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后代的啃老之惑
天幕上,关于后世“人均七十九岁”寿命的震撼还未平复,朱及第与网友们的闲聊,又抛出了一连串让洪武时空人们头脑发懵的新东西。
一条评论带着几分调侃和无奈飘过:【现在全国都十四亿人了,可光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了15.6%,差不多每六七个人里就有一个。像我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整整六个老人,就我一个独苗。现在他们全在催我结婚生孩子,压力山大啊!】
这番话,如同投入古井的重石,在洪武十一年的时空中激起了难以想象的波澜。
“六……六个老人,就一个后生?”南京城街角,一个刚失去幼子的妇人掰着手指头,眼泪瞬间涌了出来,“这、这得是多大的福气?可这福气……咋还成了愁事?”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眉头深深皱起。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个关键:“十四亿人”这个庞大到令他窒息的数字,以及“六个老人”这个在他认知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家庭结构。在这个孩童易夭、成人常因战乱疫病早逝的年代,一家之内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六人俱在且皆能活到须发皆白,简直是祥瑞般的景象。
马皇后则是轻轻叹了口气,她想到的是那些在战乱和灾荒中破碎的家庭,低声自语:“若能保得一家老小平安终老,便是最大的福报了。这后世之人,怎的还为此烦恼?”
还没等众人从“六老一子”的冲击中缓过神来,那条评论的后半段更是让他们瞠目结舌:【说真的,他们六个都有退休金,加起来比我现在累死累活挣得多,我都想干脆辞职,专心在家‘啃老’算了!】
“啃老?!” 翰林院一位学士失声惊呼,脸上写满了鄙夷与不解,“此子竟欲不事生产,专靠父母祖辈过活?礼崩乐坏!斯文扫地!”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在他制定的《大明律》和诸多谕令中,反复强调“四民各安其业”,严厉惩戒游手好闲之徒。“啃老”二字,简直是在挑战他治国理念的底线!
“退休金……” 太子朱标则抓住了另一个陌生词汇,他转向身边的宋濂,“先生,此‘退休金’作何解?似是年老退闲后,依旧能定期领取钱粮?”
宋濂捻须沉吟,眉头紧锁:“老臣揣测,或如致仕官员之俸禄?然听其后生所言,似是其祖辈、父母人人皆有?这……这朝廷如何支应得起?”
奉天殿前,文武百官也纷纷低声议论起来。他们大多是官员或勋贵,自然知道官员致仕后有优免,可若连寻常百姓家老叟老妪都能按月领钱,这后世的官府,财力雄厚到了何等地步?而这般厚养,竟养出了子孙“啃老”之心?这其中的因果,让他们感到无比困惑。
天幕上的讨论并未停止,另一条评论立刻展现了截然不同的图景:【楼上的你是城里人,全家都有正式工作当然好。不像我农村的,我爸妈哪有那么多退休金,两人加起来每月才三百五十多点,听说只够在城里买三十几斤大米,日子紧巴巴的。】
“每月三百五十钱?还…还嫌少?” 户部尚书差点跳起来,他快速心算着,“如今大明一石米(约120斤)不过半两银子左右,这三百五十钱若是我朝铜钱,怎会只够买三十斤米?后世之米,莫非是金米不成?” 巨大的数字差异,让他对后世的物价水平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震惊。
更让一些出身农家的官员暗自心惊的是那“城乡之别”。后世似乎连乡野老农,竟也有固定的“退休金”,只是数额远少于城中之人。“这……这已是上古圣王治下才敢想象的景象了!” 一位老臣喃喃道。
紧接着,第三条评论带着一种新的逻辑加入了讨论:【@楼上农村的朋友,别凡尔赛了,你家不是有地吗?现在种地不仅不收税,而且国家还要给你补贴呢!这难道不是一份保障?】
“种地……不收皇粮国税?!还……还倒给补贴?!!”
这一次,连端坐龙椅的朱元璋都猛地站了起来,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深知农事之艰,亦以轻徭薄赋自勉,时常思索如何减轻小民负担。但“完全不收税”还“倒贴钱”这事,完全超越了他的认知极限!
“荒谬!荒谬至极!” 一个御史忍不住出声呵斥,“农乃国之根本,税乃国之血脉。若不收税,朝廷百官俸禄何出?百万大军粮饷何来?宫室陵寝何以修建?水旱蝗灾何以赈济?此策若非妄言,便是亡国之兆!”
然而,更多的官员,包括李善长、徐达等人,在震惊之余,却陷入了更深的思考。后世能支撑十四亿人口,能让人均活到七十九岁,能发放如此广泛的“退休金”,其国力之强盛,恐怕已非他们所能揣度。或许,那“补贴”之法,背后有着他们无法理解的治国之道?
“退休金”、“啃老”、“城乡差异”、“种地补贴”……一个个陌生的词汇,伴随着天幕上后世之人那些抱怨“压力大”、“不想结婚”、“养孩子贵”的牢骚,拼凑出一幅既令人神往(老有所养、赋税全免)又让人倍感困惑(青年惰怠、物价难解、不愿生育)的复杂图景。
后世之人,似乎不再为基本的生存和温饱发愁,甚至到了晚年还有固定的钱粮可领。但这般前人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却似乎并未带来普遍的满足与安宁,反而衍生出新的、让他们无法理解的社会问题与人心变迁。
朱元璋缓缓坐回龙椅,目光深沉地望着天幕上那些仍在不断滚动的文字。他忽然觉得,那天幕所展示的后世,虽富足长寿如仙境,但其内在的运转法则与人情世态,比他指挥千军万马、制定洪武律法还要复杂难懂。那是一个建立在完全不同基础之上的世界。
这位以雄猜和务实著称的开国皇帝,第一次在面对“未来”时,感到了某种程度的无力与迷茫。他试图从中寻找可供大明借鉴的强国富民之道,却发现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镜花水月,看似美好,却难以捉摸。而那个关于“啃老”的词汇,尤其让他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0896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