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225章 葬礼惊变与直叩人心

第225章 葬礼惊变与直叩人心


韩国公李善长,或者现在应该称之为南郑襄愍王的葬礼,依循着皇帝亲定的超高规格,在一种刻意营造的、庄重而悲愤的氛围中进行。灵堂素白,哀乐低回,文武百官依序致祭,太子朱标亲自主祭,而皇帝朱元璋,更是亲临现场,以示对这位“被天幕折损寿元”的老臣最后的恩宠与“声援”。

然而,就在这万籁俱寂,众人或真或假沉浸在哀思与对“妖幕”的同仇敌忾之中时,异变陡生!

天空,毫无征兆地再次亮起!那熟悉的光幕,如同一个不屈的幽灵,再次撕裂了朱元璋竭力维持的平静假象。

“低头!塞耳!”  现场维持秩序的锦衣卫和宫中内侍反应极快,厉声呵斥。参加葬礼的官员勋贵们训练有素般地齐刷刷低下头,动作整齐地从怀中掏出早已备好的棉球,死死塞住耳孔——这是皇帝严令,对抗“妖幕蛊惑”的标准流程。

可是,这一次,天幕的手段超出了物理的阻隔。

一个清晰、平和,却仿佛直接源于脑海深处的声音,无视了低垂的头颅,穿透了棉球的阻塞,在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响起:

【大明皇家奇案录专项调查第一题】

【请问,你相信朱及第直播的内容吗?】

【甲、相信】

【乙、不相信】

【提示:答对有奖励,答错无奖励。】

这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在无数人的脑颅内炸开!

朱元璋站在灵堂前,身体瞬间僵硬。他能感觉到周围那些低垂头颅下的身体,产生了微不可察的震动。他自己的脸颊,更是如同被无形的鞭子抽中,火辣辣地烧了起来!这已不是暗示,这是公开的、强行的、直接打入每个人思维深处的拷问!是赤裸裸的打脸!

“妖孽!安敢如此!”  他在心中咆哮,怒火几乎要冲破胸膛。但他强行压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只希望所有人都能继续“表演”下去,希望无人敢在此时,此地,回应这妖幕的提问,希望所有人都能“正确”地选择“不相信”,哪怕只是在心里。

可那“答对有奖励”五个字,像毒蛇一样钻入他的思绪。奖励?什么奖励?若是金银财宝,或许还能压制。若是……延年益寿的仙丹?若是治疗痼疾的良方?若是……他不敢想下去。人性的贪婪,对未知好处的渴望,是他严刑峻法也难以彻底根除的。一旦有人为了奖励而“相信”,哪怕只是口是心非,这道他苦心构筑的堤坝,就会出现裂痕!

就在朱元璋脸色铁青,心中惊怒交加之时,一个身影“噗通”一声跪倒在他面前,声音因激动和愤怒而颤抖,却又异常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正是已升任翰林学士的方孝孺!

他已在南郑王府(原韩国公府)帮忙治丧三日,眼圈乌黑,面容憔悴,此刻却因这“妖幕”的再次挑衅而显得亢奋异常。

“陛下!”  方孝孺以头抢地,声音带着哭腔,更多的是一种捍卫“正道”的决绝,“此定是天幕蛊惑人心之邪术!先以虚幻之问乱人心智,再以小恩小惠诱人入彀!此乃攻心之计,陛下万万不可让其得逞啊!”

他抬起头,脸上满是忠诚与激愤:“臣请陛下即刻下旨,凡有应答此妖问者,无论选甲选乙,皆以通妖论处,格杀勿论!唯有如此,方能断绝此獠之念想,护我大明人心之纯净!”

方孝孺是真心相信天幕为假,也真心认为此刻必须用最酷烈的手段,将这刚刚冒头的“魔音”彻底扼杀。他的提议,残忍而决绝,却代表了一部分坚信檄文、誓死捍卫“正统”的士大夫最直接的反应。

朱元璋看着跪在眼前的方孝孺,眼神复杂。此人的忠诚与刚烈毋庸置疑,但其方法……格杀勿论?此刻在葬礼上的,非公即侯,皆是勋贵重臣,难道能因一个无声的意念回应就全部杀光?

现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天幕的提问在脑中回响,方孝孺的杀伐之议在耳边震荡,皇帝的沉默如山压下。所有人都低着头,塞着耳朵,仿佛一尊尊泥塑木雕,但他们的内心,却在这一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

选择,无声无息,却已迫在眉睫。而天幕承诺的“奖励”,如同伊甸园中诱惑的蛇,在每个人心底悄悄吐着信子。这场葬礼,已然变成了天幕与皇权之间,一场直叩人心的正面交锋。

朱元璋的铁腕能封锁韩国公府,能威慑应天城的勋贵百官,却无法将那直接响彻在亿兆黎民脑海中的提问一并抹去。当那道选择題如同无形的种子,撒向大明辽阔疆域的每一个角落时,皇权的禁令在生存与欲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远离帝都的乡村野店,江河舟船,边陲小镇,无数人在惊疑不定中,于心底默念了那个被檄文斥为“妖言”的选项——甲、相信。

然后,奇迹,或者说,他们眼中的“神迹”,发生了。

山东某地的老农,看着突然出现在破旧米缸里的饱满稻谷,足足够全家吃上大半年,热泪盈眶地朝着天空叩拜。

陕西的牧羊人,发现羊圈里凭空多出的五只肥壮山羊,激动得手足无措。

江南久病卧床的穷书生,枕边出现了一包散发着清苦药香的药材,煎服后,缠绵数月的咳疾竟一日好似一日。

更有人得到了闪亮的银锭,崭新的布匹,甚至是一把锋利好用的铁犁……

奖励五花八门,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真实不虚,直接改善了获得者的生活,甚至挽救了生命。或许十两银、十石米在勋贵眼中不算什么,但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升斗小民而言,这不啻于天降横财,是实实在在的恩赐!

消息如同野火,在民间悄然而迅速地蔓延。没有张榜公告,没有锣鼓宣扬,但“答题有赏”、“天幕言真”的消息,却通过乡邻亲戚的口耳相传,比任何官方檄文传播得都快、都广。

人们依旧不敢公开谈论天幕,甚至在公开场合,还会跟着乡绅里长骂几句“妖幕惑众”。但私下里,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已然形成:那天幕,怕是真的!至少,它给的赏赐是真的!

更微妙的是地方官府的态度。起初还有胥吏试图依照上命,抓捕几个被举报“答题得赏”的乡民以儆效尤。但很快,这种行动就难以为继。一来,参与之人太多,法不责众;二来,谁也说不准,下一次天幕提问时,自己或家人会不会也需要那“救命良药”或“活命钱粮”?三来,一些胆大的胥吏甚至低级官员自己也偷偷参与了答题,并且获益匪浅。

“谁知道老天爷会不会罚我们?”  这种念头一旦产生,执行的力度便大打折扣。地方官吏们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明目张胆地宣扬天幕,私下里的“答题”行为,便也默许了。毕竟,上官追究下来,还能以“查无实据”、“乡愚无知”搪塞,但若得罪了那能凭空赐下奖赏的“老天”,后果谁又能承担?

就连那被“诏安”入京途中的施耐庵与罗贯中,在驿站的深夜,感受到脑中提问时,也经历了剧烈的思想挣扎。方孝孺的檄文言犹在耳,皇帝的恩威悬于头顶,但……那是对未知“奖励”的好奇,是对自身信念的隐秘试探。

最终,施耐庵在心中默念了“相信”。他并未得到金银米粮,但脑海中却仿佛多了一些零碎的画面、几句鲜活的对白,正是他苦思冥想的《江湖豪客传》中所需的素材。他浑身一震,看向对面同样眼神闪烁、似乎有所得的罗贯中,两人相视无言,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官方费尽心力构建的“天幕虚无论”,在这润物无声却又实实在在的“奖励”面前,开始从根基上动摇。不再需要激烈的辩论,不再需要严刑的恐吓,人们用最朴素的行动——接受并渴望那改善生活的实惠,投出了自己无声的票。

朱元璋在宫中很快接到了密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能感觉到,那道他试图用铁与血筑起的堤坝,正在被无数细小的蚁穴悄然侵蚀。人心,这最难以捉摸的东西,正在利益的驱动下,悄然转向。一场无声的溃堤,似乎已然开始。而这一次,他手中的皇权,竟显得有些无处着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39729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