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骑虎难下
第三十章 骑虎难下
就凭那种垃圾堆一样的设备,靠着一群过时的老头子,怎么可能搞出超越时代的东西。
这一定是假的,是周川为了应付审查,一手伪造出来的。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在她心里疯狂地生根发芽。
她立即利用自己专家的职权,组织了一个由航空局和顶尖材料学专家组成的飞行检查组。
名义上是去核实报告的真伪,实际上就是去兴师问罪,去当众拆穿这个骗局。
消息传到研究局,所有人都义愤填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质疑,这简直是赤裸裸的人格侮辱。
姜爱国更是把刚发下来的奖金往桌子上一拍。
“干脆别让他们来了,老子现在就带人去首都,把那块钢拍在他们脸上!”
杨卫民及时拦住了他。
“老姜,别冲动啊,现在真不是闹脾气的节骨眼。”
刚才听说他们要来,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紧了几分。
其实也是说,正好当着众人的面,能不能自证清白。
集体的目光几乎同时转去周川身上,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他看起来和平常没有什么差别,神情依然淡定,像是能让人心神就这么安稳下来。
“来就来吧,我们做好准备应对——这仗不好打,但还不是头一次。”
三天转眼就过去,研究局大门外那队轿车,不声不响停下,特殊牌照亮得有些扎眼。
苏晴挑了套精致的职业装,站在人群前带着明显的自信。
周围环着几个专家,一路走进院里。
迎接的杨卫民等在门边了,她脚步连顿都没顿,连看都连看都没看对方一眼。
后头那一片老资历的专家们,一个个神情板滞。
警惕与质疑字都不必说在脸上早写满了。
一进会议室,她手起落就把报告扔到了桌子,带着硬邦邦的气势。
“周川,这份材料合作的说明,我得要个明明白白的解释。”
翻到报告页面,开口就是一句。
“这些数据和现实的材料学理论相差太远了。”
她伸手点了几下其中的配比公式,“再看看你们选添加的那几样稀有元素。
说明是在恶化合金材料性能才对,你们怎么让毒药一转手,反而变成了灵丹?”
发问很犀利,三两句话就险些让“伪造数据”的大帽子扣了下来。
几个身后的专家跟着补刀:“国外权威期刊上压根都没见过什么杂质强化这个理论。”
“把所有理论证据和验证数据拿全,要不我们早就有理由对数据的真实性起怀疑了。”
会议室短时间像点了爆竹,火药味四下蔓延,几乎都能嗅到味道。
姜爱国忍得发青脸色,杨卫民手指不停敲着桌沿。
却终归拿不出气势直接翻脸,毕竟来的人是专门挑差的。
就在所有人都僵持不下的时候。
周川平静地站了起来。
“各位专家,理论上的东西,说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他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人,最后目光落在了苏晴的身上。
“既然各位不相信报告,那不如,我们现场再演练一下。”
“请各位专家,全程监督,全程指导,如何?”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
苏晴和她带来的那群专家,全都愣住了。
他们想过研究局会用无数种方式辩解,唯独没想过,对方会这么硬气。
竟然要当着他们的面,把流程再走一遍。
这得有多大的底气,才敢做这种事。
苏晴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她本想在理论上把周川彻底问倒,让他无话可说。
没想到,对方压根不跟你玩理论了,要跟你玩实践。
这让她一下子就骑虎难下了。
如果拒绝,就等于自己心虚,承认自己是来找茬的。
如果同意,万一对方真的做出来了……
不,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苏晴在心里疯狂地否定着。
“好。”她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眼神冰冷。
“我倒要看看,你们能变出什么花样来。”
三炉钢,就在一群国内最顶尖的专家的全程监视下,开始了。
这一次,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姜爱国是怎么像绣花一样,精准地控制着每一个温度节点。
周川又是如何在最后关头,亲手把那几撮“杂质”,投入了炉膛。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秘密,没有任何猫腻,全部都摊在了阳光底下。
当那块完美的合金锭,再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
当那份和报告上分毫不差的检测数据,被打印出来时。
整个车间里,鸦雀无声。
苏晴带来的那群专家,全都跟石化了一样,傻傻地看着那份报告。
脸上的神情一开始还冷静,接着变得越来越惊讶,最后完全变成了认同。
这一屋子技术专家都很清楚,这组数据意味着什么。
这是足以推动材料学界发生变化的发现。
苏晴的脸色已经发白,指间捏着报告,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彻底落败,内心说不上什么滋味,更让她难堪的局面还没结束。
本来和苏晴保持一致的专家们,眼下已经全都聚拢到姜爱国和周川身边。
“姜总工,您那控温方案能不能教教我们?”
“周总工,这个‘杂质配方’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流程您能讲一讲吗?”
“对,我们很想学,真心愿意掏学费!”
看着眼前这些反转,杨卫民心头这些天的窝火终于散去了。
在总结会上,他开口说道:
“我们非常欢迎合理、善意的技术交流。”
“但我们不能接受有人带着成见故意挑刺,拿着放大镜看问题,影响咱们自主创新。”
这话虽然没点名,但现场的人都明白是在说谁。
检查组走得很快。
苏晴临走时看了周川一眼,那目光里满是怨气。
上车前,一个头发花白的院士紧紧握着周川的手,感慨万千。
“小周啊,你们这块合金,不只是解决了卫星蒙皮的问题。”
“这是给我们整个国家的材料学,都捅开了一层天花板啊!”
“了不起,真的了不起!”
“我们等着你们的卫星上天,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老院士的话,发自肺腑,也让周川的心头,微微一沉。
是啊,卫星。
他的思绪从刚刚那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中抽离出来。
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落回到了那个凝聚了所有人汗水与心血的总装车间里。
卫星的主体部分,已经接近完工。
可后续的发射,还没有半点着落。
他们没有自己的运载火箭,想要把这颗“争气星”送上天,就必须去求航天集团,申请一个宝贵的发射窗口。
想从那密不透风的计划表里,挤出一个位置来,难如登天。
他不由得想起了卫星总装完成的那一天。
卫星总装完成,那天整个研究局跟提前过年似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1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