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双轮初驶 暗巷藏锋
五五年的春天,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猛地挣脱了冬日的桎梏。北京胡同里的老槐树爆出嫩芽的速度快得惊人,阳光也带上了实实在在的暖意。但比天气变化更明显的,是街面上日益增多的、样式统一的各种票据,以及人们谈论它们时那种既习惯又无奈的语气。
何雨柱推着一辆崭新的、锃光瓦亮的“飞鸽”牌二八大杠自行车走进四合院时,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当年他捅到军管会把何大清抓回来。
车轮碾过院里的青砖,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金属车把和轮圈在春日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泽,瞬间吸引了所有在院里活动的人的目光。
贾张氏正坐在门口摘菜,眼睛一下子瞪圆了,手里的菜掉盆里都没察觉:“哎哟喂!自行车?!柱子,你…你买的?!”
阎埠贵(注:阎埠贵于50年搬入)扶着眼镜,从屋里探出头,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的算计:“这得多少工业券啊…还得不少钱吧?”
就连易中海,正推着自家那辆旧自行车准备出门,也猛地刹住脚步,回过头,目光复杂地上下打量着何雨柱和那辆新车,脸上那惯常的沉稳差点没挂住。
何雨柱脸上适时地露出一种混合着自豪、肉痛和如释重负的表情,他拍了拍车座,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全院听见:“啊,攒了好久的工业券,牙缝里省的钱,总算置办上了。雨水上学远了,有辆车方便接送。”
理由充分,无懈可击。一个心疼妹妹的好哥哥形象,完美掩盖了这背后需要付出的、对普通人家而言堪称巨量的工业券和钞票。
这辆车,确实是他“攒”出来的。过去大半年,他利用供销社的信息差和极其谨慎的人情往来,用各种方式——帮人修东西换、用富余的肥皂票澡票换、甚至用一张好不容易弄到的“优待券”贴钱换——一点点凑齐了那数额惊人的工业券。钱,则来自他省吃俭用的工资和那深埋地下的黄金兑换出的、少量不敢引人注目的现金。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但最终,他成功了。
雨水闻声从屋里跑出来,看到新车,惊喜地叫出了声,围着车子转圈,想摸又不敢摸。“哥!真给我们家的?”
“嗯,”何雨柱把车钥匙递给她,“以后哥接送你上学。”
从这天起,何雨柱的生活节奏悄然改变。每天清晨,他骑着这辆崭新的“飞鸽”,载着雨水穿过逐渐苏醒的胡同,成了南锣鼓巷一带一道惹眼的新风景。下班后,他也常常骑车去办事,效率提高了不少。
这辆车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更是一种无形的地位变化。
在供销社,同事们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惊讶和探究,甚至带点不易察觉的敬意——能弄到自行车票券并舍得买下车的人,绝不简单。社领导似乎也更愿意把一些需要外勤的活儿交给他。
在四合院里,效果更是立竿见影。贾张氏的酸话明显少了,甚至偶尔会带着点讨好地让他帮忙从合作社捎点东西。阎埠贵算计的目光里多了些忌惮。易中海则更加沉默,只是有一次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柱子,是长大了,能顶门立户了。”
这辆车,像一个无声的宣言,宣告着何雨柱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被拿捏的孤儿,他是一个有实力、有手段、能弄到紧俏资源的成年男人。
何雨柱坦然接受着这种变化,却愈发低调。他从不骑着车在院里炫耀,每次回来都把车擦得干干净净,然后推进自家那间最小的东厢房里锁好,绝不碍着谁的事。有人想借车,他也总是有合情合理的理由推脱,既不伤人面子,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一个雨后的傍晚,他骑车带着雨水从学校回来。雨水搂着他的腰,小脸贴在他后背上,忽然小声说:“哥,我们班同学都说你厉害。”
何雨柱蹬着车,看着前方被雨水洗刷干净的胡同,声音平稳:“雨水,记住,车是工具,不是本事。真本事在脑子里,在手上。哥买这车,是为了让你能走更远,去看更大的世界。”
雨水似懂非懂,却把哥哥的腰搂得更紧了。
春夜微凉。何雨柱将车锁好,回到屋里。意识扫过空间,那里依旧囤积着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物资,也扫过墙角那辆实实在在的、代表着这个时代某种通行证的自行车。
里外两种资源,两种力量,在他身上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他推开窗,让带着槐花清香的夜风吹进来。
双轮已然驶动,载着他和妹妹,稳稳地行驶在越来越清晰的轨道上。
前路或许依旧狭窄,但视野,已豁然开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57/225324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