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25章 孤…未必不如四弟!

第125章 孤…未必不如四弟!


远离应天城内的权力中心,在江南某处清幽的居所内,曾效力于张士诚幕下的施耐庵与其弟子罗贯中,也正仰望着夜空中的神奇天幕,心中涌动着与勋贵武将们截然不同的感慨。

看着天幕上展现的洪武朝堂的波澜壮阔、永乐朝的征伐诡谲,以及那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施耐庵抚着长须,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唉……如今看来,朱重八能得天下,确非偶然啊。”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释怀的怅惘,但更多的是面对事实的无奈与清醒:“虽说你我曾食大周(张士诚政权号)之禄,当念故主之恩。但摸着良心说,无论是咱们的吴王(张士诚),还是那枭雄陈友谅,在心术、谋略、驭下乃至那一股子混不吝的狠劲上,确实都非朱重八的对手。这江山,合该被他老朱家坐了。”

这番话,道尽了多少前朝遗臣、败军旧部复杂的心声。他们或许心怀故主,但却不得不承认新朝开创者的过人之处。

感慨过后,一阵更深沉的迷茫袭上施耐庵心头。他低头看了看案几上那部耗费了无数心血、正在创作中的书稿——《水浒传》。书中写着官逼民反,写着替天行道,写着英雄聚义,也写着招安败亡。

“只是……”施耐庵的声音变得有些萧索,“如今天幕降世,未来百年之事几同剧透。后世之人观史论事,眼界心胸已非我辈能及。我等在此绞尽脑汁,揣摩人性,书写兴衰,这书……还有必要写成吗?还有几人愿看,几人能懂?”

他的弟子罗贯中,年纪稍轻,血气方刚,闻言却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不同于老师的灼热光芒。

“老师此言差矣!”罗贯中的语气坚定而充满激情,“天幕所展,虽光怪陆离,所言皆是微言大义,是历史奔流的大脉络、大结局。然则,历史最吸引人之处,岂仅在于结果?更在于其跌宕起伏、诡谲云涌的过程,在于那无数个岔路口所蕴含的多种可能性!”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我们不能因天幕揭示了某种结局,便否定了自身笔墨的价值。正因其揭示了结局,我等更应去书写过程!去描绘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抉择的鲜活个体!去想象,如果……如果在那关键节点,人物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历史是否会走向另一条道路?”

突然,一个大胆至极的念头闯入罗贯中的脑海,让他兴奋地几乎要手舞足蹈起来。

“老师!弟子甚至想,就此天幕启示,另起一部小说!”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施耐庵,“就以那建文帝朱允炆为主角!写他看到天机,预知未来后,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不再优柔寡断,不再偏信迂腐文臣,而是变得果决睿智,运筹帷幄!”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波澜壮阔的故事:“看他如何一步步巩固权位,挫败削藩引发的危机,甚至……甚至最终打败他那如狼似虎的四叔燕王朱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最终天下归一,四海升平,开创一个截然不同的永乐盛世!不,是建文盛世!”

这个想法堪称“逆天改命”,充满了文人的浪漫想象与对历史遗憾的某种弥补心理。

施耐庵原本郁结的心情,被弟子这天马行空、甚至有些“大逆不道”的构想一下子冲散了。他先是愕然,随即想象着那个截然不同的历史走向,不由得被罗贯中那股子不服输、偏要在这既定的历史结局中另辟蹊径的劲头逗得哈哈大笑。

“哈哈哈!好!好一个‘如果’!好一个逆天改命!”施耐庵拍案笑道,眼中重新焕发出神采,“贯中啊贯中,为师不如你!是啊,历史是死的,但人的想象是活的!他朱家唱他的铁血帝王戏,我等便写我等的纸上春秋梦!这书,不仅要写,还要写得更加精彩!让后世之人知道,在那注定的结局之外,曾有过怎样的可能!”

师徒二人相视而笑,先前因天幕而产生的些许颓唐一扫而空。夜空中的光幕依旧讲述着真实的历史,而在地面的书斋里,另一段基于历史却又超越历史的瑰丽想象,正在悄然萌发。笔墨的力量,或许无法改变过去,却足以照亮另一种未来。

就在江南的施耐庵、罗贯中师徒于书斋中畅想文学世界的“如果”之时,应天府奉天殿前,太子朱标的心境也正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变化。

连日来的天幕放映,尤其是关于四弟朱棣未来那般煊赫的“永乐盛世”与赫赫武功,以及自己父子一系悲凉结局的对比,无疑给朱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挫败感。那种“未来被否定”的阴霾曾一度笼罩在他心头。

然而,当他仔细聆听着天幕对永乐朝利弊的分析,特别是听到网友指出朱棣“既做皇帝又做大将军”、事必躬亲导致后期帅才匮乏、乃至陷入不断亲征的疲惫循环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让他几乎窒息的信心重新开始跳动,并且越发强劲!

“孤…未必不如四弟!”

朱标的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清晰,他开始在内心构建一幅截然不同的蓝图:

“四弟之能,在于冲锋陷阵,在于果决狠辣。但他最大的问题,也在于此!他习惯了亲自掌控一切,既是帝王,又是统帅,这固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却也耗尽了他的心力,更抑制了手下将领独当一面的才能成长。他晚年无人可用,不得不频频亲征,岂非必然?”

“而孤若继位,”朱标的思绪飞速运转,“父皇留给孤的,是何等雄厚的一套班底!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这些皆是久经沙场、能征惯战的顶级帅才!他们任何一人,其军事才能和经验,难道不比四弟更强?届时,何须帝王亲自披坚执锐?”

一个清晰的画面在他脑中形成:若四弟安分守己,继续做他的塞王,做他的“征北大将军”,那么他将得到朝廷全力支持,拥有这些顶级名将作为副手或策应,北逐蒙元或许更加高效彻底;若他真有不臣之心……面对冯胜、傅友德、蓝玉这豪华阵容的联手打压,他又岂有半分胜算?

“而孤要做的,”朱标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涌上心头,“不是去做一个大将军,而是去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孤的职责,在于朝堂,在于平衡!调和文武,弥合淮西勋贵与江南文臣的裂隙,安抚北方势力与南方腹地……让各方力量都能为大明所用,而非在内耗中彼此削弱甚至毁灭!”

想到此处,朱标只觉得胸中豁然开朗,一股强大的自信重新充盈起来。他或许没有四弟的军事天赋,但他拥有四弟所不具备的、来自父皇毫无保留的信任和一套完整的、经历过开国战争考验的文武班底。他若能妥善运用,创造一个内部更和谐、根基更稳固、持续力更强大的盛世,绝非虚妄!

“一个超越永乐的大明……盛世……”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驱散了所有的阴霾。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目光望向龙椅上的父亲,眼中充满了重新燃起的斗志和信念。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6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