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何雨柱入职娄氏轧钢厂
离开蜀香楼的过程出人意料地顺利,恰如秋日里飘落的黄叶,无声无息却暗合时令。
何雨柱收拾刀具时,发现砧板缝隙里还嵌着几粒花椒,这让他想起三年前初到蜀香楼时,老掌柜就是用这种川味十足的仪式为他接风。
如今后厨的调料架上,那些装着郫县豆瓣酱的陶罐早已蒙尘,就像这座城市里渐渐消失的烟火气。
事实上,政策的改变已经有了风向,餐饮业的萧条已如晨雾般悄然弥漫,各家酒楼都在收缩战线,精减人手。
这也是李师傅放手何雨柱离开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还能保住多少徒弟,未来大概率这些徒弟都要离开,只是时间的先后问题。
酒店经理望着何雨柱离去的背影,眼中交织着惋惜与无奈——他本指望那些手艺平平的帮工会率先离开,却不想这位掌勺的二厨竟主动请辞。然而市场规律如同铁律,他终究只能目送这位得力干将转身离去,背影渐渐融进晨光里。
经理师傅欣赏何雨柱,毕竟年纪轻轻就是高级厨师了,只能感慨一句可惜。
但又无可奈何。
于是,就这样,何雨柱从蜀香楼辞职离开,去了娄氏轧钢厂上班。
故事又回归正轨,未来何雨柱要在娄氏轧钢厂至少待上几十年。
第二天清晨,何雨柱早早地就来到了娄氏轧钢厂。
娄氏轧钢厂区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烟囱在朝阳里喷吐着浓烟,何雨柱仰头望着那些翻滚的灰色烟龙,恍惚间觉得它们像极了炒锅里升腾的蒸汽。
娄老板亲自带着他参观了食堂后厨,介绍给其他工作人员认识。
虽然工厂是大锅饭食堂,但娄老板特意为领导们准备了一个小灶间,这个小灶也是为厂里的业务往来、人情往来开办的。
这就是何雨柱今后要工作的地方。
"小何师傅,这里条件简陋,比不上蜀香楼,还请你多包涵。"娄老板有些歉意地说。
"娄老板客气了,这里挺好的。我会尽快适应新环境,把工作做好。"何雨柱环顾四周,虽然设备简单,但收拾得很干净,显然,娄老板很看重小灶工作,否则也不会大费周章的去酒楼请厨师。
有娄老板的介绍,再加上高级厨师的身份,何雨柱进入娄氏轧钢厂没有一点问题。
尤其是娄老板怕一些主要领导有意见,专门摆了一桌。
现在工厂也在进行慢慢的改革,虽然娄氏轧钢厂的主人是娄老板,但是娄老板已经没办法做到全权掌控了,已经交出了许多的权利。
哪怕仅仅是安排一个厨子进来。
当然,何雨柱是有真手艺的,过程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
其他领导人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厨子得罪娄老板。
两个条件之下,自然不会有任何问题。
不过,形式还要走一下的。
这场入职宴堪称现代版的"庖丁解牛"。
当松鼠桂鱼在青花盘中甩动琥珀色的尾巴,当白萝卜在何雨柱刀下化作颤巍巍的玉牡丹,原先蹙眉的厂领导们纷纷松开了紧扣的领口。
娄老板举杯的手终于不再颤抖——在这个集体决策的新时代,即便是安插个厨子也要讲究"民主集中"。但真正的民主永远在味蕾上投票,何雨柱的炒勺轻轻一颠,便让所有异议都化作了盘底油星。
何雨柱用自己的厨艺征服了他们,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娄氏轧钢厂,没有任何悬念。
何雨柱今后的工作主要是做小灶,但毕竟这是工厂,而不是酒楼,平时没有那么多的小灶,总不可能平时啥都不干。
所以何雨柱也没有脱离群众,也是需要做一些大锅菜的,当然,无论是小灶还是大锅菜,对于何雨柱来说都是没有难度的。
同时何雨柱还兼职了三食堂的组长,这样可以让他的工资更高一些。
因为娄老板不打算亏待何雨柱,在有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何雨柱的收入,组长就可以+10块钱。
而且毕竟是领导层,虽然不是干部,但对于何雨柱未来发展肯定是更好的。
娄老板有心了。
因此,何雨柱每个月的工资有68块6毛钱,虽然不如酒楼的大厨,甚至不如二厨。
但是对于何雨柱来说这就足够了,这些年不断的囤积物资,也是放缓了囤积物资的速度,当然,也是现在的物资不容易搞到手了。
因此,何雨柱手上也是积累了一些金钱。
事实上,在那个票据为王的时代,金钱并不是特别有用处,毕竟,到了大灾三年,有钱都不一定能花,够用就行。
所以,何雨柱也没这么追求工资的高低。
不差那一星半点的。
当然,事情也没有那么顺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何雨柱进入三食堂就成为组长,原来娄氏轧钢厂里厨房的人自然不服气,尤其是还要在新来的何雨柱手下干活。
再加上看何雨柱的年龄这么小,手艺又能好到哪里去?
那些老员工都以为他是关系户,手底下没有真功夫。
三食堂的江湖暗流涌动。
老工人们打量着这个空降的年轻组长,菜刀在砧板上剁出挑衅的鼓点。
异常的举动显然就是为了搞事情。
但是,何雨柱会怕吗?
某个清晨,何雨柱的钢刀突然在晨光中舞成银色旋风,土豆丝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时,后厨的窃窃私语戛然而止。
他信手炒出的醋溜白菜,竟让二十年掌勺的王师傅偷偷抹了眼角。
甚至,当食堂主任宣布"国家认证高级厨师"的头衔时,众人忽然发觉这个年轻人切菜的韵律,与车间里德国进口的精密机床有着异曲同工的精准。
他们拿什么跟何雨柱比?
那可是高级厨师啊,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所以当何雨柱露一手之后,三食堂的老员工态度都变了。
何雨柱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香的美味。
厉害之处,可见一斑。
要知道,何雨柱年纪轻轻就是高级厨师,未来甚至有可能成为国宴大师。
只是这些人也不明白,为何以何雨柱如今的实力,会来工厂的食堂上班。
只能说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吧。
总之,何雨柱算是在三食堂站稳脚跟了。
后厨的法则简单而残酷:在这里,锅气就是底气,手艺就是话语权。
窗外,娄氏轧钢车间的铁水正迸溅出璀璨火花,而灶台上的炒锅也腾起同样耀眼的烈焰。
两种截然不同的火焰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奇妙地达成了某种默契的共生。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15/226612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