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灭国!
南苏城下,唐军大营。
英灵帐前,香火不绝,素幡低垂。
全军缟素三日之期未过,营中依旧弥漫着一股肃穆悲壮之气。
然而在这悲壮之下,一股压抑不住的炽热战意,却如同地火奔涌,愈燃愈烈。
大王城一战的消息,虽未明发,然岂能瞒过这些百战老卒的直觉?
邪阵破,元凶擒,英骸归!
更是筑京观于敌城之下,留血字以儆效尤!
此等泼天之功,雷霆手段,早已通过只言片语与主帅将领们难以抑制的振奋之情,传递军营每一个角落。
军心士气,已然沸腾至顶点!
此刻的唐军,锐气正盛,煞气冲霄,如同一柄经过血火淬炼开刃见血的神兵,渴望着更酣畅淋漓的劈斩,更辉煌彻底的胜利!
中军帅帐之内,气氛却与外间的激昂澎湃略有不同。
李靖、李绩、陈曦、诸葛亮等核心人物俱在。
巨大的辽东舆图之上,代表唐军的赤色箭头,已如燎原之火,彻底吞没了南苏城周边所有据点,兵锋直指高句丽腹地。
“经大王城一役,高句丽北部门户洞开,其军心士气已濒临崩溃。”
李靖手指点着舆图,声音沉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渊盖苏文被擒,其嫡系精锐折损大半,各地守军闻风丧胆,多有弃城而逃者。据斥候回报,国内城方向,一日之内,连发十二道求援王令,却应者寥寥。”
李绩抚须笑道:“其国中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军正宜乘此良机,一鼓作气,犁庭扫穴,彻底荡平这辽东痼疾!”
帐内众将皆目光灼灼,战意高昂。
陈曦静坐一旁,神色平静,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叩,似在推演天机。
诸葛亮羽扇轻摇,缓声道:“高句丽王室见大势已去,未必不会行那缓兵乞降之策。还需早做应对。”
话音刚落——
“报!”
帐外亲兵高声禀报。
“高句丽国王高藏,遣使携国书至营外,言…言欲请降!”
帐内瞬间一静,落针可闻。
众将目光交错,皆露出果然如此又带着几分讥诮的神色。
李靖眼中锐光一闪,与李绩、陈曦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来得倒快。传!”
“传高句丽使者——”
声音层层传递出去。
不多时,帐帘掀开,几名高句丽使者踉跄而入。
为首的是一名身着华丽高句丽官袍头戴进贤冠的老者,正是高句丽宰相泉男生之子泉献诚,其身后跟着数名随从,捧着覆盖黄绫的礼盘与国书。
一行人早已失了往日使节的从容气度,面色惨白如纸,眼神惊惶不定,额头冷汗涔涔,进入这煞气弥漫的唐军帅帐,如同羔羊入了虎穴,双腿战战,几乎站立不稳。
尤其是感受到帐内诸位大唐将领那冰冷审视、如同看死物般的目光,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泉献诚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恐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颤抖带着哭腔:
“下…下国小臣泉献诚,奉…奉我王命,拜见上国天朝大总管!”
其身后随从更是磕头如捣蒜,连大气都不敢喘。
李靖端坐主位,目光如电,扫过几人,并未立刻令其起身,只是淡淡道:
“所为何来?”
泉献诚慌忙将手中高举的国书呈上,声音愈发凄惶:
“回…回大总管,我…我高句丽国小民贫,不识天威,此前受奸臣渊盖苏文蒙蔽蛊惑,多有冒犯,罪该万死!”
“今…今幸得天兵降临,拨乱反正,擒杀元恶,我王与满朝文武,幡然醒悟,追悔莫及!深知罪孽深重,不敢乞求宽宥,然…然念在高句丽百姓无辜,愿…愿举国归附,永世臣服!”
他一边说,一边示意随从将礼盘上的黄绫揭开,露出里面璀璨的明珠、美玉、人参、貂皮等辽东奇珍。
“此乃…此乃我国一点微末心意,敬献天朝皇帝陛下与大总管,聊表…聊表悔过之诚。”
“我王有言,若天朝肯息雷霆之怒,高句丽愿去王号,称臣纳贡,尊大唐为永世宗主!岁岁朝觐,年年进贡,绝无二心!国内军政,皆听天朝旨意!只求…只求保全宗庙,使百姓免遭兵燹之苦…”
言辞恳切,姿态卑微到了泥土里,更是将一切罪责推给已成阶下囚的渊盖苏文,仿佛高句丽王室只是被权臣挟持的无辜小白花。
帐内不少将领闻言,脸上讥诮之色更浓。
这等说辞,骗骗三岁孩童尚可,岂能瞒过他们?
李靖面无表情,接过亲兵转呈的国书,略一扫视,其上无非是些悔罪求饶甘为藩属的陈词滥调。
他随手将国书掷于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吓得泉献诚等人又是一个哆嗦。
“归附?称臣?”
李靖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重压,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刺向跪地的使者。
“高藏现在才知罪?才知追悔?”
“前隋三征,百万将士埋骨辽东,累累血债,岂是一句受奸臣蒙蔽便可揭过?”
“尔等据我汉家故土,虐我华夏子民,非但不知悔改,反变本加厉,竟以我先烈尸骨修炼邪法,意图诅咒我大军!此等行径,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李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震得整个帅帐嗡嗡作响,更是将泉献诚等人吓得瘫软在地,体若筛糠。
“今见我大军势不可挡,兵锋直指尔等巢穴,知道怕了?知道要死了?才想起摇尾乞降?”
“这岂是知错?这只是怕死!”
“若真心归降,为何不早早自缚请罪?为何待渊盖苏文伏诛邪阵被破大军压境,再无侥幸之时,才来这套说辞?”
“想以此苟延残喘,妄图他日再起?痴心妄想!”
李靖每问一句,气势便盛一分,到最后,已是声色俱厉,煞气冲霄,如同九天战神,审判罪徒!
泉献诚面无人色,汗出如浆,磕头磕得额头一片血肉模糊,语无伦次地哭嚎:
“大总管明鉴!大总管明鉴啊!我王…我王真是诚心归降…绝无虚言…绝无…”
“诚心?”
李靖冷笑一声,打断他的哭诉。
“本帅看不到尔等的诚心,只看到尔等的惧心!贪生怕死之心!”
“大唐天威,不容亵渎!华夏血债,必须血偿!”
“高句丽,自前汉至今,反复无常,叛服不定,早已信用扫地!陛下有旨,东征之目的,非为纳降,乃为…”
李靖目光扫过帐内众将,一字一句,斩钉截铁:
“灭国!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将这辽东之地,彻底收回华夏版图,设郡立县,教化万民,方是正理!”
“尔等回去告诉高藏,让他洗净脖颈,准备好棺椁,待我大唐天兵,踏破国内城,明正典刑!”
话音落尽,如同最终判决,再无转圜余地!
泉献诚如遭五雷轰顶,彻底瘫软在地,眼中只剩下无尽的绝望与恐惧,口中喃喃,已是失魂落魄。
帐内众将,只觉得胸中一口恶气尽出,畅快无比,看向李靖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与狂热。
就该如此!
对这些畏威而不怀德反复无常的蛮夷,唯有彻底消灭,方能一劳永逸!
然而,就在亲兵要将这群失魂落魄的使者拖出帐外之时。
“报!八百里加急!长安圣旨到!”
帐外再次传来高声禀报,声音急促而洪亮。
帐内众人神色一凛。
李靖立刻起身:“快请!”
一名风尘仆仆背插赤羽的宫中使者,在两名金甲侍卫的护卫下,大步踏入帅帐,虽满脸疲惫,眼神却锐利有光。
“卫国公李靖接旨!”
帐内所有人,除陈曦微微颔首外,包括李靖在内,皆躬身行礼。
使者展开明黄绢帛,朗声宣读,声音灌注真元,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皇帝敕曰:朕闻药师并三军将士,浴血奋战,克复南苏,破邪阵于大王城下,擒元凶,迎英骸,扬我国威,雪耻前朝,心甚慰之!将士用命,功在社稷,朕已命有司论功行赏,绝不吝爵禄!”
先是一番褒奖,令帐内众将心头火热。
随即,语气陡然转厉,带着真龙天子的无尽威严与冰冷杀意:
“然,高句丽小丑,世济其恶,屡叛天朝,虐我百姓,辱我先骸,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今虽势穷乞降,然观其行,非真心悔过,实迫于兵锋,苟延残喘之策耳!若允其降,不过数年,必生反复,重为边患!”
“朕,决意不容!”
“敕令李靖:统率三军,乘胜进军,勿受其降表蛊惑,勿存妇人之仁!当一鼓作气,直捣其都,破其城,焚其宗庙,擒其王族,灭其国祚!”
“朕要在长安,见高藏、渊盖苏文等酋首,献俘于太庙!朕要在辽东,设安东都护府,永镇此地,使我汉家旌旗,永不落于此土!”
“此战,不为纳降,只为灭国!凡有阻天兵者,尽屠之!凡有首鼠两端者,尽诛之!勿负朕望!”
圣旨宣读完毕,帐内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
“陛下圣明!”
“灭国!灭国!灭国!”
众将激动得面色潮红,挥舞着拳头,狂热的战意如同实质,几乎要掀翻帅帐顶盖!
皇帝的态度,如此鲜明,如此决绝!
正合他们心意!
李靖接过圣旨,脸上亦是露出振奋之色,转身,目光如炬,扫过众将,声音如同金铁交鸣,传遍全军:
“陛下圣旨已明!诸将听令!”
“擂鼓!聚将!”
“全军开拔!目标国内城!”
“踏平高句丽,就在今朝!”
“吼!吼!吼!”
震天的咆哮声自帅帐蔓延至整个军营!
早已准备就绪的唐军将士,如同开闸的洪流,带着碾碎一切的磅礴气势,拔营起寨,向着高句丽最后的心脏国内城,滚滚而去!
铁流东去,势不可挡!
沿途所过,高句丽各城守军望风披靡,或弃城而逃,或开城请降。
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接受投降,而是冰冷的刀锋与严格的整编!
李靖严格执行灭国之策,对于真心归顺的普通士卒百姓,予以整编安置。
对于稍有疑虑或曾负隅顽抗者,毫不留情,直接镇压。
对于高句丽王族及死忠分子,更是下达了绝杀令!
唐军过处,高句丽的统治根基被连根拔起,所有反抗力量被以雷霆手段碾碎!
大军推进速度极快,不过旬日,兵锋已直抵国内城下!
这座高句丽经营了数百年的都城,此刻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摇摇欲坠。
城头上,守军面色仓皇,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王宫之内,更是一片末日景象。
高藏王听闻李靖拒降唐帝下旨灭国的消息,再闻唐军已兵临城下,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破灭,当场吓晕过去,醒来后,只是终日哭泣,喃喃自语,状若疯癫。
城内乱作一团,有欲死战者,有欲焚城者,更有欲擒王献城以求活命者……
然而,一切挣扎,在绝对的力量面前,皆是徒劳。
李靖并未立刻发动总攻,而是指挥大军,将国内城围得水泄不通。
一架架巨大的投石机被推上前线,如同狰狞的巨兽,对准了城墙。
一队队弩手弓手,箭矢上弦,寒光映日。
精锐的攻城士卒,检查着盾牌云梯,眼神冰冷,只待一声令下。
中军旗下,李靖、陈曦、李绩等人立马远眺。
望着那座笼罩在绝望与死寂中的城池,李靖眼中没有任何怜悯,只有一片冰冷的决然。
“传令下去。”
他缓缓抬起右手。
“攻城。”
“城破之后,凡有抵抗,格杀勿论。”
“擒高藏者,赏万金,封侯爵!”
“轰隆!!!”
战鼓如同九天雷鸣,轰然炸响,震彻四野!
大唐帝国的战争机器,发出了最终审判的怒吼!
无数巨石如同陨星般砸向城墙,箭矢如同飞蝗般遮天蔽日!
惨烈的攻城战,瞬间爆发!
高句丽,这个曾经屡次挑战中原王朝给华夏带来无数伤痛与耻辱的辽东小霸,其国祚,终于走到了尽头。
而大唐的盛世锋芒,将在其废墟之上,更加璀璨夺目。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5/225054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