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16)
徐闻知道,好几个喜欢打仗的皇子还是很想跟着出去,可他坚持成亲后再说,孩子们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也就是徐闻好说话,和孩子们感情深。会和他们好好沟通。按照以前的皇家父子关系,哪有这么磨叽。
知道了徐闻的底线,本来不急着成亲的孩子们,开始催促他们的母妃起来了。
幸好,这几年一直在准备人选,甚至每个人的房子都准备好了。
徐闻看着适婚年龄的孩子有好多个,如果让他们一个一个成亲,就太麻烦了。
主要是他每个都得参加,不得麻烦死他了?
关键还浪费时间。
最后,徐闻和礼部尚书吵了好几架,以及在皇子们自己明确不介意的情况下,才同意了采取集体婚礼的形式。
就这个,礼部官员都想了好久,设计了对应的礼仪。
徐闻的建议是好的,就是先进了一些。
毕竟,他的孩子太多了,假如每个都花大价钱在形式上,多浪费钱和时间啊。
人家父子甚至儿媳妇都不介意,你个大臣还有意见?
当然,好歹男女分开了,每年皇子一次集体婚礼,皇女一次集体婚礼。直到将近两百个孩子,甚至以后还有孙子孙女结婚。
想想都觉得可怕。
徐闻的女儿们大部分选择了上门女婿,对方要么是嫡次子要么是孤儿,反正女儿只要镇得住,人品不错,身体健康,他是不太介意对方家世的。
每个孩子结婚,徐闻只能提供五万现金白银,作为安家费。
他的想法很简单,我已经培养好你们了,还想怎么样?
徐闻用了比较现代的方法。
他是皇帝,只要他坚持,其实也没人能说什么的。
更何况,这些年,朝堂安稳,徐闻又那么老实做“明君”,大家也都给面子的。
就这样,第一批孩子20来个,搞了两场集体婚礼,终于完成了婚礼,成亲了。
之后的纳妾,就不需要大的仪式了,各自的母妃安排即可。
与此同时,澎湖岛那边也很顺利就拿下来了。
这个时候,除了大乾朝,其余地方的武器都很原始。再加上,他们又不算是外族人入侵,只要好好沟通,都能和平解决。
最大的困难就是地形不熟,还有这里有倭寇,这些人不老实,当然,训练了两三年的水军打这么一点倭寇,还是很轻松的。
每打下一块地方,兵将和一起过来的官员,就会对当地人口,地形,动植物进行了解,统计,测绘。
当把整个澎湖岛都做了统计和地形测绘后,他们会派人带着战利品和资料回去做具体的汇报。
徐闻作为皇帝,主要负责论功行赏。他觉得钱少,就大方发荣誉称号,还有他的亲笔书法。
谁敢说他的字画不值钱呢?徐闻练了三十多年字,已经很有大家风范了。
有时候为了省钱,他还会给积极做善事,捐钱打仗的商人亲笔写上“积善之家”的牌匾呢。
这么节省的皇上,也就是没谁了。
没办法,本朝的财政真心拉垮。
徐闻又没有改革,他等着去开发外面的世界呢,到时候土地都随便分,谁还敢说自己穷?
有了资料后,皇子皇女们就可以做澎湖的发展规划了。
这第一次的实践,他们是很认真对待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死板的规划,加了一些因地制宜的话术补充,毕竟,他们没有完全真正了解当地情况。
规划好以后,皇家科学院现成的人才再一起讨论,农业,经济,军事,政治,管理人才都一起参与,还会讨论带多少人以及带什么东西过去。
确定好后,徐闻审核通过,他们就会带上各种资料和物资出发建设澎湖了。
可惜,皇子们还是不能出去,毕竟,最少得生皇孙了才能出去。
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了。
他们可以遥控指导嘛。
现成的那么大土地,给他们做规划建设,也是足够忙碌的。
各种工厂,比如水泥厂,玻璃厂,制糖厂,制盐厂,建设局,纺织厂,船厂,还有农场,养殖场,军队建设,学院等等都得安排上。
还有本地人的管理和教化,人手不够,就把部分穷苦的闽省沿海渔民搬迁过去等等。
这一次打造澎湖岛过程中,就发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基础管理人员。
幸好皇家科学院前两年给很多官员做了培训,进京考核的官员,甚至南京的官员,也被要求分批过去培训了。
要不然,都没有那么多官员分配过去呢。
如今,澎湖岛名义上的总督是大皇子。其余孩子做辅助。
再过两年,他们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媳妇过去坐镇了。
他们的孩子则留在徐闻身边,由他亲自教养。
徐闻认为,只要把澎湖岛打造好,在琼州岛上就可以用类似的模式,还有东南亚那么多岛屿,都可以采用这个模式。
甚至,可以再扩展到南方的平原地区。
以点带面。
这样算下来,还是人口限制了发展。
……
嗯。
下个目标徐闻认为,必须得是倭国。
他又没钱了,需要银矿。
……
成化九年。
徐闻发现,他的基因真心不错。幸好,他的孩子也都继承了好基因。个个聪明能干,导致于一些大家族,很乐意提供优秀女性给他们家皇子们。
当然,也会舍得提供一些优秀男性给徐家公主们选择,即使是上门驸马也在所不惜。
真的,个个优秀啊。
他们不禁佩服,还是皇上会调教人。
当年他登基后收进宫里育儿园一起学习的,那一批男孩,现在已经都成才了,在皇家科学院占了重要的位置呢。
当然,有一些也去澎湖岛做了实践工作。
连续三年的集体婚礼,先后有大几十个孩子都成亲了。
接下来,就是孙子孙女外孙相继出生了。
育儿园又得扩大规模了。
他们跟着小叔叔们和小姑姑们一起生活。这种感觉,让徐闻都觉得新奇。
有些皇子为了快点出去闯荡江湖,还纳了好几个小妾,希望尽快多生孩子。
与之对比的,就是皇女们最吃亏了,毕竟,她们只能一个一个地生,还不能太频繁。
好在女孩子,野心没那么大,也没那么着急。她们更喜欢在皇家科学院工作。
当然,以后她们也可以去别的地方的科学院工作。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想出去打拼的,觉得有兄弟先出去探路,不是更好吗?
生了两个以上儿子的皇子们,经过徐闻同意,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女人一起去澎湖了。
也可以自己过去,不带媳妇。
而孩子们全都都留下来,徐闻打算把几代孩子,都好好亲自教导成人。
看他们那么积极出去打拼,徐闻也不好打击他们积极性不是?
好在他的孩子足够多,还是有很多留在京城的,至少科学院不会缺人。
尤其是现在还有很多没有成年呢。
不过,陆续有孩子长大,进入科学院学习。
差不多两百号的孩子,可不是盖的。
这种感觉也是新颖啊。
假如徐闻对所有孩子都很大方,奢侈,估计更养不起了。
所以,历史上的老朱,还是太奢侈了,让他的后代子孙都不用干活,能有俸禄领。
导致于有些人光顾生娃了。
大家都如此,财政能不吃紧吗?
徐闻生那么多娃,是要出去占领别的地方,和老朱完全不一样。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