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双姝得车喜若狂,南锣鼓巷邻居们的羡慕
林雪欢呼一声,灵巧地侧身坐上横梁,小手紧紧抓住车把。
何雨水则有些羞涩又激动地,侧坐在后衣架上,双手小心翼翼地,扶着林栋军大衣的腰侧。
林栋蹬起自行车,载着两个满怀期待的少女,在冬日略显空旷的街道上疾驰而去,清脆的车铃声,和少女们压抑不住的欢笑声,划破了寒冷的空气。
接下来的采购场景,堪称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视觉盛宴”,和“消费狂欢”!
三人首先直奔百货大楼的成衣柜台。林栋大手一挥,根本不同价格,直接对那个原本爱答不理、此刻看到他们三人气势不凡
主要是林栋的气质,而略显紧张的售货员说:“同志,劳驾,给这两个妹妹,一人挑两身最好的、最时兴的过年穿的新棉袄、新棉裤!
要厚实暖和、面料结实的!再配两双里面絮着新棉花的新棉鞋!”
他又指着玻璃柜台里那种鲜艳的、女孩们梦寐以求的红头绳:“那种红头绳,来两对!挑颜色最鲜亮的!”
售货员不敢怠慢,连忙从柜台底下,拿出压箱底的好货色——虽然不是绫罗绸缎,
但也是当时顶好的咔叽布和厚棉布,颜色是难得一见的鲜艳的枣红色,和翠蓝色。
林雪和何雨水看着那些崭新、厚实、颜色鲜亮(以当时的标准)的棉衣棉裤,眼睛都直了,激动得小脸通红,像触摸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摸摸这个,看看那个,
简直不敢相信这些漂亮衣服,即将属于自己!
接着是重头戏——买自行车!来到专门柜台,林栋指着两辆崭新的、小巧玲珑、闪着黑色烤漆亮光的二六女士飞鸽牌自行车,
对目瞪口呆的售货员,和周围渐渐围拢过来的、眼中充满羡慕的顾客,用一种平淡却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这两辆,我都要了。”
他甚至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在这个年代,堪比黄金的自行车票!
要知道,这年头,买一辆自行车,不仅需要攒很久的钱,更需要极其稀有的票证!一次性买两辆女式自行车,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周围的人群发出阵阵抑制不住的惊叹,和羡慕的议论声。
“嚯!真阔气!”
“谁家啊这是?一下买两辆女车!”
“瞧见没,飞鸽的!还是新的!”
林雪和何雨水看着那锃亮的车把、漆黑的车架、转动起来哗哗作响的链条,激动得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小手紧紧握在一起,指尖都在发抖。
她们真的有自行车了!还是崭新的!以后可以骑着它上学放学了!
最后是食品采购。糕点柜台、糖果柜台…林栋如同后世在超市扫货一般,指着玻璃柜里各式各样的点心(桃酥、鸡蛋糕、江米条)、
水果硬糖、甚至还有难得一见的大白兔奶糖,对眼睛发直的售货员说:“同志,这个,这个,还有那边那种,每样给我称一斤!用牛皮纸分两包包好。”
很快,柜台上就堆起了一座,用牛皮纸和纸绳包扎好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点心包,和糖果包的小山。
毕竟这年头,能像林栋这样“壕无人性”地,采购这些稀罕吃食,简直堪称奢侈!
采购完毕,林栋那辆二八大杠的前梁上,挂满了点心包,后衣架上捆着新衣服包,车把上还挂着装糖果的网兜。
他自己推着这辆“满载而归”的车,让林雪和何雨水一人推着一辆崭新的、闪闪发光的女式自行车,车把上也挂着给林母买的东西。
三人形成一道极其引人注目、招摇过市的风景线,在无数路人羡慕、嫉妒、惊叹、探究的目光洗礼中,浩浩荡荡地返回四合院。
这一路,林雪和何雨水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幸福、激动和自豪的笑容,胸脯挺得高高的。
她们推着的不仅仅是自行车和新衣服,更是栋哥给予她们的、在这个艰难时,世中弥足珍贵的温暖、底气和尊严。
而林栋看着她们快乐得,像两只飞出笼子的小鸟般的模样,心中也充满了巨大的满足感,和一种“值了”的畅快。
在外,我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魔头”,是轧钢厂保卫处的铁腕处长;
在家,我就是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顶梁柱。这笔“投资”,太值了!
两辆崭新的、车把和轮圈闪着乌黑油亮,金属光泽的二六女士飞鸽牌自行车,由林雪和何雨水分别小心翼翼地、如同捧着易碎珍宝般推着。
三辆自行车,加上车把上挂着的、后架上捆得结实实的、用厚实牛皮纸。和纸绳精心包裹的新衣服、糕点和糖果包,
组成了一支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堪称“惊世骇俗”的奢华车队,缓缓驶入了南锣鼓巷。略显狭窄而嘈杂的街道。
这景象,简直如同在死水潭里。投下了一块千斤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南锣鼓巷本就是。四九城里有名的居住区,人口稠密,这个点儿正是上午最热闹的时候。
有穿着工装、拎着铝饭盒匆匆赶往工厂的工人,有挎着菜篮子、脸上带着为一天口粮。精打细算神情、准备去合作社排队抢购的大妈大婶,
还有一群群光着屁股、拖着鼻涕在街边冻土上追逐打闹、发出刺耳尖叫声的顽童。
当林栋这支由三辆自行车。其中两辆是崭新的女车。和大量显眼物资组成的“豪华车队”。不紧不慢地出现在巷口时,
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抽走了空气中的嘈杂,几乎所有行人的动作都停滞了半拍,
随即,各种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般,齐刷刷地聚焦过来!
“哎哟喂!我滴个老天爷!快瞅瞅!那是…那不是后街老林家的那个大小子吗?轧钢厂的那个…林处长?”
“可不是他嘛!嚯!好家伙!这…这三辆自行车?两辆是全新的!瞅那商标,飞鸽的!还是女式车!”
“了不得!真真了不得!林处长这是…这是捡着金元宝了还是咋的?一口气置办两辆新车!这得花多少钱呐!”
“钱?老哥,关键是票!自行车票啊!那玩意儿比钱还金贵!
咱胡同里老张家,攒了三年钱,托了多少关系,到现在也没弄着一张票呢!林处长不愧是当大官的,这路子就是野!”
“啧啧,你们看,前面横梁上坐着他亲妹子林雪,后头坐着中院老何家那个小丫头雨水…
这架势…这是给俩姑娘都配上专车了?老天爷,这…这也太惯着了吧?谁家姑娘有这待遇?”
议论声、惊叹声、倒吸凉气声、还有掩饰不住的羡慕,和嫉妒的嘀咕声,如同夏日池塘边的蛙鸣,
从巷子的各个角落,窸窸窣窣地响起,继而连成一片。行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有的干脆站在路边,毫不避讳地用直勾勾的眼神,打量着这支招摇过市的车队。
那眼神里,有纯粹为这难得一见的“盛况”而惊叹的,有对林栋的能量感到敬畏的,有看着新车流露出赤裸裸渴望的,
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心里泛着酸水、暗自撇嘴嘀咕“显摆什么”、“烧包”、“不定怎么来的呢”的阴暗心思。
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能在这个买斤肉都要凭票、买辆自行车堪比后世,买辆豪车的年代,一次性拿出两辆崭新的、还是稀有的女式自行车,
这背后所代表的权力、门路和实力,绝对是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难以想象的。
林栋作为红星轧钢厂保卫处副处长,在这南锣鼓巷本就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经此一事,他的名头和神秘色彩,恐怕更要添上几分了。
面对这些如同探照灯般聚焦而来的、混杂着各种情绪的目光,林栋面色平静如水,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丝毫波澜。
他只是偶尔对几个相熟、主动堆着笑脸,打招呼的邻居微微颔首,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恰到好处的礼节性笑意,
既不失了礼数,又保持着一种令人不敢轻易靠近的、上位者的矜持与距离感。
炫耀?这种低级趣味,还不值得我林栋费心。真正的实力,从来不需要自己嚷嚷,旁观者的反应自然是最好的证明。
他内心享受的,并非这种虚浮的注目礼,而是那种能够凭借自身能力和地位,让家人过上远超这个时代,平均水平的优渥生活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掌控感和满足感。
至于票据来源?正如用户所洞悉的,以他林栋如今的身份——堂堂红星轧钢厂保卫处副处长,与李怀德、杨卫国等厂领导平起平坐的存在,
通过正规渠道搞几张自行车票,简直是易如反掌。这完全符合规定,合理合法,不存在任何值得质疑的地方。
而他两个月前,为自己购置的那辆二八大杠,此刻依旧保养得锃光瓦亮,一尘不染,更是无声地彰显着他对物品的爱惜,和这些“大件”的过硬质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878/439526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