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年关暗流 雏凤初鸣
腊月的寒风像是蘸了冰水儿的鞭子,抽打着北京城灰扑扑的屋顶和光秃秃的树枝。年关将近,空气里却嗅不到多少喜庆,反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焦灼。供销社仓库里,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
“都仔细点!年终盘点,一粒米、一尺布都不能错!”社领导背着手,在仓库院里来回踱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
何雨柱和老张等几个库管员埋头在厚厚的账本和冰冷的货物之间,一遍遍清点、核对。手指冻得发僵,哈气在算盘珠子上结起薄霜。
“张师傅,这批棉布的数量和调拨单对不上,少了三匹。”何雨柱抬起头,指着账本上一处 discrepancy,声音平静。
老张凑过来一看,额头冒出冷汗:“不能啊…我昨天亲自点的…难道是百货公司那边…”
“我去核对一下出库记录和他们的签收单。”何雨柱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很快,问题查清了,是百货公司那边签收时点错了数,漏签了三匹。一场可能引起纠纷的失误被悄无声息地化解。社领导得知后,看了何雨柱一眼,没说什么,但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
这类事情近来时有发生。物资流转加快,手续却愈发严格,差错也就难以避免。何雨柱凭借着精算师的细致和超越年龄的沉稳,好几次提前发现了问题,避免了损失。他在社里的分量,在这些细微处悄然增加。
下班路上,年的味道终于零星显现。偶尔有孩子穿着新做的、但明显布料紧张的棉袄跑过,零星几声爆竹响在胡同深处。副食店门口排起了比平日更长的队伍,人们揣着钞票和刚刚发放下来的、极其有限的“年货优待券”,希望能买到一点凭日常供应根本见不到的稀罕物——或许是一小条冻得硬邦邦的带鱼,或许是一小包金贵的花生瓜子。
何雨柱没有去排队。他知道,那点东西杯水车薪,而且太扎眼。他的“年货”,早已安安稳稳地待在他的空间里。
回到四合院,年的气氛同样复杂。家家户户都在忙碌,扫房、蒸馒头、准备年夜饭,但那份忙碌里透着一股精打细算的窘迫。
贾家屋里,贾张氏的声音格外响亮,带着抱怨:“就这么点肉馅,包饺子够谁吃?面粉也黑黢黢的…这年过的!”
易中海家飘出炖肉的香气,比其他家浓郁些,显示着八级工的经济实力,但他家门关得紧,少见人出入。
后院老太太那屋静悄悄的,不知在盘算什么。
何雨柱推开自家屋门,一股温暖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雨水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从锅里捡出一块金黄色的发糕。
“哥!你回来啦!快看,我蒸的发糕!按你说的法子,放了枣泥!”雨水小脸兴奋得通红,献宝似的把盘子递过来。
何雨柱接过盘子,发糕暄软,枣香浓郁。他尝了一口,甜而不腻,火候正好。“雨水真棒!比哥蒸得都好!”他毫不吝啬地夸奖。这发糕的面,自然也是他“加工”过的。
这个年,他们兄妹俩过得安静却丰足。年夜饭桌上,有他偷偷从空间取出的、切成细丝的风干肠,有油炸的花生米,有白面掺棒子面却格外暄软的饺子,甚至还有一小瓶他地下酒窖里开封的、温过的汾酒,他只让雨水抿了一小口驱寒。门窗关得严实,所有的香气和温暖都被牢牢锁在这小小的东厢房里。
窗外是零星的爆竹声和院里各家的喧哗,窗内是他们兄妹俩的守岁时光。雨水穿着哥哥用旧棉袄里子改的新棉裤,听着哥哥讲那些似真似幻的故事,脸上满是幸福和依赖。
“雨水,记住,”何雨柱看着妹妹亮晶晶的眼睛,语气认真,“不管外面怎么样,咱把自己的日子过好,长本事,比什么都强。”
“嗯!我知道,哥!我要好好读书,以后像哥一样厉害!”雨水用力点头。
正月初一,按规矩要拜年。何雨柱领着雨水,先去了后院老太太那。
老太太穿着簇新的棉袄,坐在炕上,接过雨水磕头递上的—杯茶水,慢悠悠地说了句“新年好”,塞给雨水一张皱巴巴的一毛钱压岁钱,眼神却在他俩身上逡巡,似乎在评估他们过年的成色。何雨柱恭敬道谢,放下带来的—包普通糕点,略坐片刻便告辞。
接着是易中海家。易中海倒是客气,抓了把花生瓜子塞给雨水,问了问雨水学习情况,又貌似随意地打听了几句供销社年后供应的安排。何雨柱回答得滴水不漏,只说过年物资会尽量保障,具体不清楚。
至于贾家,贾张氏拉着雨水看了又看,啧啧道:“雨水这新棉裤挺厚实啊,柱子你没少花钱吧?”何雨柱只笑笑:“旧棉花翻新,没花几个钱。”
一圈年拜下来,何雨柱心里更有底了。家家都在努力维持体面,但底子里的紧巴,瞒不过明眼人。
年味很快散去,生活重回轨道。但一些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开春后,雨水学校要组织一次算术竞赛。小丫头憋着一股劲,天天晚上缠着哥哥给她出题。何雨柱乐见其成,从空间里找出适合她水平的应用题,耐心讲解。
竞赛那天,雨水有些紧张。何雨柱送她到校门口,拍拍她的头:“别怕,就跟平时一样。哥相信你。”
傍晚,雨水几乎是飞跑着回来的,小脸红扑扑的,手里举着一张奖状:“哥!哥!我得了第三名!全校第三!”
何雨柱接过那张薄薄的、印着红字的奖状,心里涌起一股比赚了黄金还强烈的成就感。他把雨水抱起来转了个圈:“好样的!雨水真给哥争气!”
这消息很快在院里传开了。一个丫头片子,在算术比赛上得了奖,在这年头可是新鲜事。
贾张氏撇撇嘴:“丫头学好算术有啥用,将来还不是伺候人?”
但易中海看雨水的眼神却有些不一样了,有一次居然主动问起她学习难不难。
就连后院老太太,也难得地说了句:“脑子灵光,是好事。”
何雨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雨水这份出乎意料的“争气”,无形中给他增加了一层保护色——一个重视妹妹教育、并且能把妹妹教好的哥哥,形象总归是正面的,甚至带点令人刮目相看的意味。
他更加坚定了培养雨水的决心。知识,才是这个时代最隐蔽又最强大的武器。
春风渐暖,吹化了院里的残雪。
何雨柱站在供销社仓库门口,看着一辆辆装满物资的卡车进进出出。他知道,平静的表面之下,变革的洪流正在加速涌动。
但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惶惑。他有藏于暗处的巨富,有逐渐成长的妹妹,有安身立命的房子和工作,还有一颗在磨砺中愈发冷静坚韧的心。
雏凤清声,已初试啼鸣。
而他这只潜藏已久的鹰,也即将迎来真正振翅的时刻。
他深吸一口早春微凉的空气,转身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脚步沉稳而有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57/225324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