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开局我一个兽医给王妃接生? > 第40章 南巡遇刺

第40章 南巡遇刺


朱文奎看着风尘仆仆的信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好!郑和果然不负朕望!”

陆准站在一旁,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陛下,西域之路一旦打通,大明国威将远播万里。”

朝堂之上,群臣纷纷恭贺,一派喜气洋洋。

然而,在这片祥和之下,暗流依旧在涌动。

一封来自北方的密报,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陛下,鞑靼部新任首领巴图孟克,正在集结各部。”

陆准将密报呈上,神色凝重。

朱文奎接过密报,快速扫过,眉头紧锁。

“这个巴图孟克,比他父亲脱脱不花更有野心。”

“他扬言要血洗边境,为父报仇。”

边关的烽火,再次被点燃。

巴图孟克率领五万铁骑,南下叩关。

这一次,他们不再劫掠,而是直扑军事重镇。

大同府告急!

守将血战三日,城垣破损,眼看就要失守。

“陛下,臣请旨,即刻北上迎敌!”

陆准一身戎装,跪在殿前。

朱文奎扶起陆准,目光坚定。

“陆爱卿,朕与你同去!”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陛下,万金之躯,岂可亲临险地?”

老臣们纷纷劝阻。

朱文奎抬手,制止了众人的劝谏。

“朕意已决。”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乃大明祖训!”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殿堂之中。

陆准看着年轻的皇帝,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有此明君,何愁江山不定?

三日后,朱文奎与陆准率领十万精锐,星夜兼程。

大军抵达大同府时,城外已是黑压压的蒙古骑兵。

巴图孟克立于阵前,手持长刀,杀气腾腾。

“朱文奎!你竟敢亲自送死!”

他的吼声如同雷霆,响彻战场。

陆准策马而出,银枪直指巴图孟克。

“蛮夷之辈,也敢猖狂?”

两军阵前,杀气冲天。

巴图孟克大怒,拍马直取陆准。

“陆准,纳命来!”

长刀破空,带着呼啸的风声。

陆准不闪不避,银枪如龙出海。

“铛!”

兵器相交,火星四溅。

二人战作一团,难分难解。

三十回合后,陆准卖个破绽。

巴图孟克不知是计,一刀劈空。

陆准反手一枪,正中其肩胛。

“啊!”

巴图孟克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明军见状,士气大振。

“杀!”

十万将士如潮水般涌出。

蒙古骑兵阵脚大乱,节节败退。

这一战,斩敌两万,俘获无数。

巴图孟克带着残部,仓皇北逃。

“追!”

陆准正要乘胜追击,却被朱文奎拦住。

“穷寇莫追。”

朱文奎望着远方的草原,目光深邃。

“经此一役,鞑靼部十年内难成气候。”

“况且……”

他转头看向陆准,意味深长。

“朝中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处理。”

果然,回到京城后,暗报接连传来。

“陛下,宁王余党正在暗中活动。”

锦衣卫指挥使跪在殿前,呈上密报。

“他们与江南士绅往来密切。”

“似乎在密谋什么。”

陆准接过密报,仔细翻阅。

“陛下,看来上次的清洗还不够彻底。”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朱文奎负手而立,望着窗外的明月。

“既然他们不死心……”

“那就连根拔起。”

次日早朝,朱文奎突然宣布南巡。

“朕欲亲往江南,体察民情。”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几位老臣面面相觑,神色不安。

陆准冷眼旁观,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退朝后,他立即调动锦衣卫,暗中布置。

南巡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

龙舟行至扬州,当地官员盛情迎接。

扬州知府李贽,是江南士绅的代表人物。

宴席之上,他频频敬酒,极尽奉承。

“陛下亲临扬州,实乃江南百姓之福。”

朱文奎含笑应酬,不动声色。

是夜,陆准悄然来到皇帝行营。

“陛下,李贽果然有异动。”

“他与多名士绅密会,意图不轨。”

朱文奎把玩着手中的玉佩,眼神渐冷。

“看来,他们是打算在扬州动手了。”

“很好,朕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三日后,朱文奎宣布在瘦西湖赏灯。

消息传出,全城轰动。

是夜,瘦西湖畔灯火通明,游人如织。

朱文奎在百官簇拥下,登上了画舫。

画舫行至湖心,异变突生!

数十艘小船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船上人影绰绰,刀光闪烁。

“昏君受死!”

李贽突然拔出佩剑,直指朱文奎。

周围的官员吓得魂飞魄散,乱作一团。

朱文奎却端坐不动,面色如常。

“李爱卿,终于忍不住了?”

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李贽脸色一变,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朱文奎,你苛待士绅,天怒人怨!”

“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话音刚落,湖面突然亮如白昼。

无数战船从暗处驶出,将叛军团团包围。

陆准立于船头,手持强弓。

“逆贼李贽,还不束手就擒?”

李贽目瞪口呆,面如死灰。

他这才明白,自己早已落入圈套。

“杀!”

叛军做困兽之斗,负隅顽抗。

陆准弯弓搭箭,一箭射出。

“嗖!”

箭矢破空,正中李贽咽喉。

叛军见首领毙命,顿时土崩瓦解。

这场叛乱,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

朱文奎走下画舫,来到李贽尸身前。

“查!”

他只说了一个字。

锦衣卫立即行动,彻查此案。

三日之内,牵连官员上百人。

江南官场,迎来了一场大地震。

“陛下,共查获逆党三百余人。”

陆准呈上名单,等待指示。

朱文奎扫了一眼,提笔勾画。

“首恶已诛,胁从不同。”

“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他的处置,既严厉又留有余地。

既震慑了宵小,又避免了株连过广。

大明铁腕:朱文奎的盛世棋局

江南逆党案尘埃落定后,朱文奎并未即刻返回京城,而是下令南巡船队沿长江东行,前往江宁府——那里是江南漕运的枢纽,也是粮食储备的重地。

抵达江宁府当日,朱文奎便带着陆准直奔漕运码头,远远便看到数十艘漕船整齐排列,搬运工们正忙着将粮仓中的稻谷搬上船,一派繁忙景象。

他走到一名老搬运工身边,递过一块干粮,问道:“老丈,如今漕运通畅吗?每月能运多少粮食去京城?”

老搬运工接过干粮,感激地躬身道:“托陛下的福,自去年疏通了河道,漕船再也不会搁浅了,每月能多运三成粮食去京城,我们的工钱也涨了不少呢!”

朱文奎听后点点头,又叮嘱漕运总督:“漕运是大明的生命线,不仅要保证粮食准时运抵,还要严防有人克扣粮食、中饱私囊,若发现此类情况,严惩不贷!”

漕运总督连忙跪地应诺,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平日清廉,没有贪墨之举,否则今日怕是要落得和李贽一样的下场。

在江宁府停留期间,朱文奎还特意前往城郊的农庄,查看水稻长势。

当看到田地里的水稻颗粒饱满,老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时,他忍不住对陆准感叹:“百姓有饭吃,国家才能安稳,这比打赢十场胜仗更重要。”

陆准附和道:“陛下心系农桑,是百姓之幸。臣已让人将新培育的高产稻种分发到各地,明年粮食产量定能再提一成。”

离开江宁府前,朱文奎下旨减免江南地区半年的赋税,以安抚因逆党案受惊的百姓。

消息传开,江南百姓纷纷在自家门前挂起“大明万岁”的灯笼,欢呼声传遍大街小巷。

半个月后,南巡队伍返回京城。刚入宫门,锦衣卫指挥使就捧着一份密报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地说:“陛下,不好了!陕西布政使张谦被人刺杀了,现场只留下一枚刻有‘影’字的令牌!”

朱文奎接过密报,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张谦是他亲自任命的官员,为官清廉,在陕西推行新政颇有成效,如今突然遇刺,背后定然不简单。

他将密报递给陆准,沉声道:“陆爱卿,你立刻带人前往陕西,务必查明张谦遇刺的真相,揪出幕后黑手!”

陆准领命后,当晚便带着一队锦衣卫出发,星夜兼程赶往陕西。抵达西安府后,他没有惊动当地官员,而是直接前往案发现场勘查。

在张谦的书房里,陆准发现了一张被烧毁一半的纸条,上面隐约能看到“盐引”“私贩”等字样。

他心中一动,立刻让人传讯陕西盐运使,询问近期盐引发放情况。

盐运使见到陆准后,吓得浑身发抖,支支吾吾半天,才如实交代:“近半年来,有一伙人伪造盐引,私贩官盐,张大人发现后正要上奏朝廷,没想到就……”

陆准追问:“那伙人的底细查清楚了吗?”

盐运使摇头道:“他们行事极为隐秘,只知道为首的人外号‘无影’,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陆准沉思片刻,决定从私盐入手。

他让人乔装成盐商,混入西安府的私盐交易市场,很快就与一伙私盐贩子搭上了线。

经过几日的周旋,锦衣卫终于摸清了私盐贩子的落脚点。

在一个深夜,陆准率领人马突袭了私盐贩子的据点,当场抓获数十人,缴获大量伪造的盐引。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553/5032901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