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海瑞的另类升迁
朱及第的声音在天幕中继续响起,带着一种混合着嘲讽与惊叹的语气:
“兄弟们,咱们上回说到嘉靖朝那是积弊如山,官场更是烂到根子里了。贪污受贿、溜须拍马成了常态,清官反而成了异类。但就在这一片乌烟瘴气中,偏偏就出了这么一位特立独行、画风清奇的猛人——海瑞,海刚峰!”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官袍、面容清癯、目光坚定的官员形象。
“海瑞的起点很低,只是个举人出身(在当时非进士出身升官极难),最初被分配到福建南平县当个小小的教谕,大概就相当于县学副校长,九品芝麻官。” 朱及第介绍道,“可这位海教谕,一上任就让人大跌眼镜。”
“当时规矩,学官见到上级派来的巡按御史等大员,要跪拜迎接。其他学官都扑通跪下了,就海瑞站着,只是作揖行礼,成了那帮下跪人群里唯一的‘笔架山’!(因为他站在中间,两边的人跪着,形似笔架)”
“御史当场就恼了,厉声质问。你猜海瑞怎么说?” 朱及第模仿着海瑞那梗着脖子的样子,义正词严道:“‘按大明会典,学官在教育圣地,见上官无需跪拜,唯长揖而已!此乃朝廷礼制!’”
“好家伙,直接拿朝廷规章制度怼上司!把御史噎得够呛,还拿他没办法,因为人家占着理呢!”
“这还不算,海瑞在县学里,那是真‘穷’。他不收任何学生家长的贿赂、礼物,自家过得清贫无比,衙门给的公费银两,他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绝不多占一分。他自己种菜,夫人亲自织布,日子过得比很多寒门学子还苦。”
“就是这么个又硬又穷的海瑞,按常理,在当时的官场,别说升官,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 朱及第话锋一转,“可奇迹偏偏就发生了!”
“因为他太‘正’了,正到无懈可击!他不贪不占,秉公办事,严格按照《大明律》和《会典》行事,你根本抓不到他任何把柄。而且他处理学政一丝不苟,县学风气为之一清,教学成绩还挺好。”
“海瑞的清廉,可不是装装样子。”朱及第的声音带着几分不可思议,“他在淳安当知县时,有一年他老母亲过生日,这位县太爷破天荒地去肉铺买了整整两斤肉!就这两斤肉,成了当天淳安县最大的新闻!”
天幕上仿佛浮现出当时的场景:肉铺老板手抖得几乎切不好肉,激动得满脸通红,逢人便说:“海大人!海青天!在我这儿买肉了!” 那神情,比中了彩票还荣耀。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县,百姓们既觉得稀奇,又对这位清廉到近乎苛刻的父母官更加敬佩。
“这事儿后来连浙江总督胡宗宪都听说了,”朱及第笑道,“胡宗宪还把他手下的官员召集起来,当个稀奇事讲:‘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你们听听,一个知县买两斤肉,都能成为封疆大吏口中的新闻!”
“海瑞的刚直,那可是六亲不认的。”朱及第继续讲述,“还是那个胡宗宪,他的宝贝儿子有次路过淳安,仗着老爹的权势,对驿站的接待百般挑剔,还动手打了驿丞。”
“这事传到海瑞耳朵里,他二话不说,直接派人把胡公子抓到大堂,按在地上结结实实打了一顿板子!打完还不算,还没收了这小子随身带的几千两银子,充入县库。”
“最绝的是,”朱及第忍不住笑出声,“海瑞还一本正经地给胡宗宪写了份公文,说:‘您一直要求地方节俭,现在居然有人冒充您儿子,带着这么多银子招摇撞骗,败坏您的名声,下官已经替您教训了这个骗子!’”
“胡宗宪收到公文,气得牙痒痒,可偏偏抓不到海瑞任何把柄,最后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硬是没敢报复。这事后来也成了他酒桌上的谈资,只是那笑容里,多少带着几分无奈。”
“但这可苦了他身边的人和下任官员了。” 朱及第语气带着几分荒诞的笑意,“你想啊,上司来了,大家都跪就他不跪,显得别人多谄媚?同僚都收礼就他不收,显得别人多贪婪?他这么一衬托,整个官场的‘正常’操作都显得不正常了!”
“最重要的是,他这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脾气,让很多想通过他办点‘私事’或者觉得他碍眼的上司、同僚非常头疼。偏偏他还挑不出毛病,没法把他赶走。”
“于是,官场上出现了一幕千古奇观——” 朱及第拖长了声音,“他的那些上司、甚至包括一些可能被他‘碍了事’的同僚,竟然……私下凑钱,打通关节,齐心协力要把海瑞这个‘祸害’……推荐上去,让他升官!就为了赶紧把这尊‘神’请出自己的地盘!”
“就这样,海瑞这个举人出身的小小学官,凭借着其‘无懈可击’的清廉和刚直,硬是在几年之内,像坐火箭一样,从一个九品教谕,升任浙江淳安知县(七品),再升江西兴国知县,最后竟然直接调入了京城户部,担任了户部云南司主事(正六品)!”
“一个举人,非科举正途,几年内连跳数级,直入中枢户部,这在极其讲究出身和资历的明朝中后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朱及第总结道,“但这奇迹的背后,是何等的讽刺与悲哀?”
“它说明当时的官场已经腐败到了何种程度——清廉刚正之人,竟然因为‘不合群’而无法容身,需要被‘礼送’出去。也说明了海瑞这个人的品质,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硬是在一片淤泥里,开出了一朵白莲花。”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时空里,众人反应各异。
朱元璋抚掌大笑:“妙!妙极!此等清官,方是国之栋梁!那些凑钱让他升官的蠹虫,倒是做了件好事!若天下官员皆如海瑞,何愁吏治不清?” 他对海瑞的欣赏溢于言表。
朱标则是若有所思:“海瑞之清,固然可敬。然其升迁之路,竟如此……诡异。可见官场积弊之深,已到了清官难容的地步。” 他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忧虑。
而那些文武百官,则是神色复杂。他们既敬佩海瑞的操守,又暗自心惊于那种官场生态。若自己在彼时,是会做那下跪的学官,还是那挺立的“笔架山”?
海瑞的名字,连同他那匪夷所思的升官之路,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洪武君臣的心中,激起了关于为官之道、吏治清浊的层层涟漪。
“到了北京的海瑞,目睹朝廷上下的腐败,心中的愤懑越来越重。”朱及第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在这个人人明哲保身的官场里,这位从地方上来的六品主事,做出了一个让整个大明王朝都目瞪口呆的举动...”
朱及第说到这里突然停住,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咱们下回分解。这几天由于我的身体正在恢复中,所以每天只播一个小时,等我身体好了再恢复每天四个小时直播。兄弟们,关注点赞走一波,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天幕下的洪武年间,朱元璋已经激动地站了起来:“好!好一个海瑞!这才是朕要的清廉之臣!快说,他后来做了什么?”
满朝文武也都伸长了脖子,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连总督儿子都敢打、让整个官场闻风丧胆的海瑞,到底在京城做出了何等惊世骇俗的事情。只是他们也知道,今天注定是要失望的,他们只能等明天,希望这个朱及第别再出什么事儿.....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0896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