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东风不来,自己造东风
第三十一章 东风不来,自己造东风
银白色的星体静静悬在车间中央支架上,蒙皮与焊缝反射着近 乎完美的光。
这早就不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它是所有人拿命换回来的勋章。
从一个濒临倒闭的绝境,到造出震惊世界的特种合金。
他们只花了不到半年,就走完了一条别人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万事俱备,现在就差一阵东风。
而这股东风,就是能把它送上天的运载火箭。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杨卫民,等着他从航天集团带回最后的好消息。
可杨卫民回来时,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悦,整个人像是被霜打过。
他把所有核心成员都召集到会议室,一句话就让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今年的发射计划,已经全部排满了。”
钱宏明心里猛地一沉,仍旧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就没别的办法,插个队不行吗?”
杨卫民苦笑着摇头,把一份文件甩到桌上。
“插队?用什么身份插?”
“你们自己看清楚,这上面排的都是些什么任务。”
“新一代军事侦察卫星,还有战备通信卫星。”
“另外几个保密等级高到我们都无权过问的绝密项目。”
“这里头每一个都关系着国家的命脉,咱们这颗气象卫星跟它们一比,根本不够分量。”
这番话说完,所有人都沉默了。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在国家战略这盘大棋上,你的分量不够,就只能在旁边等着。
姜爱国心里不服,一拳头捶在桌子上。
“那我们排明年,明年总可以了吧。”
杨卫民叹了口气,给出了一个更让人绝望的消息。
“我也问了,航天集团那边的意思,是让我们按照正常流程去报备和审批。”
“这么一来,我们最早能排上的发射窗口,也要等到两年后。”
两年。
这个数字像一座大山,压得在场的人都喘不过气来。
一个高科技项目,尤其是这种带有开创性质的项目,最忌讳的就是等。
两年时间,足以把所有人的心气都磨平,把辛辛苦苦积累的技术优势都拖成落后。
那样的话,项目黄了是小事,人心也就散了。
之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相当于全部打了水漂。
“瞧不起咱们,是发自骨子里的。”
老专家这会儿真是气得身子发颤,说话都有点哆嗦。
去了航天集团那趟,杨卫民能明显感觉到对方的话里话外,处处都是冷眼。
比听他们一句直接拒绝还难受的,是那种无形的高傲和疏离。
被叫“体制里长子”,人家资源扎堆,背景坚实。
而自家的研究局,跟对方比起来简直算不上什么。
前几年差点直接关了,多少人差点失业。
有背景、有牌面,谁愿意耳朵贴地,专门给落难的穷亲戚打乱现有打算?
会议室里逐渐落下的那点动静,像是空气一下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出路。
技术关口啃下来了,官僚体系也不是没对付过。
最后却输了给习惯成自然的门户偏见。
可偏就这样,明明手里的成果别人都做不了。
可这东西眼睁睁放这儿,想让它有点真正价值,却找不到人认。
这种无力,比当初什么也没有更难熬。
就在大家完全没了主意,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努力到底为什么的时候。
门突然响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来的是航空局的林建国,就是那次检查组里最认真那个专家。
他身后还跟了几位同事,都穿着工作服。
大家都有点愣,不明白他们来是打算做什么。
杨卫民挤出个不太自然的笑,赶紧迎了上去。
“林专家,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林建国神色直接,看得出来很着急。
他扫了一眼满屋子的气氛,直接说道。
“杨局,各位专家,我这趟来,是代表我们航空局,想正式请你们帮忙。”
请帮忙,在场所有人都震住了。
航空工业局这样的大单位,竟然上门找这小研究局帮忙。
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惯常逻辑。
林建国没浪费时间,从包里拿出一份标着“绝密”的设计图。
“我们正在搞的新一代战斗机,歼九项目。”
“现在项目已经卡在那里有半年多。”
他指着图纸中关键的发动机,声调里透出疲惫。
“核心难题就是这里。”
“要求材料能在接近两千摄氏度高温下坚持,同时经得住极高转速的拉力。”
“这种材料我们一直造不出来,国外对相关技术又完全封锁。”
“没有这叶片,发动机根本就推不起来。”
“再这样下去,歼九可能要被迫停掉。”
这番话的信息太重,大家都明白,这已经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事关整个防空体系。
林建国定了定神,将目光落到周川身上。
“周工,你们为卫星外层攻关的那种特种合金。”
“我们做过大量的实验和论证。”
“那种材料,是眼下唯一现实的解决办法。”
会场一下子安静到极点。
大家脑袋像被敲了一下。
刚才还是忙着求人、到处碰钉子的研究局。
转眼成了决定国家重点项目能不能继续的关键方。
这种转折,让人一时有点懵。
杨卫民和钱宏明对视一下,眼底都是难以相信的惊喜。
现在大家都完全明白了,周川当时坚持要自己搞材料,到底有多高的远见。
“争气钢”这事,不只是为了一颗卫星。
更像是为整个工业体系,拿到了一把有用的好刀。
大家的目光都转到周川身上。
那个之前一直很平静的年轻人,此刻成了大家的定心丸。
周川看着林建国,终于站起身来。
他知道,自己的手里,终于有了一张可以跟任何人叫板的王牌。
“林专家,材料技术,我们可以提供。”
“但我们不要钱,也不要任何荣誉。”
周川停顿了一下,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
“我们要一个发射窗口。”
“这件事,得请你们航空局出面,去和航天集团协调。”
整个研究局的院子里,气氛头一次变得这么微妙。
所有人的心里都揣着一种坐山观虎斗的期待。
他们也是体会到,手握核心技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不用再去求爷爷告奶奶,更不用再去看别人的冷脸。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1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