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无人敢动的明孝陵
天幕上,那朱及第似乎终于看不下去了,清了清嗓子,语气变得稍微“正经”了一些:
“咳咳,好了好了,直播间的朋友们冷静一下。咱们这是正经的历史探讨直播间,不是民间故事会啊。那些什么火烧庆功楼、一百多岁的胡大海,都是后世小说家言,当不得真,大家图一乐就行,别当真史来吵。”
他这话一出,天幕上那些离谱的弹幕稍微消停了一点。
奉天殿前的朱元璋,脸色稍微缓和了那么一丝丝,但依旧气得胡子微翘——合着刚才那些混账话都是“图一乐”?
朱及第话锋一转,语调变得沉稳了些:“要说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尤其是明太祖这样的开国帝王,咱们还是得客观、全面,不能光盯着那些真假难辨的野史传说。咱们也得看看,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朱及第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恢复中华!”
这四个字,如同洪钟大吕,重重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起于微末,最终驱逐鞑虏,结束蒙元统治,一雪华夏百年之耻,重建汉人江山!这是何等的不世之功?!”
嗡!底下文武百官,尤其是那些跟着朱元璋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淮西勋贵们,胸膛不由自主地挺了起来!是啊!这是陛下最大的功业!谁能否认?!
天幕上,立刻有大量弹幕附和,并且伴随着密集的打赏特效:
用户‘华夏正统’打赏火箭x10!留言:没错!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千古一帝!
“开局一个碗”?这说法让底下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说陛下出身寒微!这比喻……虽粗陋,却无比贴切!朱元璋本人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
用户‘得国之正’打赏跑车x5!留言:得国之正,无出其右!真正从底层打上来,没靠任何背景!
“得国之正”?文官队列里,许多人细细品味这四个字,不由得暗自点头。与前朝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相比,洪武皇帝的江山,确确实实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正大光明!
朱及第的声音继续,带着赞许:“其二,收复燕云十六州!”
“自后晋石敬塘那个儿皇帝割让燕云,四百多年了!整整四百多年,中原王朝只能望北兴叹,长城防线洞开,北方铁骑随时可南下牧马!是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一举攻克大都,将这片战略要地彻底收回汉家版图!此功,足以光耀千秋!”
用户‘北境守护’打赏飞机x3!留言:徐达常遇春!北驱蒙元,封狼居胥!
站在下面的徐达,听到自己的名字和如此高的评价,心情复杂至极——刚才还在传说他是被蒸鹅害死的,转眼又成了民族英雄。
用户‘地图开疆’打赏点赞无数:看看大明疆域图!洪武朝打下的基础!牛逼!
天幕上适时出现了一幅巨大的、动态的明初疆域图,那辽阔的版图让所有洪武臣子都感到一阵自豪。
朱及第还在数:“还有,整顿吏治,严惩贪腐;鼓励垦荒,恢复生产;兴修水利,体恤民力;组织移民,均衡发展……这些功绩,哪一项不是实实在在的?”
随着他的讲述,天幕上飘过的打赏和赞美越来越多,几乎刷屏:
【千古一帝!】
【再造华夏!】
【黑子们闭嘴吧!】
【我老朱就是猛!】
奉天殿前,一片诡异的寂静。
刚才还被那些“蒸鹅”、“庆功楼”气得快要爆炸的朱元璋,此刻看着满屏的“千古一帝”、“再造华夏”、“得国之正”,整个人都懵了。
这……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刚才还把他黑得一无是处,十恶不赦,转眼间又把他捧到了千古一帝的高度?这后世之人,脑子里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他愣愣地看着天空,一时间竟然有些反应不过来,甚至有点……无所适从。骂他的,他气得要死;夸他的,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接了。这种极端的评价同时出现,让他这个当事人感觉无比荒谬。
下面的文武百官也是面面相觑,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们与有荣焉,陛下被如此赞誉,他们这些跟着打天下的老臣脸上也有光;另一方面,刚才那些离谱的黑料也着实吓了他们一跳,心里对后世的评价体系感到无比困惑。
韩国公李善长捋着胡须,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什么。徐达则是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太子朱标看着父皇那懵圈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心疼。
偏殿里的马皇后,看着天幕上那些赞誉之词,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轻轻握了握身边太子妃常氏的手。
整个洪武朝堂,都沉浸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诡异氛围里。刚刚还被黑得惨不忍睹的朱皇帝,转眼间被捧上神坛,这过山车般的体验,让所有人都有些晕眩。
天幕上的朱及第似乎很满意这种效果,最后总结道:
“所以啊,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明太祖朱元璋,其功绩是主要的,是奠定我华夏近代格局的巨人之一。至于那些野史传闻,大家听听就好,不必太过认真。”
就在这赞誉达到一个小高潮时,天幕上的画面骤然一变。
不再是抽象的疆域图或弹幕文字,而是一幅极其恢弘、壮丽而又肃穆的影像。
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巨大陵墓,神道漫长,两旁矗立着威严的石像生——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骏马,栩栩如生,沉默地守护着通往陵寝的道路。远处,高大的碑亭、享殿、明楼在绿树掩映中显现出宏伟的轮廓,巨大的宝顶(坟丘)郁郁葱葱,如同一个永恒的句号,镇压在龙盘虎踞之地。
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气象万千,透着一股王朝开创者的雄浑气魄和永恒宁静。
朱及第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种由衷的慨叹:
“说起明太祖的功业,还有一个无声却最有力的证明——那就是这座至今仍矗立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
“自洪武十四年始建,至今已超过六百年。”
“六七百年,沧海桑田,王朝更迭,战乱频仍。但是,”朱及第的语气变得无比肯定和自豪,“无论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政权,乃至后来的统治者,无一不对明孝陵保持着重大的敬意和妥善的保护!”
“没有人!没有任何一个政权,敢、甚至想过要对明孝陵动歪心思!破坏前朝陵寝,尤其是明太祖这样的开国帝陵,在汉文化圈里是难以想象的大忌,是自绝于天下的行为!反之,修缮、保护、祭奠,才是正统所系的态度!”
天幕上出现了不同时代人们拜谒、修复明孝陵的影像片段,甚至还有清晰标注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牌。
“看这神道,这石刻,这殿宇基址,这宝顶封土……历经六百余年风霜雨雪、战火洗礼,依然基本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和宏伟气象。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是后世对明太祖朱元璋历史地位最直观、最永恒的认可!”
朱及第的声音斩钉截铁:“一个生前再显赫的帝王,若死后陵寝被毁、被刨、被辱,那所谓的功业评价都要大打折扣。而像明孝陵这般,跨越数个世纪依然受到尊崇和保护,这本身,就是对其历史功绩和地位最有力的背书!”
奉天殿前,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天幕上那宏伟、熟悉又陌生的陵墓影像震撼了。那地方,不少人都知道,是陛下早就选定并已经开始营建的寿陵所在……原来,它最终会被称为“明孝陵”?原来,它竟然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跨越六百多年的时光?
朱元璋本人更是看得怔住了。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座属于他的、却又来自遥远未来的陵墓。他看到那坚固的石像依旧屹立,那通往地宫的神道依旧庄严,那象征着江山永固的宝顶依旧巍然……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如同潮水般涌上他的心头。
是欣慰?是震撼?还是一种超越了眼前毁誉的、对于自身历史定位的……安心?
他一生杀伐果断,不怕生前树敌,却也不能免俗地担忧身后事。怕子孙不肖,怕江山易主,更怕自己辛劳一生,最终落得个陵寝被盗、尸骨无存、被后人唾骂鞭尸的下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可现在,天幕告诉他,他的陵墓会一直在那里,受后人敬仰保护,历经六七百年而不毁!
这比一千句、一万句“千古一帝”的虚空赞扬,都来得更实在,更有力!
他紧绷的脸色不知不觉缓和了下来,攥紧的拳头微微松开,胸膛中那口因为被“黑”而憋着的郁气,似乎也随着那宏伟陵寝的景象,缓缓吐了出去。
原来……后世……竟是如此看待咱的?咱打下的江山,咱定的规矩,真的……延续了那么久?连咱的坟头,都没人敢动?
“好了,我们继续往往下回答其他网友关注的问题……”
随着天幕上的朱及第继续读着网友的留言,奉天殿前一群心情复杂、久久无法平静的明朝人,以及那位刚刚经历了一场从地狱到天堂、心情极度复杂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咂摸了一下嘴,最终只低声嘟囔了一句:
“这帮后生……真是……一会儿气死咱,一会儿又……唉……”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