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大字报抓易中海打靶 > 第109章 丁秋楠的关心

第109章 丁秋楠的关心


初步方向的确定为沉闷的车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李砚泽提出的针对活塞环槽加工精度和活塞重量和重心分布的全面检测方案,得到了周副厂长的大力支持。

他立刻下令,从质检科和维修班抽调人手,配合李砚泽带来的王工和小陈,组成联合检测小组,立刻对库存活塞和在役发动机展开工作。

车间里临时清出了一片区域,摆放着从仓库调来的各批次活塞毛坯和成品,以及几台特意从生产线上拉下来的、症状典型的故障发动机和一台作为对照的、运行尚可的样机。

精密量具、天平和从轧钢厂带来的粗糙度检测仪都派上了用场。

王工和小陈负责主导检测流程,记录数据,李砚泽则穿梭其间,不时停下来亲自复测关键尺寸,或对着测量数据凝神思考。

韩春明也被李砚泽特意点名加入了检测小组,负责一些辅助测量和记录工作,他干劲十足,眼神里充满了兴奋和学习的光芒。

但工作刚开展没多久,技术科长孙大圣就沉着脸走了过来。

他背着手,看着忙碌的检测小组,特别是看到韩春明这样一个普通青工也混在其中,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李组长,”孙大圣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悦,“搞这么大阵仗,有必要吗?这只是你的一个推测!为了一个活塞环槽的倒角,就要停产抽检,耽误的生产进度谁负责?这些活塞都是按图纸加工的,图纸和工艺都是经过评审的!如果有问题,早就在质检环节被卡住了!”

他的质疑声不小,周围几个原本就在观望的红旗厂老师傅也低声附和:

“是啊,孙科长说得对,这点小地方,能掀起多大浪?”

“咱们之前查了那么多地方都没结果,盯着个活塞环槽,是不是方向错了?”

“停产检测,损失太大了……”

李砚泽停下手里的工作,平静地看向孙大圣:“孙科长,图纸和工艺是静态的,但加工设备会有磨损,刀具会有寿命,甚至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性能也会有细微波动。质检环节通常是抽检,且更关注主要尺寸。正是这种容易被忽略的、微小的系统性偏差,才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引发连锁反应。”

他拿起一个刚刚测出环槽倒角有问题的活塞:“你看这个数据,下边缘倒角最大偏差达到了0.35毫米,近乎直角。这已经超出了合理的工艺范围。我们需要确定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批次性问题。”

“就算是批次性问题,”孙大圣语气强硬地打断,“那也可能是活塞分厂的责任!跟我们总装厂、跟我们技术科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把问题反馈给他们,让他们去解决!而不是我们在这里浪费时间做这些本该他们做的检测!”

孙大圣的话带着明显的推诿和撇清责任的意味。

周副厂长的脸色有些难看:“老孙,话不能这么说!现在是解决问题要紧!不管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最终受影响的是我们红旗整车的质量!”

“周厂长,我不是推卸责任!”孙大圣提高了音量,“我是觉得方法不对!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更可能出问题的系统匹配上!比如化油器的重新标定,点火提前角的优化!而不是钻这种牛角尖!李组长年轻,想法激进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跟着他一起冒险!”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李砚泽看着孙大圣,眼神依旧平静,但语气冷了几分:“孙科长,化油器和点火系统,你们之前已经优化过三次,结果如何?如果方向错了,越优化可能离答案越远。现在所有的故障现象,都指向了燃烧室密封和润滑的瞬时失效,活塞环是关键一环。我不是在钻牛角尖,我是在排除最基础的、也是最可能被忽略的故障源。”

“耽误的工时和责任谁来承担?”孙大圣嗤笑一声,“你是红星厂的人,拍拍屁股走了,我们厂里的损失怎么办?”

这话就有不好听了。王工和小陈脸上都露出了怒色。

这时,韩春明突然鼓起勇气,小声插了一句:“孙科长……李组长说的有道理……我之前就感觉这批活塞有点轻,重心好像也不一样……万一真是批量问题,不查清楚,以后装多少车坏多少车,损失更大……”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孙大圣正在气头上,立刻把火撒到了韩春明身上,“一个二级工,懂什么?不好好干活,整天胡思乱想!滚一边去!”

韩春明被骂得脖子一缩,脸涨得通红,不敢再吱声,但眼神里充满了不服。

李砚泽往前站了一步,目光直视孙大圣:“孙科长,技术讨论,对事不对人。韩春明同志的观察很有价值,不应该被轻易否定。我的方案,周厂长已经同意。如果孙科长有更高效、更准确的方法,不妨直接提出来。如果没有,就支持现有的检测工作。时间宝贵,争论解决不了问题。”

他的话语清晰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竟然一时将孙大圣的气势压了下去。

周副厂长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别吵了!李组长是上级派来帮我们的专家,他的方案我认为值得一试!孙科长,你也少说两句,配合工作!一切等检测数据出来再说!”

孙大圣脸色铁青,重重哼了一声,甩手走到一边,不再说话,显然并未心服口服。

检测工作在一片略显压抑的气氛中继续。

李砚泽不受影响,依旧专注地指导着各项测量。

但暗地里的阻力并未消失。

孙大圣虽然不再明着反对,但他手下的一些技术员,在提供图纸、调取旧档案时,明显拖拉了不少;车间里也有些老师傅,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私下议论着李砚泽“小题大做”、“年轻人想出风头”。

中午休息时分。

李砚泽完成了又一阶段的测量指导,他直起身,习惯性地活动了一下肩颈,让气血保持流畅。

以他八极拳和形意拳圆满的功底,身体控制力和核心力量远超常人,这种静态工作对他来说消耗甚微。

李砚泽走到车间门口通风处,迎着略带油味的微风,目光沉静地扫过厂区,脑海里仍在整合上午收集到的数据碎片。

恰好,厂医务室的丁秋楠医生结束了上午的巡诊。

她路过门口时,看到了独立风中的李砚泽。

李砚泽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而专注,虽然身处油腻的车间环境,却自有一股沉静渊渟岳峙的气度,与周围略显疲态的工人们截然不同。

丁秋楠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顿。

她想起上午看到他专注研究发动机的样子,又看到他此刻凝神思索的神情,这位年轻的专家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于医生的职业习惯,也是出于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丁秋楠走上前去。

“李组长,”丁秋楠的声音比平时似乎柔和了少许,“高强度工作需要注意劳逸结合。虽然看您状态很好,但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容易导致肌肉僵硬。建议间歇性做一些伸展活动。”

李砚泽闻声转过头,看到是那位气质沉静的女医生。

他微微颔首,语气平和:“谢谢丁医生关心。我练过几年国术,还撑得住。”

丁秋楠微微一怔,学习国术?难怪他看起来精气神如此饱满,体态姿态也格外稳健。她注意到他活动肩颈时动作的协调性和隐含的力量感,确实不像普通技术人员容易有的亚健康状态。

“原来如此,”丁秋楠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淡淡的赞赏,“那就好。不过还是要多加注意。”

她顿了顿,补充道,“医务室备有一些缓解肌肉疲劳的喷雾,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过来。”

“好的,多谢。”李砚泽再次道谢,语气平静。

丁秋楠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转身离开了,白大褂的衣角在风中轻轻飘动。

李砚泽的目光在她背影上停留了一瞬,便很快收回,重新投入到对技术问题的思考中。

这一切,被角落里闷头吃饭,竖着耳朵的韩春明看在了眼里。

他眨巴着眼睛,心里暗想:李组长果然不是一般人!连厂里最漂亮的丁医生都主动过来关心了!不过李组长好像完全没当回事?真是高人风范!

他越发觉得这位年轻的专家深不可测,不仅技术厉害,身体素质也特别棒,而且面对丁医生这样的美人都如此淡定。敬佩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韩春明赶紧扒拉完饭,凑到李砚泽身边:“李组长,您别介意孙科长他们……他们就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而且,厂里人际关系复杂,您多留个心眼……”

李砚泽看了韩春明一眼,明白他是好意,依旧是那句话:“我知道。专心做事,用结果证明自己。你也一样。”

韩春明重重地点了点头,感觉跟着李组长,不仅能学技术,还能学做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379/2246151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