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深耕之获 暗潮初动
五五年的冬天,在一场悄无声息的小雪中降临。北京城的胡同染上一层薄薄的银白,掩盖了青砖的斑驳,也暂时冻结了日常的喧嚣。全国票证制度运行了数月,人们已渐渐习惯了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生活,精打细算成了融入血液的本能。
供销社里,年终盘点的气氛比往年更加凝重。每一种商品都必须与对应的票证回收记录严丝合缝,差一分一厘都要追查到底。空气里弥漫着纸张、墨水和小苏打(用于清洁)混合的味道,以及无声的压力。
何雨柱却如鱼得水。这种需要极致细致和逻辑清晰的工作,正是他最为擅长的领域。他负责的库区账目清晰,货品码放整齐,盘点起来效率极高,几乎从未出过差错。社领导背着手巡视时,在他负责的区域停留的时间总是最短,那紧锁的眉头也会稍稍舒展。
“柱子,年后区里要搞个物资调剂会,各供销社都要出人参加,你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去。”一天下班前,社领导忽然叫住他,交代了一句。
何雨柱心中一动,面上却只是平静地点头:“好的,领导。”他知道,这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更核心的圈子,能接触到更多资源和信息。这是对他数月来沉稳表现的最佳肯定。
这份肯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社里年底评先进,何雨柱得了一张奖状和五块钱的奖金。钱不多,但那份荣誉,却让他在院里说话更有了几分底气。
下班回到四合院,小雪还未化尽,院里有些湿滑。贾张氏正指挥着贾东旭和秦淮茹在门口扫雪,嘴里不住地唠叨:“仔细点扫!这雪化了冻上更滑!摔一跤看病还得花钱花票!”
阎埠贵揣着手站在自家门口,看着天色算计着这场雪对冬储白菜价格的影响。易中海推着自行车进来,车把上挂着一小条显然是厂里发的年货——冻得硬邦邦的带鱼。
何雨柱推车进院,和易中海打了个照面。
“柱子回来了?”易中海目光在他车后座扫了一眼,没看到什么显眼的东西。
“易叔。”何雨柱点头致意,并没多话。他的年货,早就通过别的渠道,安安稳稳地藏在了该藏的地方。
屋里,雨水正趴在炕桌上温书,小脸被冻得微红,却满是专注。炉火烧得旺旺的,比院里任何一家都暖和——何雨柱总有办法弄到耐烧又不易被察觉的“好煤”。
“哥,你回来了!”雨水抬起头,笑容灿烂,“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新课文,我背给你听!”
何雨柱放下东西,认真听着雨水清脆的诵读声,心里那份因外界严寒和束缚而带来的些许压抑顿时烟消云散。这就是他所有努力的意义。
晚饭后,何雨柱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辅导功课,而是从带回来的包里拿出一个小木匣子。
“雨水,过来,哥给你看个东西。”
雨水好奇地凑过来。何雨柱打开匣子,里面不是糖果点心,而是各式各样、新旧不一的票证,还有一些磨损严重的铜钱和几分钱的硬币,甚至还有几张早年的旧邮票。
“哥,这是什么呀?”
“这是咱们的‘传家宝’,”何雨柱语气带着一丝玩笑,眼神却很认真,“以后啊,这些东西,说不定比钱还值钱。哥教你认认。”
他开始耐心地给雨水讲解各种票证的种类、年份、稀缺程度,教她辨认铜钱上的字迹,告诉她哪些邮票的印刷错误可能使其变得特殊。这并非系统的收藏知识,更像是一种启蒙,一种培养她对“价值”的另类眼光。
雨水听得似懂非懂,但却觉得很有趣,瞪大了眼睛努力记忆。她并不知道,哥哥是在为她打开一扇通往未来广阔世界的小窗。
夜深人静,何雨柱再次“巡视”他的地下王国。酒窖里的藏酒安然无恙,散发着静谧的醇香。空间里的物资消耗甚微,依旧充盈。他将新得的奖状和那套“教学用具”也小心地收纳起来。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好发展。工作稳定,略有提升;雨水健康成长,学业优异;物资储备充足,暗藏丰厚。
然而,他敏锐地感觉到,院里的气氛似乎有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变化。易中海看他的眼神,在以往的审视和算计之外,似乎多了一抹极淡的…忌惮?贾张氏的抱怨声中,偶尔会夹杂几句指桑骂槐,似乎与他家日渐踏实、雨水越发出息有关联。就连阎埠贵,那算计的目光在他和他的自行车上停留的时间也似乎更长了些。
深耕之下,必有回响。
他这块昔日无人问津的薄田,如今悄然育出嘉禾,难免会引来旁人的张望,甚至觊觎。
何雨柱吹熄油灯,在黑暗中睁着眼睛。
雪后的夜晚格外寂静,却能听到屋檐化雪滴落的细微声响。
他知道,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潮已然开始流动。
他需要更加警惕,也要准备得更充分,才能守住这一切,并在即将到来的波澜中,稳坐钓鱼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57/225324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