通就不想了。”
夏天甩了甩头,明天还要上工,与其纠结别人的事,不如操心自己的活计。
她想起地里的土豆已经长高,明天大概率要给土豆打顶,得提前准备个铁指甲指套,干活能省不少劲。
等新知青们上工,第一次跟着去地里。
刚到地头,姚瑶就直接找大队长,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大队长,有没有轻松点的活?我体力不太好,重活干不了。”
这话一出,周围的知青和村民都暗自咋舌。
这哪是来下乡的,分明是来了个“祖宗”。
大队长倒也没生气,指了指不远处的草地:“打猪草轻松,就是有要求,一天最少得打两筐,记两分公分。”
姚瑶立刻点头:“可以,那我就打猪草。”
宋影也赶紧跟上:“我也去打猪草!”
大队长满意地笑着点头。
对这种不愿干重活的知青,主动选择打猪草反倒省心。
至少不会在庄稼地里瞎折腾,免得祸祸了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
当天的主要任务是给花生地除草,夏天看着地里的杂草,心里偷偷乐:“又能偷懒用小耙子了。”
她从空间里换出一把小巧的铁耙子,除草又快又干净,比用手拔省力多了。
入秋之后,天黑得越来越早,大家也开始忙着囤冬天的柴火。
每天下午下工,知青们就会三三两两约着去后山打柴。
可去的次数多了,总能在后山看到姚瑶和宋影的身影。
她们俩手里什么也没有,只是在林子里转悠;
有时候还能看到段磊,他倒是会砍些柴,却总往偏僻的地方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三个新知青不简单,心思根本不在干活上。
但大家都心照不宣,谁也没说破,只当没看见。
毕竟都是知青,没必要多管闲事。
晚上回到知青院,夏天做了辣椒炒茄子,就着窝窝头吃。
茄子吸满了辣椒的香味,软糯入味,刚端上桌,姚瑶就凑了过来,盯着盘子里的茄子,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17/442366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