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222章 刻石太庙与国同休

第222章 刻石太庙与国同休


朱元璋的权术,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在雷霆与雨露之间精准切换。在以严刑峻法震慑、试图将那“妖幕”的影响强行压下的同时,另一只手却悄然捧出了蜜糖与丹书,旨在安抚那些因天幕预言而惶惶不安的勋贵之心。

奉天殿内,鎏金铜兽吞吐着袅袅青烟,百官肃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朱元璋端坐龙椅,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殿内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勋贵重臣。今日,他要下一盘稳定人心的大棋。

“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非为议政,而是叙旧,是明心!”  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近乎于家族长辈的温和,“咱与诸位,多是濠梁故人,凤阳乡亲。当年一碗粗粮分着吃,一顶破帐篷挤着睡的情景,咱,一刻不曾忘!”

他话语中的怀旧之情,让不少老将动容,徐达、汤和等人眼中已泛起追忆的光。

“这大明江山,”朱元璋语气转为铿锵,“是咱们一刀一枪,用血、用命拼出来的!不是他赵匡胤那般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他略微停顿,让这番话在每个人心中回荡。

“所以,咱今日,要再赐尔等一道护身符,一道比以往更重、更实的承诺!”  他一挥手,早已候命的内侍们鱼贯而入,每人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上面覆盖着明黄锦缎。

锦缎掀开,露出的并非以往常见的铁券形制,而是更为厚重、雕刻着繁复云龙纹的特殊铁券。其材质似铁非铁,泛着幽暗的金属光泽,边缘以金线镶嵌,正中以朱砂填刻着遒劲的楷书。

“此乃新制丹书铁券!”  朱元璋朗声道,“其上铭文,除以往功绩与免罪条款外,新增一条,乃咱朱元璋,以大明开国皇帝之名,对尔等及尔等子孙的承诺!”

他目光灼灼,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凡尔等开国公爵,只要大明江山在一日,尔等爵位便与国同休!纵使……纵使后世子孙不肖,犯下十恶不赦之谋逆大罪,朝廷亦只惩办其本人,绝不牵连家族,其爵位,可由族中另行择选贤德子弟承袭!此诺,刻于铁券,载入玉牒,天地共鉴!”

他特意强调了“谋逆”二字,并给出了“只惩本人,不绝爵位”的承诺,这几乎是帝王所能给予臣子的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和信任。

内侍开始依序唱名,徐达、李文忠、冯胜、傅友德、蓝玉……一位位勋贵出列,恭敬地接过那沉甸甸的铁券。入手冰凉,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冯胜捧着铁券,手指微微颤抖,他不禁想起天幕中自己被赐死、家产被抄没的结局,再感受着手中这块象征着“免死”与“世袭”的铁券,心中五味杂陈,一股热流涌上眼眶。傅友德亦是如此,他紧紧攥着铁券,仿佛攥住了家族未来的命运。

就连一向沉稳的徐达,此刻也心潮起伏。他深知帝王心术难测,但陛下今日此举,无疑是在用最公开、最正式的方式,试图消除天幕带来的猜疑链,重新凝聚起开国集团的核心。

朱元璋看着下方神情各异的勋贵,缓缓补充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咱把话放在这里,尔等公侯伯,与大明同始同终!只要朱家坐这江山,便有尔等一份富贵!望尔等亦能谨守臣节,君臣相得,勿负咱今日之心!”

奉天殿内的余音尚未散去,朱元璋便已起身,不容置疑地谕令:“移驾太庙!”

没有繁复的仪仗,皇帝亲率着这群心神尚未完全平复的公侯伯,穿过重重宫阙,径直来到了供奉着朱氏先祖灵位的太庙。此处气氛比奉天殿更为庄严肃穆,香烟缭绕中,列祖列宗的牌位默然凝视,仿佛见证着后世子孙的每一个重大决定。

在享殿前最显眼的汉白玉基座上,一块高逾一丈、色如玄墨的巨碑已被红绸覆盖,静待着它的时刻。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陛下早已精心准备的步骤。

朱元璋立于碑前,目光如炬,扫过身后屏息凝神的勋贵们,沉声开口,每一个字都清晰得如同锤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今日,在列祖列宗面前,咱要立下一块不一样的碑。这上面刻的,不是功绩,不是颂歌,是誓言!是咱朱元璋,对你们,也是对咱朱明后世子孙的誓言!”

他猛地挥手,内侍应声扯下红绸。玄色碑身之上,以遒劲的朱砂刻就的文字,如同一道道凝固的血痕,触目惊心:

“臣总理山河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并朱氏列祖列宗灵鉴:自朕以下,凡朱姓天子,须谨记——”

“开国勋臣,汗马功劳,已铭鼎彝,更当泽被子孙,与国同戚!”

“后世嗣君,若敢无端废黜一国公,则上天减我大明国祚二十载!”

“若敢无端削夺一侯爵、伯爵,则上天减我大明国祚十载!”

“此誓,山河为证,日月共监!违者,天厌之,地弃之,祖宗不佑!”

“嗡——”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当这近乎诅咒的誓言以如此具象的形式,被永久镌刻于太庙这帝国最神圣之地时,所有勋贵,包括徐达、李善长等最持重者,内心都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已不仅仅是承诺,而是将他们的家族命运,与朱明王朝的国运进行了赤裸裸的捆绑!陛下这是将自己的后世子孙也置于监管之下,以此表明其决心之坚,无可动摇!

宋国公冯胜死死盯着那“减国祚二十载”的字样,仿佛要将其刻入灵魂深处。颖国公傅友德深吸一口气,感觉胸腔中那股因天幕预言而郁结的寒气,似乎被这石碑散发的决绝意味驱散了些许。

朱元璋转过身,面向众人,声音斩钉截铁,在空旷的庙宇间回荡:“这碑,就立在这里!让咱的子孙,年年祭祀,抬头便见!让他们知道,善待功臣,则国运绵长;苛待勋旧,则天命折损!咱今日之言,金石不毁,永世有效!”

这一刻,太庙之内,唯有烛火摇曳,香烬无声飘落。这块沉甸甸的誓碑,如同一个巨大的、无形的契约,将洪武皇帝与他的功臣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在所有人心头,压上了一份关乎王朝气运的、无比沉重的保障。

正当众勋贵为那金石之盟心潮澎湃之际,朱元璋的目光越过前排的几位公爵,落在了勋贵队列中一个相对不起眼的位置。那里站着一位身着素净儒袍、面容与已故诚意伯刘基有七分相似的青年——刘璟。

“刘璟。”皇帝的声音在寂静的太庙前响起,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青年勐地抬头,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与惶恐,连忙出列,躬身应道:“臣在。”

朱元璋看着他,目光中似乎带着一丝追忆,语气也缓和了些许:“尔父伯温,乃咱的张良。当年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巨舰如城,我军初战不利,是汝父献'火攻'之策,又观天象,择东风起时,方有那一把大火,烧得陈友谅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其后定鼎天下,规划制度,汝父亦多有建言。这些功劳,咱都记在心里。”

他这番话,不仅是在追忆刘伯温的功绩,更是在提醒所有在场勋贵,大明开国之路的艰难与这些老兄弟们的汗马功劳。

刘璟闻言,眼眶顿时红了,深深拜下:“先父……得陛下如此挂念,九泉之下,亦当感念天恩!”

朱元璋微微颔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刘基之功,堪配伯爵。其子刘璟,咱观之,沉稳有度,颇有其父遗风。岂能使其父之功爵,沦于尘埃?着即日,由刘璟袭封诚意伯爵位,赐还铁券,望汝谨守臣节,效忠社稷,勿坠汝父清名!”

“臣……臣刘璟,叩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璟激动得声音发颤,重重叩首,额角触及冰冷的地面,心中百感交集。自从父亲死后,刘家虽未遭大难,但一直如履薄冰,爵位悬虚,门庭冷落。今日陛下不仅在太庙刻石立誓,更将诚意伯的爵位正式归还,这无异于在天下人面前,为刘家,也为所有因各种原因爵位不稳的功臣之后,吃了一颗最大的定心丸!

内侍捧上早已准备好的诚意伯铁券与冠服,当众授予刘璟。这一幕,看在冯胜、傅友德、乃至蓝玉等人眼中,意义非凡。陛下重新赐爵,那对他们这些始终手握权柄、战功赫赫的家族,那份“与国同休”的承诺,分量无疑又重了十分!

一股暖流在勋贵群体中无声地涌动。皇帝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不仅要保全他们这一代,更要荫及子孙,维系功臣集团的世代荣华。这一刻,天幕预示的那些兔死狗烹的凄惨结局,似乎真的被这块沉重的太庙刻石和诚意伯的重新归位,暂时击碎了。

当夜,冯胜与傅友德在各自府中,难得地睡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觉。尽管天幕中那家族覆灭的阴影依然存在,但陛下今日这番金石之诺,无疑是一道强大的屏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39770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