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回家
水元流转,遁光幽邃。
不过盏茶功夫,那弥漫着血腥与怨煞的大王城河岸便被远远抛在身后。
幽蓝水遁通道之内,气氛沉凝肃穆,再无来时那般压抑中暗藏亢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与释然交织的静默。
程处默李怀仁及五十死士,人人身上沾染血污,不少还带着些许轻伤,却无人在意。
他们小心翼翼地护卫着那些以特制收敛袋盛装的前隋将士遗骸,如同护卫着世间最珍贵的瑰宝,眼神之中,愤怒渐褪,悲悯与敬意愈浓。
王玄策默默记录着此行所见所感,笔尖时而滞涩,仿佛不堪重负。
诸葛亮羽扇轻摇,眸中映照着流淌的水元光华,似在推演天机,又似在默诵往生经文。
子业依旧沉默驾驭水元,通道平稳迅疾,比去时更快三分。
陈曦独立于前,青衫在水光映照下微微拂动,神色平静,唯有眼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缓缓沉淀。
此行目的已达,邪阵已破,元凶已擒,英骸得归。
然那垒砌的京观,那深埋的火雷,那八个血字,以及渊盖苏文眼中最后的绝望与疯狂,皆如同烙印,刻于此地时空,也刻于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中。
非为酷嗜杀戮,实为以杀止杀,以儆效尤。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乃格物大道于世间法的必然延伸。
水光流转,前方气息骤变。
那股熟悉的磅礴堂皇的大唐军威煞气如同灯塔般指引着方向。
幽蓝水涡无声无息地在唐军南苏大营后方一处僻静河湾浮现散去,众人身影悄然回归。
几乎就在众人现身的瞬间——
“呜——”
“呜——”
“呜——”
三声低沉厚重苍凉悲壮却蕴含着无上敬意的号角声,划破军营的喧嚣,冲天而起,回荡在辽东略显灰蒙的天际!
这不是进攻的号角,也不是日常的操练信号,而是大唐军中最高规格的迎英灵号!
号角声落,整个庞大的唐军营盘,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按下了静音键。
所有的操练声金铁交击声人马嘶鸣声,在这一刻骤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盔甲叶片摩擦碰撞发出的铿锵之音,由近及远,如同潮水般蔓延开去!
只见自河湾直至中军帅帐,一条宽阔的道路早已被肃清。
道路两侧,自李靖、李绩以下,所有在校将领、参军、文书,乃至能脱开岗位的士卒,皆已顶盔贯甲,按刀肃立!
无数道目光,沉凝悲戚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敬意,齐刷刷地聚焦在陈曦一行人,以及他们小心翼翼捧着的那些特制空间法器收敛袋上。
李靖并未站在最前方,而是与李绩等高级将领,立于帅帐之外的高台之上,面色沉肃如水,目光穿越人群,遥遥望来。
当他的目光掠过那一个个收敛袋时,这位见惯了尸山血海、心志早已锤炼得如同铁石般的军神,眼眶亦是微微泛红,垂于身侧的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陈曦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衫,虽经历大战奔波,青衫却依旧洁净如新。
他率先迈步,捧着其中一袋英骸,缓步向前。
程处默、李怀仁、五十死士紧随其后,每一个人都挺直了腰板,尽可能让自己的动作显得庄重沉稳。
诸葛亮、子业、王玄策稍后半步,默默跟随。
队伍沉默地行走在由无数唐军将士组成的甬道之中。
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唯有沉重的脚步声,铠甲轻微的碰撞声,以及那无声却磅礴流淌的哀思与敬意。
所有士卒,无论新兵老卒,无论来自天南地北,此刻皆目送着那些收敛袋,眼神复杂。
有悲愤,有痛惜,有物伤其类的哀伤,但更多的,是一种跨越了时空与朝代的认同与承诺。
袍泽。
皆是华夏子弟,皆是汉家儿郎。
昔日你们埋骨异乡,受尽屈辱。
今日,我们来了。
带你们回家。
路虽不长,却仿佛走了一个纪元。
当陈曦走至高台之下,李靖深吸一口气,率先抬手,重重抱拳,躬身一礼!
“迎——英灵归营!”
声如洪钟,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迎——英灵归营!”
其身后,李绩、侯君集、张亮……所有将领,齐声怒吼,躬身行礼!
“迎——英灵归营!”
道路两侧,无数将士如同被推倒的麦浪,齐刷刷单膝跪地,甲胄轰鸣,低头垂首,以军中最高礼节,向这些数十年前战死异国他乡的先烈英灵,致以最深的敬意与哀思!
声浪如潮,冲霄而起,震散流云!
程处默、李怀仁等参与行动的将士,此刻再也抑制不住,虎目含泪,却死死咬着牙,不让泪水滑落,只是将手中的收敛袋捧得更高,更稳。
陈曦微微仰头,望向高台之上的李靖,沉声道:
“幸不辱命。邪阵已破,元凶渊盖苏文已被生擒封印,随行将士……带英骸……归营!”
李靖重重颔首,虎目之中水光一闪而逝,他大步走下高台,来到陈曦面前,目光扫过程处默等人身上未干的血迹和疲惫却亢奋的面容,再次深深一揖:
“子川,处默,怀仁,诸位将士!辛苦了!此功,彪炳史册!陛下与天下百姓,绝不会忘!”
他直起身,声音陡然提高,传遍四方:
“即刻起,于中军大营设英灵帐,以亲王礼供奉英骸!全军缟素三日,不得饮酒,不得嬉闹,以寄哀思!待战后,必以最高规格,护送英骸归葬关中,使英灵安息,永享血食!”
“喏!”
万众应喏,声震四野。
当下,便有早已准备好的军中礼官上前,以极其郑重的仪式,从程处默等人手中,小心翼翼地将那些收敛袋接过,送往早已设好的、庄严肃穆的英灵帐中。
那里,香烛缭绕,素幡垂落,有高僧大德与道家真人诵经超度。
处理完英灵之事,李靖这才看向被两名玄甲士卒押上来的渊盖苏文。
此时的渊盖苏文,修为被陈曦以浩然正气彻底封印,形同废人,衣衫破碎,神情萎靡,眼神空洞,唯有偶尔闪过的怨毒,证明着他尚未完全崩溃。
李靖目光冰冷如万载寒冰,扫过渊盖苏文,如同看一具死尸。
“押入玄铁重囚车,加贴镇邪符箓,派重兵看守!待本帅奏明陛下,再行发落!”
“是!”
渊盖苏文被如同死狗般拖了下去,等待他的,将是身败名裂,明正典刑。
直到此时,李靖紧绷的心神才稍稍放松,他重重拍了拍陈曦的肩膀,又看向程处默李怀仁等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
“详细军情,稍后再报。尔等先去梳洗歇息,军功记档,赏赐绝不会少!”
“谢大总管!”
程处默等人拱手,这才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袭来,在同伴的搀扶下,各自归营休息。
陈曦与诸葛亮子业则被李靖李绩亲自迎入帅帐。
帐内,早已备好热茶。
李靖亲自为陈曦斟上一杯,语气带着无比的感慨与后怕:
“子川,此番真是……险之又险!万幸!万幸你等功成归来!若稍有差池,老夫……百死莫赎!”
李绩亦道:“是啊,得知那万骨枯荣大阵的歹毒用意,我等皆是心惊肉跳!若非子川果断,以水遁奇袭,后果不堪设想!”
陈曦接过茶盏,微微颔首:
“分内之事。只是,此行亦非全然顺利。”
他将大王城下发生之事,包括程处默怒而筑京观,留下血字,以及暗中埋设海量火子雷之事,简略说了一遍。
李靖与李绩听完,面面相觑,帐内一时寂静。
筑京观,留血字,此等事,于军中虽非罕见,然终究过于酷烈,传回朝堂,恐惹清流非议。
尤其是程处默,乃程咬金之子,此举若被有心人利用……
李靖沉吟片刻,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与赞赏:
“筑了便筑了!有何不敢认?
高句丽小丑,行此天人共愤之举,辱我先烈尸骨,难道还要我等以德报怨不成?
处默此举,虽显酷烈,却大快军心!扬我国威!老夫看,做得对!”
他看向陈曦:“那深埋的火雷,更是神来之笔!乃绝户之计!他日我军若攻大王城,此乃内应!若其据城死守,亦是一份厚礼!子川思虑,果然周详深远!”
李绩抚须笑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陛下若知详情,亦只会抚掌称快,岂会怪罪?说不定,还要嘉奖处默那小子勇烈敢任!”
三人相视,皆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
有些事,可做不可说。
既已做下,那便做得彻底,担得干脆。
“来人!”李靖扬声道。
书记官立刻入内。
“即刻以八百里加急,向陛下呈送捷报与请功奏章!”
李靖口述,书记官奋笔疾书。
“臣李靖顿首:托陛下洪福,仰仗天威,我东征大军幸不辱命……
参军陈曦,率奇兵千里奔袭,深入敌境,破邪阵于大王城下,擒元凶渊盖苏文,更迎回前隋将士英骸无数功莫大焉!
程处默李怀仁等将,勇烈敢战,于城下筑京观以儆效尤,扬我大唐国威……臣已设英灵帐,全军缟素,以待英骸……所有有功将士,恳请陛下不吝封赏……高句丽经此重创,人心惶惶,王庭震动,我军正宜一鼓作气,克复辽东……”
字字铿锵,将功劳归于陛下,归于将士,更将程处默筑京观之事,定性为扬我国威之举,轻轻揭过可能存在的非议。
“……另,陈参军于大王城下,另布后手,埋设火雷无数,以待将来。具体方位图,另附密匣呈送。”
最后一句,却是以密语添加,唯李二能解。
蜡封,加印,遣最精锐信使,以八百里加急,星夜驰往长安。
做完这一切,李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知道,这道捷报传入长安,将会引起何等巨大的轰动。
…………
与此同时,高句丽,国内城。
王宫深处,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股难以驱散的恐慌与死寂。
“报——!!!!”
一声凄厉如同鬼嚎的尖叫,打破了宫廷的压抑。
一名浑身浴血盔甲破碎神色惊惶到了极点的信使,连滚带爬地冲入大殿,扑倒在地,声音嘶哑变形,充满了无尽的恐惧:
“大王!祸事!天大的祸事!!”
王座之上,年迈的高句丽王高藏脸色蜡黄,手指颤抖,几乎握不住手中的玉圭。
其下,一众高句丽大臣更是面无人色,伸长了脖子,心脏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
“莫离支…莫离支大人于大王城下布置的万骨枯荣神阵…被…被唐军破了!”
“什么?!”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惊呼声四起。
渊盖苏文在高句丽权势熏天,其布置的邪阵更是被宣传为抵御唐军的最后希望,竟被破了?
“唐军…唐军不知如何出现在大王城下!精锐无比,为首者…疑似唐人亚圣陈曦!手段通天!神阵被毁,莫离支大人…大人他被生擒了!”
“轰!”
此言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劈在每一个高句丽权贵心头!
渊盖苏文被擒?
这简直比阵破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那可是掌控高句丽权柄,拥有邪神之力,近乎无敌的莫离支啊!
“还有…还有…”
信使似乎想起了更加恐怖的事情,牙齿咯咯作响,涕泪横流,“唐军…唐军在城下…筑…筑了京观!用…用我们上千勇士的尸首……”
“他们…他们还在城下…用血写了字……”
“写的什么?”
高藏王猛地站起,声音尖厉。
信使吓得浑身一抖,几乎晕厥过去,用尽最后力气哭嚎道:
“写的是…‘犯汉者…辱骸者…此报!’”
死寂。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整个大殿。
“犯汉者…辱骸者…此报!”
这八个血淋淋的字,如同拥有魔力一般,在大殿中回荡,狠狠撞击着每一个高句丽贵族的心脏和神经!
京观!
血字!
莫离支被擒!
神阵被破!
一个个噩耗,如同重锤,将他们最后的侥幸与勇气砸得粉碎!
“噗通!”
一名年老宗室再也支撑不住,双眼一翻,直接吓死过去。
“完了…全完了…”
丞相瘫坐在地,喃喃自语,面如死灰。
高藏王身体晃了几晃,猛地跌坐回王座,胸口剧烈起伏,脸色由黄转白,又由白转青,猛地张口。
“噗——”
一口殷红的鲜血,如同血箭般喷出,溅落在华贵的地毯上,触目惊心。
“大王!”
殿内顿时乱作一团,惊呼声,哭嚎声,桌椅倾倒声混杂在一起。
恐慌,如同最致命的瘟疫,以国内城王宫为中心,向着高句丽全境,疯狂蔓延开去。
人心惶惶,末日将至!
而遥远的南苏城下,唐军大营之中,英灵帐前,香火袅袅。
陈曦独立于营帐之外,望向高句丽王庭的方向,目光深邃。
【叮!成功迎回英骸,获全军敬仰,妥善处理战后事宜,并间接引发高句丽王庭震荡,步步为营,影响深远,深合稳健之道,稳健经验值+3500!】
【当前稳健经验值:41983!】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5/225054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