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风雨欲来
晨光刚漫过安州的城墙,李恪便已站在驿站的瞭望塔上。寒风卷着霜花掠过脸颊,他却浑然不觉,目光紧紧盯着通往洛阳的官道——昨夜派出的侍卫还未传回长安的消息,而洛阳府兵的动向,依旧是一团迷雾。
“王爷,风大,您还是回屋吧。”张猛捧着一件狐裘赶来,见李恪衣袍上沾着霜花,眼中满是担忧,“守在官道的弟兄已换了三批,一有消息定会第一时间回报。”
李恪接过狐裘披在肩上,指尖却仍冰凉。他望着官道尽头的薄雾,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长孙无忌调动府兵已有三日,迟迟没有动静,这才是最可怕的。他越是沉得住气,越可能在等一个能一击致命的时机。”
张猛沉默着,他明白李恪的担忧——安州的防备虽已加强,却多是侍卫与自发值守的农户,若真遇上三百府兵,怕是难以抵挡。“属下已让守在工地的弟兄备好铜锣,一旦发现府兵,便以铜锣为号,召集附近农户暂避。”
李恪轻轻点头,目光转向不远处的水利工地。农户们已早早开工,锄头碰撞砖石的声响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清晰,几个孩童提着篮子穿梭在工地间,给家人送着热粥。这幅鲜活的景象,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着他的心——他绝不能让长孙无忌的阴谋,毁掉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系统提示:检测到安州民心稳定,农户自发组织巡逻队,危机应对凝聚力提升】
冰冷的系统提示此刻却让他心头一暖。他走下瞭望塔,朝着工地走去。刚到工地边缘,陈匠人便拄着拐杖迎上来,老脸上满是风霜,却透着一股韧劲:“王爷,您放心!昨夜农户们商量好了,每家出一个壮丁,白天帮着修渠,夜里就守在工地周边,就算真来了歹人,咱们也能挡一阵!”
李恪看着陈匠人身后围过来的农户,他们手中握着锄头、镰刀,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他心中泛起一阵酸涩,声音也软了几分:“诸位乡亲,此事本与你们无关,不该让你们冒险。”
“王爷说的哪里话!”一个壮实的农户上前一步,声音洪亮,“这水渠是为咱们自己修的,学堂也是为咱们的孩子建的,要是被人毁了,咱们的好日子就没了!就算没有王爷,咱们也不会让歹人得逞!”
农户们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驱散了清晨的寒意。李恪望着他们黝黑的脸庞,眼眶微微发热——他曾以为,推行新政靠的是权力与律法,如今才明白,真正的根基,是百姓心中那份对好日子的期盼与守护。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语气郑重:“多谢诸位乡亲。但府兵并非寻常歹人,手中有兵器,不可硬拼。若真遇到危险,先以自保为重,本王已向长安求援,相信很快便会有消息。”
安抚好农户,李恪又赶往学堂选址地。柳明远正带着秀才们搭建临时的教书棚,见他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木料:“王爷,昨夜收到消息,洛阳有不少学子想来安州任教,说是听闻王爷推行新政,想为安州的孩子尽一份力。”
李恪心中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长孙无忌想破坏新政,却有更多人愿意支持新政,这便是民心所向。“柳卿,”他语气带着几分欣慰,“这些学子若来了,好生安置。学堂虽未建成,却可先在临时棚里开课,让孩子们早日读书。”
柳明远躬身应道:“属下明白!已备好课本与笔墨,只待学子们到来,便可开课。”
从学堂返回驿站时,已是正午。王伯迎上来,递过一封密信:“王爷,洛阳的暗哨传回消息,说长孙无忌近日频繁去城外的庄子,似在与什么人会面,而且……庄子里的守卫又加了一倍。”
李恪接过密信,指尖划过“庄子守卫加倍”的字样,心中猛地一沉——长孙无忌突然加强庄子的守卫,难道是想转移赵三的家人?还是说,他在庄子里藏了什么秘密?
他快步走进书房,铺开洛阳的地图,指尖落在城外庄子的位置——庄子背靠邙山,前临洛水,易守难攻,若是真要转移人手,怕是难以拦截。“张猛,”他扬声道,“你派两个最擅长追踪的侍卫,悄悄潜入洛阳,盯着那处庄子,若发现有人转移赵三的家人,立刻跟上,切勿打草惊蛇。”
张猛躬身领命,刚要离去,又被李恪叫住:“告诉他们,务必小心。长孙无忌在庄子里布了不少人手,若是暴露,保命要紧。”
待张猛离去,李恪坐在案前,拿起那封送往长安的奏折副本,反复翻看。他想起李世民当初释放长孙无忌时的犹豫,心中泛起一阵不确定——父皇会不会因为朝堂的平衡,再次对长孙无忌妥协?若是长安迟迟不派援兵,安州该如何应对?
“王爷,您还没吃午饭呢。”王伯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见李恪盯着奏折出神,忍不住劝道,“就算再急,也得顾着身子。您要是倒下了,安州的百姓可怎么办?”
李恪接过粥碗,温热的粥滑进喉咙,却没能驱散心中的寒意。他放下碗,声音低沉:“王伯,你跟着父皇多年,你说……父皇会派援兵来吗?”
王伯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老奴不敢揣测陛下的心思,但老奴知道,陛下心中最重的,是天下百姓。安州的新政关乎百姓生计,陛下不会坐视不管。”
李恪沉默着,王伯的话像一丝慰藉,却难以完全抚平心中的焦虑。他走到窗前,望着庭院里的石榴树——枝头的叶子早已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摇晃,像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傍晚时分,守在官道的侍卫终于传回消息——长安的回信还未到,但通往安州的另一处山道上,发现了十几名陌生男子的踪迹,穿着寻常百姓的衣服,却腰间鼓鼓,似藏着兵器,正朝着安州方向而来。
“是长孙无忌派来的人!”李恪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他们不是来硬拼的,是想混进安州,趁机破坏工地或学堂!”他对张猛道,“传令下去,所有进出安州城的人都要仔细盘查,尤其是去往工地和学堂的,一旦发现可疑之人,立刻拿下!”
张猛应声离去,驿站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李恪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快速盘算着——长孙无忌派这些人来,是想扰乱安州的秩序,还是想趁机劫持赵三?或是两者皆有?
夜色渐深,安州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却比往日少了几分热闹。街道上的行人匆匆而过,守卫的侍卫比往日多了几倍,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李恪走到赵三的牢房外,赵三正躺在草席上,却没有睡着。听到脚步声,他坐起身,眼中带着一丝紧张:“王爷,是不是……是不是有消息了?”
李恪在牢门外坐下,语气温和:“没什么大事,只是安州近日会多些守卫,你不用怕。”他没有说陌生男子潜入的事,怕赵三担心。
赵三沉默着,过了许久,才轻声道:“王爷,若是……若是我的家人真的救不回来,您也不用为难。我知道您已经尽力了。”
李恪心中一震,看着赵三眼中的坦然,心中泛起一阵愧疚。“你放心,”他语气坚定,“本王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你的家人,本王一定会救回来。”
回到书房时,已是深夜。烛火摇曳,映着案上的地图与奏折,李恪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却毫无睡意。他知道,长孙无忌派来的人已在途中,洛阳的府兵也可能随时到来,而长安的回信,依旧杳无音信。
他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满是坚定——无论长安是否派援兵,无论长孙无忌的阴谋有多狠毒,他都会守在安州,守在百姓身边。就算拼尽所有,也绝不会让新政毁于一旦,绝不会让百姓的希望落空。
只是,潜入安州的陌生男子会如何行动?洛阳的府兵何时才会露出真面目?长安的回信,又能否在危机爆发前到来?安州的夜空下,一场看不见的较量,已悄然拉开序幕。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99/111110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