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我,六岁,给祖龙喂药造反 > 第18章 精盐提炼之法

第18章 精盐提炼之法


扶苏醒了。

这个消息如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东巡队伍上空多日的阴霾。在华佗的精心调理与嬴政无微不至的照料下,他的身体日渐好转——虽仍显虚弱,却已能下床行走。

比身体恢复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前的扶苏,温文尔雅中带着几分优柔寡断,眼神里总萦绕着化不开的忧郁与迷茫;如今的他,眼眸清亮而坚定,那场生死考验与同父亲推心置腹的谈话,彻底让他褪去了青涩。他终于明白,治理庞大帝国仅有仁慈远远不够,还需铁血手腕与不被情感左右的理智;也渐渐读懂了父亲那些看似“残暴”的举动背后,隐藏的深意与无奈。

这日天气晴朗,车队在一处风景秀丽的河边安营扎寨。扶苏在蒙恬的搀扶下走出马车,呼吸着带着水汽的新鲜空气。不远处,嬴政正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坐在河边,手指着河里游动的鱼儿,不知说着什么,父子俩的笑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画面温馨又和谐。

扶苏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他知道,那个小男孩就是自己素未谋面的弟弟赵小衍,是朝堂上一言定李斯、胡亥命运,拿出亩产数千斤神物的“仙人弟子”,更是在自己最绝望时劝说父亲、救自己一命的恩人。对这个弟弟,他心中满是好奇与感激。

整理好衣冠,扶苏缓步走向河边,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嬴政见他过来,笑容愈发温和,“感觉如何?身体好些了吗?”

“回父皇,已无大碍。”扶苏应声,目光落在嬴政怀中的赵小衍身上。

赵小衍也在好奇地打量着他——眼前的扶苏比想象中更英俊,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即便大病初愈,也难掩与生俱来的贵气。他从嬴政怀里跳下来,甜甜地喊了一声:“大哥。”

这声“大哥”让扶苏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他蹲下身,轻轻摸了摸赵小衍的头,温和笑道:“你就是小衍吧?这次,多亏了你。”

“大哥说的哪里话,我们是兄弟嘛。”赵小衍一脸天真地答道。

看着两个儿子和睦相处,嬴政心中别提多欣慰——这才是他想要的家庭,才是大秦未来该有的模样。“扶苏,你来得正好。”嬴政开口,“朕正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父皇请讲。”

嬴政指着不远处农田,缓缓道:“朕打算在全国推行小衍所说的‘精耕细作’之法,设立‘农部’专门掌管天下农事;同时建立官员‘绩效考核’制度,以粮食产量与人口增长作为地方官员升迁的主要标准。朕想问你,此事可行吗?”

这是对扶苏的考校,嬴政想看看经历蜕变后的他,政见是否有所改变。若是从前的扶苏,恐怕会搬出儒家“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理论反驳,可这次,扶苏却陷入了沉思。

他认真思索许久,才缓缓开口:“回父皇,儿臣以为,此二策乃是强国富民之良方,利在千秋、功在社稷——儿臣全力支持。”

这番回答让嬴政与蒙恬都愣住了,尤其是嬴政,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那个从前总与自己“唱反调”的儿子,竟会如此干脆地支持自己的决策?“你……你真的这么认为?”他有些不确定地追问。

“是。”扶苏眼神无比坚定,“父皇,儿臣从前只读圣贤书,总觉得治国之道在于教化,只要让百姓知礼仪、明廉耻,天下自然大治。但这次经历让儿臣明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让百姓吃饱肚子,才是治国的第一要务。小弟所献神物与精耕细作之法,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温饱;官员考核制度,则能驱使官吏真正为民办事。二者相辅相成,必能让我大秦国力蒸蒸日上。至于那些空谈误国的儒生之言,儿臣以后不会再听了。”

一番话掷地有声、条理清晰。嬴政听完,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看着眼前的扶苏,仿佛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继承人——懂得民生疾苦,明白务实之道,还能分清忠言与空谈。这,才是他嬴政的儿子,才是能扛起大秦江山的未来帝王。

“好……好啊!”嬴政拍着扶苏的肩膀,连声赞叹,“扶苏,你真的长大了。”

扶苏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一旁的赵小衍也乐开了花——扶苏的转变比预想中更彻底,日后不必担心他登基后搞“儒家复辟”,把大秦带偏。有一个务实变通的君主,再加上自己这个“神仙外挂”,大秦的未来可期!

“父皇。”扶苏转向嬴政,神色郑重,“儿臣有一请。”

“你说。”

“儿臣恳请父皇准许,让儿臣参与‘农部’筹建与神物推广之事。儿臣愿亲赴田间地头,与农夫同食同寝,亲自验证新法与神物的效果,为父皇、为大秦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竟主动请缨去做这种“粗活”——从前的扶苏身为皇长子,始终被教导“君子远庖厨”,更别提踏足泥泞田地。这个请求,再次让嬴政刮目相看——扶苏是真的变了,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而是愿意俯下身子干实事的储君。

“好!”嬴政想都没想便答应了,“朕准了。等回了咸阳,你就跟着小衍一起办这件事。你们兄弟二人要同心协力,为我大秦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

“儿臣遵旨。”

“大哥,以后我们一起种地!”赵小衍跑到扶苏身边,拉着他的手笑嘻嘻地说。

“好,一起种地。”扶苏也笑了,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三人身上。嬴政看着身边的两个儿子——一个沉稳坚定,一个聪慧灵动,一大一小站在一起,格外和谐。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秦帝国金色的未来:没有饥饿,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国力空前强盛。而开创这个时代的,正是他们嬴氏父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30/443292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