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朱元璋的两张脸孔
天幕上,朱及第喝了一口水,缓了缓节奏,然后念出了一条新的网友留言:
“好了,我们来看下一位网友‘颜值即正义’的提问:主播主播,一直有个问题特好奇,明太祖朱元璋到底长啥样啊?为啥网上流传的画像差别那么大?有的看着挺英武正常,有的那个脸……简直没法看,下巴都快歪到天上去了,这是真的还是后人故意黑的啊?”
这话一出,奉天殿前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吊起来了。
陛下长啥样?这还用问吗?大家天天上朝都看着啊!还能有第二个模样?
朱及第笑了笑,语气带着点调侃:“哎呦,这位朋友可问到点子上了。关于明太祖的相貌,那可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著名‘悬案’了。网上吵得不可开交,主要就是两大派系。”
天幕上应声出现了两幅并排的画像。
左边一幅,是一位身着龙袍、头戴翼善冠的中年帝王坐像。面容饱满,神态威严,目光炯炯有神,虽然算不上是绝世美男子,但绝对是正常、甚至带点英气的皇帝相貌。底下标注:宫廷正版(疑似)。
“这一派呢,认为这才是朱元璋的真实样貌,基于宫廷画师所绘,相对写实可靠。”
而右边那一幅画像一出来——
“噗——”
底下不知是谁没忍住,猛地喷笑出声,又赶紧死死捂住嘴,憋得肩膀直抖。
那画像……实在是太有冲击力了!
画中之人同样穿着龙袍,但那张脸……额骨突出如山丘,下巴夸张地向前翘起,几乎成了一个弯曲的钩子,脸上还布满了麻点似的黑子,整张脸呈现出一种极不协调的扭曲感,说句不好听的,活脱脱一张“猪腰子脸”!
底下标注:民间流传版。
奉天殿前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声。这、这画的是谁?!这怎么可能是陛下?!这画师还要不要脑袋了?!
朱元璋本人也眯起了眼睛,盯着右边那幅奇丑无比的画像,脸色先是疑惑,随即慢慢沉了下来。
这画的是个什么玩意儿?说他是阎罗殿里跑出来的小鬼都有人信!这能是咱老朱?
他越看越觉得离谱,越看心头火气越旺。这已经不是画得好看难看的问题了,这根本就是照着非人的模样在瞎编乱造!
“咱就长这样?”朱元璋下意识地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荒谬和一丝被冒犯的恼怒。
他不信邪地左右看了看,对身边伺候的一个小太监低喝一声:“拿面镜子来!”
小太监吓得一哆嗦,赶紧小跑着去找。很快,一面清晰的铜镜被诚惶诚恐地捧到了朱元璋面前。
老朱一把抓过铜镜,也顾不上什么帝王威仪了,对着镜子就仔仔细细地照了起来。
镜子里,是一张饱经风霜、线条刚硬的脸。额头宽阔,眉骨隆起,鼻梁挺直,嘴唇紧抿,因为常年皱眉,眉宇间已经有了深深的川字纹。
皮肤黝黑粗糙,是多年军旅生涯留下的印记。要说多俊俏,那肯定谈不上,但绝对是一张充满威严、甚至可以说带着煞气的正常男人的脸,与天幕上那幅“猪腰子脸”夸张画像,没有半分相似之处!
“哼!”朱元璋重重地把铜镜拍在身旁的内侍手里,发出一声不满的冷哼。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画技问题,也不是后世以讹传讹。这他妈就是故意的!是有人存心把他画成这副鬼样子,来恶心他,来抹黑他!
偏殿之中,女眷们看到那幅奇丑无比的“猪腰子脸”画像时,反应比外面的文武百官更直接。一阵压抑的惊呼和抽气声响起,几位年轻的王妃甚至下意识地用团扇或手帕掩住了嘴,眼中满是惊骇和难以置信。
这画中之人狰狞可怖,哪里能和外面那位威严的陛下联系起来?简直是对母仪天下的马皇后的一种侮辱!
端坐在上的马皇后,初时也是一愣,随即眉头微微蹙起。但她并未动怒,反而嘴角慢慢漾开一丝无奈又觉得好笑的神情。
她环视了一圈周围花容失色、窃窃私语的女眷们,特别是目光在身边那位同样面露惊愕的郭贵妃(其父为郭子兴)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轻轻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都慌什么?”马皇后的声音温和却自带一股沉稳的力量,让偏殿瞬间安静下来。
她抬手指着天幕上那幅丑画像,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和不容置疑的肯定:“这等画工,怕是阎罗殿里兼职的画师描摹小鬼时走了样,错投到人间来了。”
这话引得几位夫人掩嘴低笑,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马皇后继续说道,目光仿佛陷入了回忆:“我义父郭公(郭子兴),当年在濠州城中,也是见过无数豪杰的人物。他当年执意要将我许配给重八……”
她提到陛下旧名,语气自然亲切,毫无避讳。
“……看中的,便是他身姿魁伟,面相奇伟(注:史载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虽身处卒伍,却自有龙章凤姿,绝非池中之物。郭公常言,此子气度非凡,他日必成大器。”
她说着,特意又看了一眼身旁的郭贵妃(郭子兴之女):“妹妹,你说是也不是?父亲当年在家书中,也没少夸赞他这个女婿吧?”
郭贵妃连忙点头附和,语气肯定:“娘娘说的是。家父在世时,常对家人感慨,说陛下龙行虎步,目有精光,是他平生所见最具雄主之相的人,绝无半点……嗯……”她斟酌了一下,没好意思说出口,只是嫌弃地瞥了一眼天幕上那丑画像,“绝无那般不堪模样。”
马皇后满意点点头,总结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女眷耳中:“所以说,这等荒诞画像,不过是些不得志的酸腐文人,躲在阴沟里泄愤的龌龊伎俩罢了。他们撼动不了陛下的万世功业,便只能在笔墨上做这等下作文章,自欺欺人,徒增笑耳。”
她这番话,既驳斥了谣言,又抬高了已故的郭子兴的眼光,还安抚了众人情绪,更隐晦地表达了对丈夫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
经她这么一说,偏殿内的女眷们纷纷点头称是,再看那丑画像时,眼神里已没了惊恐,只剩下鄙夷和好笑。是啊,有马皇后和郭贵妃这两位最亲近、最早认识陛下的人作证,那丑画像的谎言,不攻自破。
天幕上,朱及第的声音还在分析:
“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极端丑化的画像,史学界也有很多猜测。主流观点认为,这很可能与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力打击江南豪强、整顿吏治、改革科举制度、触及了许多既得利益集团,尤其是江南士绅文人的利益有关。”
“这帮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但笔杆子厉害啊。明着不敢反抗,就在背地里搞小动作。给你画个奇丑无比的画像流传出去,恶心你,把你妖魔化,从相貌上否定你‘真龙天子’的合法性,这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抹黑手段。”
朱元璋听着天幕的分析,脸上的怒气渐渐转化为一种冰冷的了然和一丝不屑。
没错。肯定是那帮杀才干的!
他老朱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尤其是那些自视甚高、在元朝时享受惯了特权的江南读书人!他改革税制,逼他们吐出非法占有的田地;他严刑峻法,杀得贪官污吏人头滚滚,其中不少就是这些“文人”;他搞科举南北榜案,硬是从他们手里给北方学子抢名额……
这一桩桩一件件,可算是把江南的文人集团得罪惨了。他们不敢明着反抗,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报复,太符合那帮人的德性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非但不生气了,反而嘴角扯出一丝冷峭的弧度。
他对着天空,仿佛在对着那些几百年后还在用画像黑他的人说话,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呵……咱就知道,是那起子小人作祟。”
“咱改了元朝的宽纵,立了咱大明的规矩,清丈土地,严惩贪腐,兴修水利,让百姓有田种,有饭吃!咱动了他们的奶酪,断了他们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路子,他们自然恨咱入骨!”
“用笔画歪咱的脸?真是出息!”他的声音带着十足的鄙夷,“咱活着的时候他们只敢在背地里搞这种小动作,咱死了,他们倒是敢把画传得到处都是了。”
“不过,咱不在乎!”
他的目光扫过底下那些屏息凝神的文武百官,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只要咱大明江山稳固,百姓能安居乐业,莫说是把咱画成个丑八怪,就算是把他们笔杆子嚼碎了,咱也认了!”
“这,就是代价!”
他的话语在奉天殿前回荡,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和坦然。为了他的理想,为了他心中的大明,他早已做好了被万人诋毁的准备。区区几幅丑化画像,在他所推行的政策和所承受的骂名面前,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