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每次穿越,我都能抽取金手指 > 第 56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15)

第 56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15)


徐闻在小汤山给自己准备了两套行宫,冬天行宫和夏天行宫。

冬天冷的时候,他带着朝臣去冬天行宫过冬,同时可以集中办公。

京都的冬天是冷的,如果只是烧炭,多少都不够。

这样一起过来,还有温泉可以泡,还别说,大臣们也是挺乐意的。没谁愿意没苦硬吃嘛。

而在夏天天热的时候,他们会去夏天行宫办公。

这都是他和专业人士一起设计的。

冬天的好说,毕竟有温泉嘛。

夏天的就类似大唐的含凉殿。

说复杂也不复杂,只是是麻烦而已。

人为制造雨水,淋在屋顶上,挺雅致的。

虽然徐闻身体素质好,不怕冷也不怕热,可有机会享受,还能复制古建筑,他还是很愿意的。

徐闻舍得花钱,皇上舒服,群臣也舒服,他们自然没有意见。

这样导致于后来,徐闻都不太愿意回紫禁城办公了。

而孩子们也都搬了过来,好在地方大,有重新建设的育儿园。

倒是后妃们的地方不够大,只能建得密集一些,或者一些妃子不用带出来了。

徐闻已经不太积极造人了,毕竟,孩子数量也差不多了。再多生的话,小儿子都要比孙子还小了。

其实,徐闻这样的模式,有点学习大清呢。

比如,雍正就喜欢去圆明园避暑办公。圆明园就是他开始打造,后来乾隆发扬光大的。

可惜,留给后人的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这五年时间里,徐闻的奶奶和母亲都已经过世了,他现在已经是最大的了。再也不用给谁请安了。

简直是真是太好了。

好吧,虽然她们去世的时候,他也挺伤心的。

朝臣知道徐闻不太喜欢繁文缛节,能不搞大活动就不搞的。

徐闻的确不喜欢,尤其是很多形式,为的是表现皇权的威严而已。

还有那个做饭难吃的光禄寺,也在徐闻做皇上后,被整改了。所有贪污的官员,都被抄家流放岭南了。

徐闻也不杀人,流放就好了,他可是要求大家活着过去建设南方的。

看小说里,很多人在流放路上被折腾死,徐闻觉得太浪费了。

毕竟,以后他们是需要很多人口的。

这一天,徐闻微服私访,走在皇家科学院里。看着连排的四层楼的水泥房教学楼,他感觉有点亲切。

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水管还不够先进,高楼还只能吊水上去使用。好在楼上用水的机会比较少。

等以后有水电了,也是可以添加的。

发明电是很容易的,麻烦的还是化工,还有很多机械得从零开始,没那么容易,需要时间。

学院内水井很多,几乎每栋楼前都有,毕竟有水泥了,打理水井还是方便的。

还有校园的大路都是铺设了水泥路,还有建了很多公共厕所,有专人打理,保持干净卫生,还是不错的。

当然,还有垃圾桶。

徐闻家的孩子都挺爱干净。

假如不注意这个,学院里很容易脏乱臭的。

很多官员过来参观这里以后,回去治理地方的时候,都多加了厕所和垃圾桶的基础建设。

学院里还有专门的农庄种植粮食和养殖猪牛羊鸡鸭鹅,保证能供应给学院食堂。

还留了不少试验田给农学院的人。

食堂师傅都是经过培训的,他们做的饭菜,都有严格监察的,要保证干净卫生。

毕竟,即使徐闻不在乎,皇子们也是在乎的,他们忙起来,是要吃食堂的。

徐闻微服私访的时候,也是吃食堂的。他有时候会过来亲自参与研究,如果没有他引导,很多研究方向很容易走歪,会拖累进度的。

要不是作为皇帝更好赚情绪值,徐闻都想退位了,专门做研究呢。有他参与研究,估计能更好加强工业进程。

每天早早重复上朝,他也是觉得挺烦的。那简直就是浪费他的时间。

等以后孩子们成亲生娃了,他得找擅长政务的孩子,搞个秘书处,让孩子们轮流帮他干活才行。

这样也算实践工作嘛。

以后他们出去打江山,治理江山,也是需要经验的嘛。

自从水泥制造出来,大家惊为天人,然后建设小汤山开发区,老大还安排在几个大城市郊区都建了水泥厂,尽管薄利多销,也赚了很多钱。

当然,徐闻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概念。

水泥出来后,除了修路,盖房子,加固城墙,还有专人负责利用水泥做水利工程。

老大还专门铺设了从小汤山开发区到京城的水泥路,这样往来坐马车方便了很多。

还有,老大他们组织的专业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队,已经相对成熟了,小汤山里老大他们建了不少别墅楼房,卖给京城的勋贵家族,让徐闻他们赚了不少钱呢。

这些工程队在把小汤山开发好以后,工程队分成好多个小组,到其他城市搭建水泥厂,玻璃厂,盖房子,卖房子,也赚了不少钱。

这简直就是作弊,毕竟,土地都是他们可以随便指定的。

当然,徐闻会要求他们房价的不能夸张了,也不能强买强卖。有皇子们监督,大家也不敢乱来。

最初一起建设开发小汤山的官员们,都得到了提拔,会出去负责很多工厂建设,管理。

毕竟,皇子们和皇女们不太方便出京城嘛。

不然就是他们最合适了。

徐闻觉得等他们成亲生子了,也不是不能出去。只是现在他还不想引得朝堂吵架。

毕竟,在京城还行,出京了就是藩王,按照祖制,藩王是不能乱跑的。

几年时间里,津城船厂已经打造了好几艘大船,加载了一些钢材,还有大炮火器,先进稳固了很多。

前两年,擅长军事的老三,老六,老十一,老十六等等好几个皇子,都已经提前过去训练水军了。

有徐闻之前拿出的后世戚家军的训练方法,再有他给的民兵训练手册,练兵已经初见成效了。

可惜,几艘船还不够,还得继续造,以后还得到各地开分厂才行。

这一天,徐闻把地图拿了出来,给老大指了一个地方,澎湖让他安排一下,尽快把它收复占领了,再好好管理,以后这里就作为重要的海上桥头堡了。

它的位置的确很重要。离倭国很近,徐闻知道,他们打下倭国不难,可治理就得需要人。而澎湖就是最好的中转站,因此,这里就必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这次,出去打仗的不是皇子们,而是大将军。

孩子们都还没有成家生娃,徐闻还是不想让他们远行。

等打下来澎湖后,老大他们也差不多生孩子了。

到时候,正好让孩子们提前演练,亲自去治理澎湖岛。

成亲生娃还需要不少时间。徐闻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只能狠下心拒绝,不能让他们现在出发。

毕竟,谁知道有什么意外呢。

徐闻习惯和孩子们提前沟通,不让他们有什么想法。

即使不亲自到现场,等以后有了地形图,他们也可以根据地形图和相关资料做规划嘛。

既然决定走出去了,为了方便普及汉语,徐闻在这几年把拼音,简体字,阿拉伯数字都得整理了出来。

没办法,繁体字的确有点难。

本土可以继续用繁体字,外面就尽量用简体字吧。

还好孩子们都很聪明,学起来很快。

这次对澎湖的军事活动,有不少大臣反对,可徐闻力排众议,把指令下发了。

徐闻难得坚持去做一件事,再加上这几年国库也稍微宽松了。

最后,大臣们还是通过了这个决议。

(湾都不能写,古代的都不行。用澎湖代替,大家应该懂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