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士林哗然与商贾狂欢
徐州,下邳城。城内最热闹的“悦来”茶楼。
客满,茶香四溢。
说书人老钱照例一拍惊堂木,清嗓,却未如常开讲那听腻的《霸王别姬》。
茶客们好奇望来。
老钱小心翼翼从怀中取出一份折齐的《淮安旬报》展开,神色十分郑重。
“列位看官,今日老朽不说陈年旧古。且说说这新出新鲜物事——《淮安旬报》。
此物包罗万象,天上地下,各方大势,农工商医,奇闻趣谈,尽在其中!”
茶客们先是一愣,随即哄笑。
“报纸?何物?能比得上老先生您的楚汉争雄?”
“就是,农工商医,能有啥看头?”
“老钱,莫卖关子,快开正本!”
老钱不答,目光扫过报纸头版,深吸一口气,用带浓重徐州口音的官话朗声念道:“头版头条:曹操吕布兖州激战,濮阳粮尽,易子而食。”
此话一出,喧闹的茶楼静下一半。
兖州战事,大家略有耳闻,然详情如何,却知之不详。
老钱依报将濮阳攻防惨烈、城内粮绝、百姓易子而食的骇人细节娓娓道来,绘如亲见。
最后,他念出那段石破天惊的点评:“曹孟德世之枭雄,吕奉先轻狡反复。二虎相争,徒耗兖州民力。百姓何辜?”
满堂寂然,落针可闻。
唯闻窗外街市隐约嘈杂。
那血淋淋的细节,那直指人心的“百姓何辜”,如重锤敲在每个听者心上。
同情、恐惧、难言的愤怒于无声中蔓延。
良久,才有人喃喃低语:“妄议时政,大逆不道……可……可说得在理啊……”
又有人急不可耐催促道:“老钱!别光念这个,快念念那农工版。说的啥?听闻淮安新肥能增产六成?是真是假?”
另一人叫嚷:“先说说商务版!盐价!快念盐价几何?”
老钱依言翻页,找到相关内容,大声念出化肥、新农具用法效果,念出淮盐、棉布那低得令人咋舌的公开价目。
茶楼彻底炸了。
“增产六成!当真?”
“这盐价比市面低了快一半!怎么可能?”
“淮安……淮安在何处?怎么去?这糜家商队去哪找?”
“老夫要买报,钱先生,这报纸何处有卖?”
类似场景,数日间于徐州、豫州、淮南各地大小城镇不断上演。
酒肆、驿站、码头,凡识字之人得一份旬报,便可成众人焦点。
《淮安旬报》以惊人速度蔓延。
……
士大夫精致书房内。
几位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的名士正传阅一份《淮安旬报》,表情如吞苍蝇。
“简体字?俗体字?俚俗不堪!亵渎文字,亵渎斯文!”一人痛心疾首,指戳纸张。
“还有这鬼画符般的标点,成何体统!圣贤文章,要这玩意何用?”另一人拂袖,面露鄙夷。
“狂妄,竟敢如此点评天下英雄。这淮安侯刘骏,不过一侥幸得势的宗室疏脉,安敢如此?”
一人却指着农业版,迟疑道:“然则,此堆肥沤肥之法,观其步骤,似确有其理。若真能增产……”
另一人则死死盯着商务版,目光闪烁:“糜氏商队……淮盐这价钱若是真的,其中利润……”他下意识心中开始盘算。
一群人慢慢沉默下来。他们的目光在报纸上逡巡,眼神复杂。
这些人嫌文字粗俗不雅,鄙其形式离经叛道,却无法忽视其内容蕴含的惊人价值。
……
兖州,曹操府中。
曹操捏着一份皱巴巴的《淮安旬报》,脸色不美。
“濮阳之事,细节详尽至此。”他眼中寒光一闪,“刘仲远,远在淮安,竟有此等耳目?”
“神通不小啊。”
下方谋士荀彧微皱眉,拱手道:“明公,此报传播极速,流毒甚广。天下人如今恐皆已知濮阳之事,此于明公声望有损。
且其商务版,几为淮安货物张目,糜竺商队借此报大肆宣扬,低价倾销,冲击各地市价,拉拢人心。”
是啊,我才小小生发了一笔,你便将价格挂到明面上来?天底下,有谁如此做生意的?还有信誉吗?还有公道吗?
曹操冷笑一声,将报纸摔在案上:“简体字,标点……雕虫小技,惑乱天下耳目,欲坏文字一统之根基!”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查!彻查这报纸消息之源头在何处?淮安情报如何传递?给吾挖出来!”
临了他补充一句:“传令,有探得淮安纸张制造法、“临摹法”者,重赏千金!”
……
邺城、襄阳、南阳、许都……一份份《淮安旬报》如投湖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以这时代难以想象的速度和范围流传。
随即,士林哗然,骂声一片,却又忍不住偷偷收藏研读,关注那“离经叛道”的后续。
商贾更是为之疯狂,他们追逐着报纸上透露的每一个商机和那低得惊人的货价。其结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通往淮安的道路上商队络绎不绝。
而对于底层识字者来说,报纸也是书籍的一种。知识、信息,何等宝贵,淮安侯竟然堂而皇之,公之于众。简直是太慷慨了。
淮安,侯府书房。
糜竺笑容满面,将最新呈上的账册恭敬放于刘骏案头。
“侯爷。旬报一出,效果惊人。各地订单如雪片飞来。盐、皂、布匹、琉璃……询问者络绎不绝。现有库存几乎为之一空。各大工坊日夜赶工,仍供不应求。糜氏商路借机已扩至各州腹地。”
刘骏翻动账册,其上数字飞速增长,十分惊人。
“很好。”他合上账册,“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招募更多民夫,加紧培训工匠。”
他走至窗边,望城外愈发繁忙的道路上,车马人流如织。
“刘备那边,近日有何反应?”
徐庶上前一步,禀告道:“刘使君至今未曾公开表态。但其麾下孙乾、陈登等人,皆已设法购报阅览。徐州境内各士族,往来淮安采购货物、打探消息者,数之不尽。广陵港,更是焦点。”
刘骏轻轻笑了笑。
刘备除了沉默,能有何作为。
报纸掌控舆论,商路掐住经济命脉。
这徐州,真正的话语权正在悄然转移。
“下一期报纸,头版给我留白。我另有用处。”
“诺。”徐庶躬身应命。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01/442840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