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找问题
李砚泽蹲在返修区,此刻他眼里只剩下眼前这台布满油污、“病症”缠身的V型双缸发动机。
周副厂长和孙大圣科长站在他身后,表情复杂。
周副厂长忧心忡忡中带着一丝期盼,而孙大圣则更多是审视和保留意见,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的轧钢厂代表能玩出什么花样。
李砚泽没有急着下结论。他让王工拿来一套全新的工具和测量仪器,要求维修工将这台故障发动机彻底分解。
“分解?”一个老师傅有些迟疑,“李组长,这发动机我们拆过好多遍了,没发现什么明显问题啊。”
“再拆一遍。”李砚泽的语气不容置疑,“用我们的方法,按标准流程,记录每一个螺栓的扭矩,观察每一个结合面的痕迹,测量每一个关键部件的尺寸公差,特别是热状态下的变形量。”
他的要求极其细致,甚至有些苛刻。王工和小陈立刻行动起来,一个负责记录和数据测量,一个负责协助拆卸和清洗零件。他们带来的精密量具高精度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粗糙度仪等——让旁边的红旗厂维修工们看得有些眼花。
孙大圣抱着胳膊,忍不住开口:“李组长,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这些基础尺寸,我们出厂检验都是合格的。”
“静态合格,不代表动态工况下依然合格。”李砚泽头也没抬,用内径百分表仔细测量着气缸筒的圆度和圆柱度,“尤其是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配合,以及高转速下的离心力和振动影响。”
他的手指划过曲轴轴承座的一个细微边缘:“看这里,有极轻微的磨损亮痕,说明轴承在座孔内有微小的位移或震颤。虽然现在看尺寸还在公差内,但累积效应呢?”
他又拿起一个拆下的活塞,指着活塞销孔内侧:“这个部位的磨损纹理方向异常,说明活塞销在运动中受到了不正常的侧向力。”
每一个发现,他都用平静的语气指出,并让王工精确记录数据。
这些细节,是红旗厂之前反复拆解都未曾如此深入关注的。
孙大圣的脸色渐渐有些挂不住了,他想反驳,却发现李砚泽指出的问题点都有实物和测量数据支撑,并非空穴来风。
周副厂长的眼神则越来越亮,他看得出来,李砚泽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真正在从最基础的物理层面寻找根源。
就在这时,李砚泽的目光被活塞环槽吸引了。他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第三道油环槽的下边缘。
“王工,测量这个槽的宽度和深度,特别是这个下边缘的倒角,多点测量。”李砚泽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测量结果很快出来,数据显示,这个油环槽的下边缘加工存在极其微小的偏差,倒角不均匀,甚至有些地方近乎直角!
“问题可能就在这里!”李砚泽指着那微小的瑕疵,“发动机热机时,活塞膨胀,这个不规范的倒角可能会轻微刮伤气缸壁,或者影响油环的张紧和回油效果。在特定转速和负荷下,这点微小的刮擦或油膜变化,就可能引发润滑不良、局部过热,进而导致活塞裙部轻微变形,加剧磨损和振动,最终表现就是运行不稳、功率波动甚至熄火!”
这个推断逻辑清晰,将一个小到极致的加工瑕疵与整机的宏观故障现象联系了起来。
孙大圣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这怎么可能”、“这点小问题不至于”,但看着李砚泽那笃定的眼神和精确的数据,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内心震惊,因为他们之前的所有排查,都聚焦在点火、供油、配气这些“大系统”上,从未有人如此执着于一个活塞环槽的倒角!
周副厂长激动地一拍大腿:“有道理!太有道理了!这就好比鞋里进了一粒小沙子,短时间没事,走长路了就能磨破脚!李组长,你这眼光太毒了!”
“这只是初步推测,需要验证。”李砚泽依旧冷静,“需要检查更多故障机的同一部位,还需要对比合格发动机的同一部位,最好能拿到这批活塞的加工图纸和工艺卡片。”
“没问题!我马上让人去查!”周副厂长立刻吩咐刘主任。
车间里的工人们也围拢过来,听着李砚泽的分析,纷纷窃窃私语,脸上露出恍然大悟和钦佩的神情。这个年轻人,是真有本事!
就在这边取得突破性进展时,车间角落那个叫韩春明的年轻工人,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挤在人群外围,踮着脚,听得极其专注,眼睛闪闪发亮。
李砚泽一抬头,正好对上韩春明那充满好奇和兴奋的目光。他心中想起刚才刘主任的介绍,便朝他招了招手:“你叫韩春明?”
韩春明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位“大专家”会突然叫自己,连忙挤进来,有些紧张地点头:“是,李组长,我是韩春明。”
“你刚才在看什么?”李砚泽问道,他记得之前看到他在摆弄废旧零件。
韩春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没看什么,就是觉得……这批次的活塞,好像比之前的老型号要轻一点点,而且重心感觉也有点微妙的不同……我瞎琢磨的,不知道对不对……”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用铅笔画着些歪歪扭扭的活塞结构图和一些计算数据。
李砚泽接过本子看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韩春明的观察虽然粗糙,但方向很敏锐!重量和重心的微小变化,确实会影响发动机的平衡性和振动特性!
“你的观察很有意思。”李砚泽肯定道,“这不是瞎琢磨,是很好的直觉。王工,记下来,后续验证时,把活塞的重量和重心分布也纳入检测范围。”
韩春明听到夸奖,脸上瞬间放出光来,激动得脸都红了,连连点头:“哎!好!谢谢李组长!”
孙大圣在一旁看着,眉头皱得更紧了,似乎对一个普通青工的意见被采纳感到有些不快。
就在这时,丁秋楠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气氛似乎比刚才热烈了许多,那位年轻的李组长正和一个青工交谈甚欢。
她脚步顿了顿,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看着。
恰好李砚泽因为蹲久了,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腰背,目光无意中扫过,正好与丁秋楠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丁秋楠没想到他会突然看过来,微微一怔,随即下意识地露出一个礼貌而专业的浅笑,轻轻点头示意,然后便转身继续去询问另一个工人的情况了。她的背影在白大褂的衬托下,显得格外丰润挺拔。
李砚泽也只是微微颔首回礼,并未多想,他的心思很快又回到了发动机上。
“周厂长,孙科长,”李砚泽收回目光,表情恢复严肃,“初步怀疑点已经找到,但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和交叉验证。我建议,立刻成立一个联合检测小组,对库存的所有批次活塞进行抽检,特别是环槽加工精度和重量分布。同时,对已经出现故障和运行良好的发动机,进行同部位的对比测量。”
“好!就按李组长说的办!”周副厂长现在对李砚泽已是言听计从。
孙大圣心里还有些别扭,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靠谱的方向,只能闷声点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379/224615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