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91章 积弊如山与俺答入侵

第191章 积弊如山与俺答入侵


天幕上,网友们关于后世生育、养老的讨论渐渐平息,朱及第清了清嗓子,画面切换回他那熟悉的书房背景。

“好了,兄弟们,家长里短先放一放,咱们书接上回,继续来讲《大明皇家奇案录》。”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之前我们讲到洪武、永乐的辉煌,仁宣之治的短暂稳定,但王朝的隐患,就像埋下的种子,总会发芽。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到了明朝中期,尤其是在那位痴迷修道、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手里,之前埋下的诸多雷,终于开始一颗接一颗地爆了。”

“其中,有两个问题,已经大到足以动摇国本,却偏偏被深居西苑、一心炼丹求长生的嘉靖皇帝给无视了。”

朱及第伸出一根手指:“这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宗室!老朱家,太能生了!”

天幕上出现了一张示意图,显示着明朝宗室人口从洪武朝的几十人,到正德、嘉靖年间近乎指数级的增长。“太祖皇帝当年分封诸王,本意是‘屏藩帝室’,给自家人富贵,让他们保卫朱家江山。制度规定,所有宗室,都由朝廷财政,也就是国库,来供养。”

“可太祖他老人家恐怕没想到,他的子孙这么……  prolific(多产)。到了嘉靖朝,记录在册的宗室成员已经超过十万人!这些人,不事生产,不当兵,不经商(早期限制),唯一的任务就是领俸禄,然后拼命生孩子,因为生的孩子越多,就能从朝廷领到越多钱粮。”

“这十万张嘴,每年要吃掉朝廷多少财政收入?根据后世估算,在一些省份,比如山西、河南,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甚至超过一半,都被用来供养当地的王爷、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以及数不清的奉国中尉们了!”

“国库被这帮姓朱的自家亲戚吃空了!地方财政被拖垮了!这就像一个大肿瘤,寄生在国家身上,不断吸血,越来越大。”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奉天殿前,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的脸色铁青,他制定的宗室供养制度,本意是优待子孙,永保朱家富贵,却没想到会演变成这样一幅场景!十万宗室?吃垮地方财政?

朱标、朱樉、朱棡等皇子们也是面面相觑,脸上火辣辣的。他们此刻享受着父皇的宠爱和富贵,却没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会变成拖垮国家的巨大负担。

朱及第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卫所制度,彻底烂掉了!”

“太祖皇帝创立的卫所制,是‘寓兵于农’,士兵平时种地,战时出征,自给自足,理想很丰满。但到了嘉靖朝,这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天幕上出现了描绘卫所荒废的图画和文字说明:“军官们把士兵当成私奴,拼命压榨,侵占屯田;士兵们不堪忍受,大量逃亡,成了流民;留下的也多是老弱病残,毫无战斗力。军械装备,更是破败不堪,刀生锈,枪折断,火器炸膛比杀敌还容易。”

“曾经横扫漠北、让蒙元闻风丧胆的大明军队,到了这会儿,别说打仗了,连基本的操练都维持不下去。九边重镇,听着唬人,实际上很多地方兵员缺额严重,防线千疮百孔,形同虚设!”

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名将看着天幕,痛心疾首。他们一手打造的强军,竟糜烂至此!冯胜更是捶胸顿足:“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国之大患啊!”

朱元璋的拳头握得咯咯作响,卫所制是他的心血,是他确保大明江山永固的重要一环,竟然败坏如斯!

“这两个要命的问题,满朝文武不是不知道,”  朱及第语气带着嘲讽,“奏章像雪片一样飞进西苑。可咱们的嘉靖皇帝在干嘛呢?他在专心致志地炼丹,和道士们讨论青词怎么写才能让老天爷高兴,忙着用宫女的血做药引子(壬寅宫变阴影)……总之,军国大事?哪有他长生不老重要?”

“然后,‘砰’!雷炸了!”

朱及第声音提高:“嘉靖二十九年,也就是庚戌年,蒙古俺答汗率数万骑兵,再次寇边!而这一次,因为卫所荒废,九边不设防,俺答汗的军队几乎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

天幕上出现了蒙古骑兵蜂拥而至,北京城外烽烟四起的动态画面。

“京城震动!皇帝震惊!这个时候,朝廷才发现,京城能用的精锐部队少得可怜!情急之下,嘉靖皇帝下了道无比心酸和讽刺的命令——”  朱及第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他下令,让那些来北京参加武举考试的**生员们**,拿起武器,上城守卫!”

“让一群还没取得武进士功名、  mostly  只是有些勇力的书生,去守卫大明的国都,抵挡如狼似虎的蒙古骑兵!”  朱及第摇着头,“这画面,想想都觉得悲凉。这背后,是整个军事体系的崩溃,是皇帝怠政的恶果,是积重难返的王朝痼疾集中爆发!”

“虽然后来凭借北京城墙坚固,以及各地勤王军陆续赶到,俺答汗在城外掳掠一番后退走了,但这次事变,彻底暴露了大明王朝外强中干的实质。帝国的荣耀,在这一刻,被狠狠地踩在了脚下。”

天幕下的洪武时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

朱元璋仰头望着天幕上那“武举守城”的凄惶景象,胸口剧烈起伏。他仿佛能看到自己的不肖子孙躲在深宫里瑟瑟发抖,而国都却要靠一群书生去守卫的荒唐与耻辱!

“宗室……卫所……”  他咬着牙,这两个他引以为傲的制度,竟成了后世险些亡国的祸根!

朱标脸色苍白,他终于深切体会到,为何父皇如此勤政,如此事必躬亲。一旦松懈,一旦制度僵化,庞大的帝国竟会腐朽得如此之快!

徐达等武将更是沉默不语,一股巨大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压在心头。他们必须帮助陛下,打造一支真正能长久保持战斗力的军队,绝不能重蹈那“武举守城”的覆辙!

庚戌之变的惊雷,通过天幕,重重地炸响在洪武十一年的上空,警示着这位开国皇帝和他身边的精英们。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0896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