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吃蒸鹅的徐达
天幕上,朱及第似乎完全没在意自己刚才关于刘伯温之死的轻描淡写引起了多大的波澜,语气依旧像个没事人一样:
“好了,刚才那位朋友的提问咱们先过哈。来看下一位网友‘我爱吃烧鹅’的留言:既然你说刘伯温之死不涉及大明皇家,那魏国公徐达之死总涉及了吧?他的女儿可是……燕王妃!这算皇亲国戚了吧?”
燕王妃!徐达的女儿!
这话像根针,精准地刺中了奉天殿前的两个人——燕王朱棣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而站在勋贵队列中的魏国公徐达本人,眉头猛地一跳,心里咯噔一下:怎么扯到我头上了?还跟我怎么死有关?
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种“总算有个能聊”的兴致:“OK,这个可以。咱们今天就说说大明洪武十八年,魏国公徐达,徐元帅去世的事儿。”
“按官方记载,徐达病逝后,洪武帝朱元璋悲痛万分,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可谓是极尽哀荣,配享太庙。”
这开场白听着还算正常,徐达稍稍松了口气,但心底那点不安却越来越浓。
“但是呢,”朱及第话锋一转,露出了熟悉的“但是”表情,“关于徐达之死,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特别……有味道的传说。”
天幕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讲鬼故事的神秘感:
“传说啊,徐达晚年背上生了一个大疮,中医称之为‘背疽’。得这种病的人,最忌讳的就是吃‘发物’,而鹅肉,尤其是蒸鹅,据说就是发物里最厉害的那种,一吃准出事。”
奉天殿前,徐达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背,感觉那里有点隐隐作痛。他确实好这一口,家里厨子做的蒸鹅那是一绝,为此没少被女儿妙云(燕王妃)念叨,说他不知保养。
天幕继续:“传说就在这个时候,咱们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派人给徐达送来了一样东西——一只刚刚蒸好,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蒸鹅。”
“!!!”
徐达的眼睛瞬间瞪大了。陛下赐蒸鹅?这……这怎么可能?!
底下的文武百官也骚动起来。这手段也太糙了吧?陛下要是真想杀徐大哥,有一万种方法,何必用这种送蒸鹅的方式?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是他干的吗?陛下能这么傻?
徐达脑子里飞快地转着:陛下知道我好吃这口,但更知道我有背疽……他要是真想我死,绝不会用这么蠢的法子,这不像陛下的作风。可这传说……怎么就偏偏是蒸鹅?
朱及第的声音适时响起,仿佛在回应徐达的内心戏:“当然了,后世很多人也觉得这传说太扯淡。逻辑上说不通啊。洪武十八年,太子朱标身体还好好的,徐达也早就交出兵权,安享富贵了,还是皇帝亲家的爹,朱元璋有什么动机非得用这种明显的方式弄死他呢?不符合常理。”
听到这话,不少勋贵,包括李善长、冯胜都暗自点头。是啊,上位虽然严厉,但也不是滥杀之人,尤其对徐达这种老兄弟,更是没得说。这传说站不住脚。
就在众人觉得这传说无稽之时,天幕上突然飘过一连串打赏特效,还伴随着各种弹幕留言:
【用户‘黑朱专业户’打赏火箭一枚并留言:怎么不可能?就是朱重八忌惮徐达功高,故意赐蒸鹅,徐达心里明白,含泪吃完,毒发身亡!这就是帝王心术!】
这观点刚出来,立刻被好几条打赏留言怼了回去:
【用户‘理性分析帝’打赏跑车一辆:扯淡!洪武十八年杀徐达图啥?太子稳着呢!徐达都养老了!】
【用户‘山河月明粉’打赏飞机一架:同意!《山河月明》里演得多清楚,是徐达自己快不行了,嘴馋非要吃烧鹅,徐妙云求情,朱元璋才无奈答应的!这是人情味!】
紧接着,天幕上居然真的插入了一段影像——画面里,一个穿着古怪戏服、奄奄一息的老者(徐达完全认不出那是自己)躺在床上,一个同样穿着古怪的年轻女子(被标注为徐妙云)哭着对另一个穿着龙袍的老者(勉强能看出是朱元璋)说:“父皇,您就让我爹吃一口吧……”
奉天殿前的徐达和朱棣看得一脸懵:这都什么跟什么?!
还没完,更多的弹幕涌出来:
【用户‘明史小白’留言:反正朱元璋后期就是狂杀功臣,徐达肯定是他杀的!还有好多都是!】
【用户‘民间故事王’打赏并留言:你们懂啥!最狠的是火烧庆功楼!一把火把开国功臣全烧死了!这才叫狠!】
“火烧庆功楼?!” 李善长、徐达、冯胜等人面面相觑,一脸荒谬。庆功楼?啥时候的事?我们怎么不知道?我们这不都好好站在这儿吗?!
【用户‘史实纠错机’立刻跳出来:楼上的别造谣了!还火烧庆功楼?那是评书《明英烈》瞎编的!按那书里说的,胡大海活了一百多岁,可能吗?!】
【用户‘捍卫马娘娘’激动打赏:一提《明英烈》我就来气!全是鞑子抹黑!连贤德的马皇后都被他们黑成吕后、武则天了!岂有此理!】
天幕上的留言和打赏越来越密,各种离谱到极点的“历史”和“传说”被抛出来,互相争吵,互相比拼谁的说法更惊悚。
奉天殿前,从一开始的震惊、反驳,到后来的茫然,再到现在的……彻底无语。
朱元璋本人的脸色已经从铁青变成了黑紫,又由黑紫透出一点诡异的红,胸口剧烈起伏,手指着天幕,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算是明白了,后世那帮闲得蛋疼的家伙,岂止是黑他,简直是把他放在墨缸里泡啊!
刘伯温那点事,跟眼前这堆“蒸鹅”、“庆功楼”、“一百多岁的胡大海”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纯良得像只小白兔!
整个洪武朝的臣民,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天幕上那场关于他们开国皇帝如何“残暴不仁”、“杀戮功臣”的狂欢盛宴,三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原来……他们的洪武大帝,在后世眼里,居然是这么个形象?!
而在绝大多数本来看不起洪武大帝的士子眼中,这一结果反而正相反,让他们反而同情起了朱皇帝,按天幕上某个观点,那一点是蒙古鞑子的抹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